釣魚酒米是選麝香還是維他?

一般最常見的就是紅酒米和黃酒米,這兩種都是魚比較喜歡的顏色,無論哪種酒米,它的主要原料無非就是大米,小米,玉米糝等這些糧食顆粒再加入誘食劑泡製而成的,糧食的味道始終是不變的,加入了不同的誘食劑會就會泡製出不同味道的酒米,顏色只是用來顯示誘食劑的成分而已,供釣魚人判斷這種酒米適合在哪個季節和哪種水質中使用。經常使用商品餌的釣友都知道,紅色的餌料基本都是腥味的,顏色發黃的餌料一般都是本味的餌料,如果酒米的包裝上面沒有明確標註味型的話,酒米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區分出來大概的味型和應用場景。


紅酒米


通常紅酒米中大致都是添加了麝香味或腥味這些比較濃重的味道,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鯽魚對紅色的食物比較感興趣,而麝香味和腥味在水中的穿透力又特別強,所以紅酒米比較適合在冬季釣魚打窩或初春,晚秋垂釣水質比較肥的水域中打窩使用。


黃酒米


而黃酒米一般都是添加了VB和果味的添加劑,味道相對清淡,顏色又接近谷物的顏色,魚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對顏色發黃的素餌特別偏愛,特別大魚更喜歡吃一些味道清淡的本味餌料。在氣溫高時魚的食欲不佳,酸甜的水果味又能進一步調節魚的胃口,所以黃酒米適合在夏季釣魚打窩或春末,秋初,釣水體偏瘦的水域打窩使用。


說完了酒米的顏色就該說酒米中的糧食顆粒了,打窩後通過顏色和味道把魚聚到窩子裏之後,顆粒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能不能牢牢的把魚留住,全靠窩料中的顆粒,這時就要根據魚的大小來選擇酒米顆粒的大小,如果釣大魚用小顆粒的話要麼不能引起大魚的興趣,要麼很快就被吃光,釣小魚用大顆粒,小魚一直吃不到窩料,也不能很好的留魚,這顯然都是不合適的。小米的顆粒較小,更適合釣鯽魚這些小個體的魚使用,大米和玉米糝顆粒相對大些,適合野釣鯉魚等這些個體稍大點的魚時使用,如果窩中的魚有大有小的話也可以把這幾種顆粒混合在一起打窩,大小兼釣。


傳統野釣酒米打窩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千篇一律,重要的是知道該如何去變化,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文中雖然只提到了兩種顏色的酒米,那麼我們釣魚人是不是也可以根據水情魚情的需要來把紅黃兩種酒米混在一起,開出腥香味的窩料來使用呢?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