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魚的垂釣釣餌是:以雞肝、鴨肝、豬肝和蚯蚓、活蝦、魚肉為主。

拓展資料如下:

巴沙魚原產越南湄公河,是越南的特產魚種,屬越南國家二級保護物種。該魚因味鮮、營養價值高,具有藥用價值,並且還是生產高級化妝品的原料之一,因而成為越南出口的一個主要水產品種。

近年來,由於巴沙魚具有個體大、生長快、食性廣、抗病力強、產量高、營養價值高等優點,被引入我國養殖,並且於2009年開始成功引入廣東養殖。國內目前為止,只在廣東、廣西和海南三個地區的養殖。

在野生水域裏目前只有廣東的珠江流域裏羨手有發現,其他地方還沒兄燃嫌有發現它的蹤跡,也有極個別的珠三角釣友垂釣過巴沙魚。又由於巴沙魚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小刺、利於加工等優點。所以在廣東又經常被冒充成龍利魚、鯛魚、鱈魚等海魚,售賣給廣大消費者。

巴沙魚喜群集,常活動於上、中水層,屬於雜食性魚類。經常遊至水面吃食。耐低氧,對水質的要求不高。

巴沙魚適宜生長水溫為20℃~32℃,最適水溫為24℃~30℃,當水溫降至16℃時,停止進食,水溫在10℃以下,則段凳會凍傷乃至死亡。巴沙魚外形與我國珠江水系產的白骨魚極為相似。很多釣魚人都把白骨魚當成巴沙魚,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魚類。

巴沙魚是兇猛的食肉魚,它的生活方式與鯰魚差不多,又與外來物種羅非魚的生活環境相似。釣餌主要以雞肝、鴨肝、豬肝和蚯蚓、活蝦、魚肉為主。國內沒有專門垂釣巴沙魚的專用餌,商品餌可以選擇濃腥味的餌料,如羅非餌料、鯰魚餌料為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