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氣候四季分明,尤其是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春夏秋冬更為明顯。由於季節的不同,氣溫,水溫,風向,風力,陽光照射時間均不相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魚的活動量,棲息地,食欲和對食物的選擇,因此,在不同的季節釣魚選用的誘餌和釣餌均不同。

(一) 春季用餌的方法
俗話說,驚蟄魚開口。就是說,過了驚蟄時節,魚就開始覓食了。這時正是農歷二月初,公歷三月初,可外出釣魚了。
春天釣魚使用餌料時,必須首先選好釣點。春釣淺,春天陽光照射並不強烈,只有淺水區的水溫回升快一些,淺水區的綠葉植物青草類也比深水區茂盛,有了草葉,各種小蟲也就多了,這些都是魚的好食料。魚兒排精產卵也依靠水草,樹枝的幫助,淺水區的溶氧量也較深水區豐富。所以,投放餌料的位置自然應在淺水區。
到了仲春以後,氣溫明顯回升,中午氣溫可達20攝氏度以上,中午應在深水區釣魚,餌料也就投向離岸稍遠的深水區了,到了下午4時以後,氣溫降低了許多,魚兒又會遊到淺水區覓食,這時誘餌就應投在淺水區,這就叫一日三遷。
春天魚變得十分活躍,比較貪食。雌魚產卵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滿足生理需要,食欲格外旺盛,這時釣魚的餌料應以葷餌為主,也就是多用動物類的餌料,如紅蚯蚓,蛆芽,紅蟲,面包蟲等小軟體動物,用這些小動物做釣餌效果特別好,誘餌的氣味應濃一些,香味餌,甜味餌都是魚喜歡的餌料,在製作餌料時適當多加一些香味,甜味添加劑。

(二) 夏季用餌方法
夏季,中午氣溫可達35攝氏度以上,而多數魚最合適的水溫是15~25攝氏度。高溫使魚的活動量減少,食欲也差,常常遊到深水區,在無陽光照射的水域或水底棲息,因此,夏季是釣魚的淡季,每天的早,晚是釣魚的最佳時段。
夏釣潭,誘餌應投在深水區,無陽光直射的庇蔭水域,遇雨天,氣溫下降或有3級以上風時,也是可以釣淺釣,因為淺水區有水草,可認為是魚提供食物來源,草叢又是遮陽的涼爽水域,找有水草的水域施釣為良策。
餌料的使用,因氣溫水溫都高,魚的食欲減退,使用餌料更應精心。從氣味上來講,應淡一些。無論是誘餌還是釣餌,都應以素餌為主,少用或不用葷餌(釣肉食性魚除外),如用面團餌,還可以就地取材,用草葉,花瓣,嫩果實(如玉米粒,麥穗)做釣餌,也可以捉些螞蚱,草蟲當釣餌,如將新鮮的嫩小麥粒撒到水中當誘餌,釣草魚,鯉魚效果好。
草魚是不怕熱的,即使在中午也可以釣到,餌料也以素餌為主,尤其應使用綠色的草葉做釣餌。
夏季因氣溫高,釣友們盡量少外出釣魚為好,尤其是抵抗力較差的老年朋友應忌釣三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