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12月到次年2月麥穗鱅魚餌,在東北地區的查幹湖,都有一場盛大的冬捕活動,將冰面鑿開一個窟窿之後,撒下一張巨大的漁網,數萬斤活蹦亂跳的鮮魚就脫冰而出,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前來觀看,這一活動還被列入了吉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遺錄。

捕撈上來的鮮魚有胖頭魚、鯉魚、鰱魚等麥穗鱅魚餌,有人粗略計算過,總共多達68種魚類。尤其是查幹湖出產的胖頭魚,個頭大體型胖,沒有一點兒的土腥味,肉質細嫩鮮香,肥而不膩,適合紅燒、燉豆腐、做魚頭湯等。

鯉魚麥穗鱅魚餌,中文別名鯉拐子、鯉子、毛子,紅魚。鯉科中粗強的褐色魚,學名

原產亞洲,後引進歐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區,雜食性。鯉形目鯉科動物,鯉科鯉屬雜食性動物。鯉魚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鱗大,上腭兩側各有二須。它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