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回家試試吧,給你幾道家常菜做法。


一、家味宮保雞的做法

原料:雞胸肉250克 青紅椒各4根 炸花生米50克 蔥粒2茶匙(10克)姜末1茶匙(5克)蒜末1茶匙(5克)花椒15粒 幹紅辣椒6根

調料:鹽1茶匙(5克)料酒1/2茶匙(3克)幹澱粉2茶匙(10克)米醋2湯匙(30ml)醬油1湯匙(15ml)白糖2茶匙(10克)清水2湯匙(30ml)水澱粉2湯匙(30ml)香油1湯匙(15ml)

做法:

1)雞胸肉切1cm大小的丁,加入鹽(1/2茶匙),料酒和幹澱粉攪拌均勻後,腌製5分鐘。蔥切成比雞丁稍微小點的粒,蔥姜切成末。青紅椒切粒。

2)將蒜蔥姜放入碗中,調入鹽(1/2茶匙),白糖,米醋,醬油,清水,水澱粉調成汁備用。

3)鍋燒熱,倒入油,再添加少許香油,趁油冷時放入花椒,待花椒出香味,顏色略變深後,放入幹辣椒爆香。

4)放入雞丁炒至變色後,將青紅椒粒放入,翻炒10秒鐘,倒入調好的料汁,大火翻炒1分鐘後,倒入炸好的花生米即可。

啰嗦一下:

做這道菜,其實用雞腿肉比用雞胸肉口感更好。家樂福賣的那種雞腿碎肉就可以,價錢也不貴。

這是道需要急火快炒的菜,所以需要提前將料汁調好備用。否則,調料一樣一樣往鍋裏添加,延長了時間,雞丁的口感就會發硬。

做宮保雞丁,要掌握一個4689法,雞丁炒到4成熟時放青紅椒,6成熟時倒入料汁,炒製8成熟時出鍋,倒入盤中即9成熟,還有1成余溫,就自動10成了哈。



二、香濃軟糯紅燒肉的做法

原料:五花肉500克 桂皮1根 八角(也稱大料)3顆 姜5片 紅棗6顆(也可不放)

調料:老抽2湯匙(30ml) 鹽1茶匙(5克) 糖3茶匙(15克)

做法:

1)五花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塊兒,姜去皮切片。鍋中倒入油,趁油涼時放入桂皮和八角用小火炒出香味後,改成大火,倒入五花肉翻炒變色後,繼續煸炒2分鐘直到出油。


2)倒入老抽,糖和鹽,把所有調料炒拌均勻後,繼續翻炒5分鐘,以便上色和入味。然後倒入開水(一定是開水哈),水量要沒過肉面,煮開後撇去浮沫。

3)放入紅棗和姜片,蓋上蓋子,轉小火燉40分鐘,期間要留意鍋中的水量,不夠時添加少許開水。40分鐘後打開蓋子,調成大火收湯,這樣才會有一層黏稠濃郁的湯汁包裹在每塊紅燒肉上哈。


註:很多人認為,炒糖色是做紅燒肉最重要的步驟,但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很難掌握,很麻煩,也很不健康。現在一般做紅燒菜,都喜歡用李錦記的老抽醬油,口味好,而且燒出來的顏色也鮮亮。

要想把紅燒肉做的好吃,最後大火收湯的那個步驟很重要,要不,湯汁不黏稠裹不住肉,吃起來就沒有特濃郁的味道。

三、魚香肉絲的做法

原料:豬裏脊300克 黑木耳10朵 筍200克 蔥末1湯匙(15克)姜末1湯匙(15克)蒜末1湯匙(15克)剁椒4湯匙(60克)

調料:醬油1湯匙(15ml)醋2湯匙(30ml)料酒1茶匙(5ml)糖1湯匙(15ml)鹽1/2茶匙(3克)香油1/2茶匙(3ml) 清水3湯匙(45ml)水澱粉4湯匙(60ml,分2次使用)

做法:

1)將豬裏脊切絲。黑木耳用40度溫水泡發後洗凈切絲。筍切絲。蔥姜蒜切末。

2)將肉絲放入碗中,調入水澱粉攪拌均勻後腌製5分鐘。將蔥末放入碗中,調入醬油,醋,料酒,糖,鹽,香油,清水和水澱粉攪拌均勻備用。

3)燒熱鍋後倒入油,待油7成熱時候,倒入肉絲煸炒至肉絲變色脫生後,用鏟子鏟到鍋的一側,倒入蒜末姜末和剁椒,炒出香味後,和肉絲混合。

4)倒入筍絲和木耳絲,翻炒2分鐘後,倒入調好的汁,由下向上翻炒20秒鐘,待湯汁略黏稠即可出鍋。

燒熱鍋後倒入油,待油7成熱時候,倒入肉絲煸炒至肉絲變色脫生後,用鏟子鏟到鍋的一側,倒入蒜末姜末和剁椒,炒出香味後,和肉絲混合。 倒入筍絲和木耳絲,翻炒2分鐘後,倒入調好的汁,由下向上翻炒20秒鐘,待湯汁略黏稠即可出鍋。


四、回鍋肉的做法

原料:豬後臀二刀肉最佳500g(基本上買不到,用五花肉吧,你瞧,我們離正宗又遠了一步)

蔥段3節

大蒜3瓣

姜一小塊

花椒15粒

郫縣辣醬2湯匙(30g)

甜面醬1湯匙(15g)(據說用豆豉很正宗,我有點頭昏了)

醬油1茶匙(5ml)

白砂糖1茶匙(5g)

豆腐幹200g

青紅椒各一根

蒜苗4根(也稱青蒜)

鹽少許

雞精少許

做法:

1)鍋中倒入清水煮沸,然後投入拍散的生姜和蒜、蔥段、花椒熬出味道。放入豬肉,肉滾至六成熟即可撈出,寧不及而勿過,不要徹底放涼後再切,容易導致使肥瘦分離。可用浸冷水的辦法使表面不至於燙手時再切成片。

2)肉湯撈出蔥姜蒜和花椒後加熱,放入切好的冬瓜片或蘿蔔片煮熟,放少許鹽和雞精就是美味的「連鍋湯」嘍。

3)青紅椒洗凈切成三角形備用。豆腐幹切成三角形備用。蒜苗洗凈斜切成菱形備用。準備好郫縣豆瓣醬和甜面醬(或豆豉)。

4)炒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用鍋鏟使油遍布鍋壁。然後棄之不用,重新加入涼油。這樣的作用是給鍋身布上一層油膜,肉片下鍋的時候不至於沾鍋。待油溫四成熱時放入肉片爆炒,炒至肉片打卷(俗稱:燈盞窩)後,倒入郫縣豆瓣醬和甜面醬(或豆豉),然後將醬和肉片混合翻炒幾下,調少許醬油上色,再調入少許白糖增味。

5)最後放入豆腐幹、青紅椒和蒜苗炒至斷生,調入少許鹽和雞精,翻炒幾下即可。

羅嗦一下:

**各地生產的醬油和豆瓣醬鹹度不一,要註意根據實際情況斟酌鹽的用量。

鍋中倒入清水煮沸,然後投入拍散的生姜和蒜、蔥段、花椒熬出味道。放入豬肉,肉滾至六成熟即可撈出,寧不及而勿過,不要徹底放涼後再切,容易導致使肥瘦分離。

肉湯撈出蔥姜蒜和花椒後加熱,放入切好的冬瓜片或蘿蔔片煮熟,放少許鹽和雞精就是美味的「連鍋湯」嘍。
用浸冷水的辦法使肉表面不至於燙手時再切成片。

蒜苗洗凈斜切成菱形備用。青紅椒洗凈切成三角形備用。

豆腐幹切成三角形備用。

準備好郫縣豆瓣醬和甜面醬(或豆豉)。


炒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用鍋鏟使油遍布鍋壁。然後棄之不用,重新加入涼油。這樣的作用是給鍋身布上一層油膜,肉片下鍋的時候不至於沾鍋。

待油溫四成熱時放入肉片爆炒,炒至肉片打卷(俗稱:燈盞窩)後,倒入郫縣豆瓣醬和甜面醬(或豆豉),然後將醬和肉片混合翻炒幾下,調少許醬油上色,再調入少許白糖增味。

最後放入豆腐幹、青紅椒和蒜苗炒至斷生,調入少許鹽和雞精,翻炒幾下即可
五、麻婆豆腐的做法

原料:嫩豆腐500克 牛肉碎150克(我用的肉餡) 郫縣辣醬40克 豆豉20克 辣椒面5克(1茶匙)

醬油30ml(2湯匙) 蒜苗50克 雞精3克(1/2茶匙)花椒面5克(1茶匙)

做法:

1)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沸騰後加少許鹽,隨後把豆腐放入鍋中焯2分鐘,撈出瀝幹備用。

2)炒鍋中入油加熱,待油4成熱時(手置於鍋上方,能感溫熱)倒入肉末,炒散,脫生後盛出。

3)郫縣辣醬和豆豉剁細(我懶,沒剁),蒜苗切成菱形。

4)炒鍋再次倒入油,加熱至3成熱時,加入郫縣辣醬炒出香味,加入辣椒面和豆豉,炒出紅油後,加適量高湯(或清水),倒入豆腐燒3分鐘。再加入醬油,用水澱粉勾芡一次。隨後加入肉末、雞精和蒜苗燒2分鐘後,再淋入水澱粉勾芡,收汁後盛入碗中,撒上花椒面即可。
註:豆腐切塊後,用沸騰的淡鹽水焯水,可以保持豆腐口感細嫩,且不易碎。炒郫縣辣醬時,需要溫油下鍋,用中火炒,才不會把辣醬和辣椒面炒糊。

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沸騰後加少許鹽,隨後把豆腐放入鍋中焯2分鐘,撈出瀝幹備用。

炒鍋中入油加熱,待油4成熱時(手置於鍋上方,能感溫熱)倒入肉末,炒散,脫生後盛出。


郫縣辣醬40克 豆豉20克 辣椒面5克(1茶匙)

醬油30ml(2湯匙) 蒜苗50克 雞精3克(1/2茶匙
炒鍋再次倒入油,加熱至3成熱時,加入郫縣辣醬炒出香味,加入辣椒面和豆豉,炒出紅油後,加適量高湯(或清水),倒入豆腐燒3分鐘。再加入醬油,用水澱粉勾芡一次。

隨後加入肉末、雞精和蒜苗燒2分鐘後,再淋入水澱粉勾芡,收汁後盛入碗中,撒上花椒面即可。

麻婆豆腐出鍋啦,哈哈

六、酸辣土豆絲的做法

原料:土豆2個 尖椒1個 花椒少許 幹紅辣椒8顆 蔥花少許 醋3湯匙 醬油1湯匙(或者不放)糖2湯匙 鹽1/2茶匙 為了提味,還可以選擇性的添加雞精和少許香油。

做法:

1)土豆洗凈,先在底部切一刀,修理平整後,平放在菜板上,先切成片,後切絲。準備一盆清水,滴入少許醋,將土豆絲放入浸泡一會,然後用清水沖洗,瀝幹。

2)鍋中入油加熱,放入花椒,待聞到花椒香味時(不要把花椒炸糊),關火,揀出花椒不用。

3)再次打開火,待油溫7成熱時,放入幹紅辣椒,聞到辣味後放入蔥花爆香,再倒入土豆絲煸炒2分鐘。隨後依次調入醋、醬油、糖和鹽大火炒1分鐘後,加入青椒絲繼續炒約1分鐘即可。

註:土豆絲切好後,放進醋水中浸泡,除了避免在空氣中氧化變黑之外,還可以保證口感清脆,炒多久不會發軟。

土豆洗凈,先在底部切一刀,修理平整後,平放在菜板上,先切成片,後切絲。準備一盆清水,滴入少許醋,將土豆絲放入浸泡一會,然後用清水沖洗,瀝幹
尖椒絲 花椒少許 幹紅辣椒8顆 蔥花少許

鍋中入油加熱,放入花椒,待聞到花椒香味時(不要把花椒炸糊),關火,揀出花椒不用。

再次打開火,待油溫7成熱時,放入幹紅辣椒,聞到辣味後放入蔥花爆香,再倒入土豆絲煸炒2分鐘。隨後依次調入醋、醬油、糖和鹽大火炒1分鐘後,加入青椒絲繼續炒約1分鐘即可。




七、糖醋排骨的做法

原料:小排 蔥段 姜片 八角 綿白糖 老抽 生抽 香醋 鹽 芝麻

做法:

1)小排洗去血水,跺成4cm的小段。

2)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水開後,放入小排,煮沸後將沫子撇掉。放入蔥段,姜片和八角。小火煮至小排軟爛(50分鐘左右),撈出瀝幹水分。

3)中火燒熱鍋中的油,5分熱的時候,放入小排,用中火煎至兩面金黃。撈出後,倒入網筐中瀝幹油份

4)鍋中放入少許清水和綿白糖,用小火慢慢將綿白糖熬化,待表面起泡,顏色慢慢變黃時,放入鹽,生抽老抽,香醋,混合均勻,使其熬成深紅色,再將炸好的小排放入翻炒,使每塊小排都被湯汁包裹。(這是這道菜,最關鍵的一步!)


5)出鍋,散一些芝麻,冷熱實用,都可以哈!

絕對重要小貼士:

在熬製糖色的時候,時間不宜過長,顏色稍有變化就應及時倒入調料,放入小排,否則就變成拔絲排骨了。

八、醋溜白菜的做法

原料:白菜梆500克/大蔥1節/幹紅辣椒8顆/醋3湯匙/醬油1湯匙、糖2湯匙、鹽1茶匙、水澱粉少許、香油1/2茶匙

做法:

1)白菜梆洗凈,從中間切開,然後將刀傾斜30度角將白菜片成薄片兒。

2)大蔥切片備用。幹紅辣椒,用紙巾擦凈,剪開備用。

3)鍋中倒入油,待油5成熱時,放入幹紅辣椒,爆出辣椒香味後,馬上放入大蔥,隨後倒入白菜翻炒1分鐘。再依次倒入醋、醬油、糖和鹽,翻炒3分鐘,待白菜出湯後,淋入水澱粉,用鏟子沿同一方向攪拌勾芡,最後淋入香油,翻炒一下即可。

白菜梆洗凈,從中間切開,然後將刀傾斜30度角將白菜片成薄片兒。

大蔥切片備用。幹紅辣椒,用紙巾擦凈,剪開備用。

醋3湯匙 醬油1湯匙 糖2湯匙

鹽1茶匙 水澱粉少許 香油1/2茶匙
鍋中倒入油,待油5成熱時,放入幹紅辣椒,爆出辣椒香味後,馬上放入大蔥,隨後倒入白菜翻炒1分鐘。再依次倒入醋、醬油、糖和鹽,翻炒3分鐘,待白菜出湯後,淋入水澱粉,用鏟子沿同一方向攪拌勾芡,最後淋入香油,翻炒一下即可。


九、欖菜肉碎四季豆的做法

原料:肉餡 四季豆 橄欖菜 剁椒 蔥末 蒜末

料酒 醬油 鹽 糖 雞精

原料中不寫具體的重量了,這個菜嘛,很簡單,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調整原料的多少哈!有了剁椒和欖菜,咋做都會好吃的!

做法:

1)在肉餡中倒入少許料酒,攪拌備用。
2)四季豆擇去筋,洗凈後切成小粒。
3)起鍋倒入油,大火加溫至7分熱,倒入四季豆,煸炒熟後,盛出備用。
4)再往鍋中倒入油,將蔥末和蒜末爆出香味後,放入肉餡,翻炒至脫生。

5)將盛出備用的四季豆倒回鍋中,依次放入欖菜、剁椒、醬油、鹽、糖,翻炒2分鐘,出鍋前調入少許雞精即可。

十、家常木須肉的做法

原料:幹白背木耳3朵 幹黃花10克 豬裏脊300克

黃瓜1根 大蔥8片 雞蛋2個

調料:料酒1/2茶匙(3ml)醬油1湯匙(15ml)鹽1/2茶匙(3克)香油1/4茶匙(1ml)澱粉1/2茶匙(3克)糖1/2茶匙(3克)水澱粉2湯匙(30ml)

做法:

1)用冷水將木耳和黃花分別浸泡1小時,泡發後洗凈。木耳用手撕成片,黃花切成段。大蔥切片。黃瓜刷凈後切成菱形片。

2)將豬裏脊切成薄片,用料酒和澱粉抓拌一下,腌製5分鐘。雞蛋打散,加一點清水和幾滴料酒。

3)鍋中倒入油,大火加熱至7成熱時,倒入蛋液,用鏟子快速劃散,炒好後盛出。

4)鍋中再倒入油,油熱後放入大蔥片爆香,倒入豬裏脊片炒至變色後,放入木耳片和黃花段翻炒幾下,調入醬油,鹽,糖和少許水,繼續炒2分鐘。

5)將雞蛋和黃瓜片倒入,翻炒均勻後,淋入水澱粉勾芡即可。


十一、醬牛肉的做法

原料:前腿牛鍵子1000克

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桂皮、香葉、甘草(各少許)

大蔥3節、姜一塊、生抽1湯匙、老抽1湯匙、白糖1湯匙、鹽2湯匙、五香粉1/2茶匙

做法:

1)前腿牛鍵子洗凈,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後,將牛肉放入,在開水中略煮一下,撈出後,用冷水浸泡,讓牛肉緊縮。

2)將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甘草裝入調料盒中(或自製紗布料包中,桂皮和香葉由於容易揀拾,也可直接放入鍋中)。大蔥洗凈切三節。姜洗凈後,用刀拍散。

3)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依次放入香料、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煮開後放入牛肉,繼續用大火煮約15分鐘,轉入小火到肉熟。用筷子紮一下,能順利穿過即可。將牛肉塊撈出,放在通風、陰涼處放置2小時左右。

4)將冷卻好的牛肉,倒入燒開的湯中小火煨半小時。煨好後盛出,冷卻後切薄片即可。

羅嗦一下:

第二步驟中的冷水浸泡法非常關鍵,盡量不要省略哈,否則煮出來的肉會比較松散,口感略差。

第三步驟中的放置冷卻法,如果你嫌時 間 太 長,只要徹底放涼就行了,但這一步也非常重要哦~~

前腿牛鍵子洗凈,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後,將牛肉放入,在開水中略煮一下,撈出後,用冷水浸泡,讓牛肉緊縮。
將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甘草裝入調料盒中(或自製紗布料包中,桂皮和香葉由於容易揀拾,也可直接放入鍋中)。大蔥洗凈切三節。姜洗凈後,用刀拍散。

生抽1湯匙、老抽1湯匙、白糖1湯匙、鹽2湯匙、五香粉1/2茶匙

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依次放入香料、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煮開後放入牛肉,繼續用大火煮約15分鐘,轉入小火到肉熟。用筷子紮一下,能順利穿過即可。將牛肉塊撈出,放在通風、陰涼處放置2小時左右。


將冷卻好的牛肉,倒入燒開的湯中小火煨半小時。
燜好後盛出,冷卻後切薄片即可。


十二、魚香茄子煲的做法

原料:長茄子2只,豬肉餡60克,胡蘿蔔100克,冬筍100克,木耳2大朵。

調味料:蔥末15克,姜末10克,蒜末15克,豆瓣醬1湯匙,麻油1/2茶匙,生抽、老抽各1/2茶匙,鹽1/2茶勺,白糖1茶勺。

腌肉料:生粉1/2茶匙,生抽1/2茶匙,鹽1/4茶勺,料酒1/4茶勺,胡椒粉適量。

水澱粉:生粉1茶匙,清水2湯匙。

1、茄子去皮,切成7cm長、2cm見方的長條。

2、豬肉餡加入調味料腌製20分鐘,木耳提前用溫水泡發後切絲,胡蘿蔔、冬筍切絲。

3、鍋中放半斤油,燒7成熱,把茄子放入炸,其間保持中火和翻動,以免炸糊。

4、茄子炸成金黃色、軟到筷子可以戳透的時候撈出,撈的時候用勺子壓壓,可以控出較多的油,或者將煎炸好的茄條在沸水鍋中汆一下,以除去多余油分,然後撈出瀝幹水分。

、炒鍋放少許油,加熱到7成熱,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然後加入蔥末、姜末和豆瓣醬繼續煸炒。

6、加入腌好的肉餡,煸炒熟,然後放入筍絲、胡蘿蔔絲和木耳絲,煸炒。

7、把筍絲、胡蘿蔔絲和木耳絲炒熟後,放入炸好的茄子條,調入生抽、老抽、鹽、白糖和高湯。

8、大火燒至茄條入味且全熟時,調入雞精,隨後用水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

9、盛進事先燒燙的小砂鍋(煲仔)內。 淋上辣油後加砂鍋蓋,小火燜5分鐘,撒蔥花趁熱上桌即可食用。


十三、叉燒肉的做法

原料:豬肉(前臀尖) 叉燒醬 蒜絨 料酒 白糖 老抽

做法:

1)將豬肉切成長4cm、厚2cm、長10cm的肉條。

2)將叉燒醬倒入碗中,調入蒜茸、料酒、白糖和老抽,攪拌成醬汁。

3)將肉片浸泡在醬汁中,使每個部位都均勻的沾滿醬汁。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內冷藏2天。

4)將腌好的肉片碼放在烤架上,中間留有空隙,便於受熱均勻。烤箱底層放一個鋪好錫紙的烤盤,方便盛接滴下來的油脂和醬汁。

5)烤箱200度,預熱後將肉片放入,先烤20分鐘。然後拿出翻面,再刷一層醬汁,將烤箱溫度升至240度,繼續烤20分鐘即可。


十四、家常豆腐的做法

原料:豆腐 豌豆 玉米粒 香菇 木耳 胡蘿蔔 醬油 鹽 糖 雞精 澱粉

做法:

1)豆腐切片。鍋中放水,大火燒開,將豆腐和(香菇豌豆玉米胡蘿蔔)焯一下。


2)倒入油,燒至6成熱,將豆腐片下鍋煎至兩面金黃,盛出控油備用。

3)起鍋,放蔥,炒出香味後,將(香菇豌豆玉米胡蘿蔔)和木耳入鍋煸炒一下,然後再放入豆腐片。

4)隨後倒入泡香菇的湯、一點點老抽、少許糖和少許鹽,繼續翻炒一分鐘。最後,用水澱粉勾芡,散點雞精即可。



貼示:

*(如果你用的是鮮香菇,在第4步中直接加水就可以了!)

*(菜出鍋之前,淋少許香油,菜菜的味道會更香哦!怕肥的同誌就算了!)

十五、口水雞的做法

原料:三黃雞 料酒 辣椒粉 蔥 大蒜 姜 醬油 鹽 糖 醋

做法:

1) 雞洗凈,斬成塊。在水即將燒開前,把蔥姜料酒都加到鍋裏。水開後放入雞煮10分鐘。煮的時間不要太長,這樣雞肉比較嫩。

2)煮好的雞要立刻放到涼水裏,最好是冰水裏激一下。這樣皮質細膩緊滑,脆脆的不容易散爛。


3)蔥姜蒜洗凈,切碎。起鍋,倒入油,待6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碎,爆炒出香味,關火,沖入辣椒粉中,沈澱後瀝出的油就是紅油了。(備註:如果沒有過濾網,將蔥姜蒜撈出後,再將油沖入辣椒粉中。)

4)將雞肉從冰水中取出瀝幹,切成小塊,放入盤中。


5)將醬油,鹽,糖,醋混合兩勺紅油,攪拌均勻後,淋在雞肉上面。根據你自己的口味,可以配一些香菜,香蔥,芝麻。如果沒有,不加也行!


十六、燒二冬的做法

原料:鮮冬筍 鮮香菇 蔥 醬油 糖 鹽 雞精

做法:

1)將冬筍切成段兒或者片兒,備用。香菇用鹽水浸泡後洗凈,切塊備用。

2)大火加入鍋中的油,待油6成熱的時候,放入蔥花爆香。

3)倒入冬筍和香菇塊翻炒片刻,倒入醬油,改成中火加蓋燜5分鐘。

4)打開鍋蓋,加糖,加鹽,繼續翻炒2分鐘,撒少許雞精出鍋即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