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做釣餌添加,還是窩聊添加劑 都能起到良好效果。
做窩料添加的使用量可放到很大。根據水溫,魚的密度自己調配
做釣餌添加時,可占最大到50%

釣魚秋季魚餌的詳細配製方法?

你可以借鑒一下天源 鯽魚手食
紅魔2 30%
天源鯽〈紅〉20%
鯽魚套餐 30%
天源鯽〈黃〉 10%
英雄 10%
所有的魚餌混合,幹松的抽窩子,捏緊的當釣餌,肯定拿魚,鯉鯽通殺,大小通殺

如何在夏季釣鯉魚~?

鯉魚自然是屬鯉科,是魚類的大科之一,共有兩千多種,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之外的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江河湖泊、水庫、池沼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o& i5 [* O: c
在我國最常見的鯉魚由於地域和水系的不同,有黃河鯉、武昌鯉、健鯉、巖原鯉、烏原鯉、團鯉、荷包鯉等等。 4 c; S: P B j2 E
我們經常可以釣獲的鯉魚,雖然其生長的水域不同,但其體形和習性卻大同小異。
! J4 M K3 ~0 ] 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個體較大的品種之一,幼魚階段主要以自然水體中的小型浮遊生物、蚌、螺等水體底棲動物為食,成魚也食水草和藻類,屬雜食性。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以上。喜歡棲息於松軟的泥底和水草叢生處,若水底有溝坎、斜坡、木樁、巖石等易於隱蔽或覓食的地方,都是鯉魚喜歡停留和嬉戲的場所,被釣魚人稱為「鯉魚的小套間」。鯉魚喜動,做短距離回遊,若長期存在於某一固定的水域(如:池沼、坑塘等),會形成一定的回遊路線。鯉魚喜群遊,一般三五成群,喜混水、弱光、緩流,喜在松軟的泥底或腐殖質較多處拱動覓食,其上唇發達,比下唇長很多,並可伸縮。因此鯉魚攝食最喜歡的是食物在嘴的前下方,上仰(頭高尾低)攝食是鯉魚耗費體力最大和最不舒服的攝食姿勢(這一點對釣鯉魚的釣組配製很重要)。鯉魚生性警覺,對非習慣性食物,特別是懸浮於水體之中而非落底的食物,會本能的采取試探性行為,或利用其鰓和嘴的配合使水流對食物先推而後吸入,或用尾甩動食物(正因為如此,鯉魚必須釣鈍)。在遇到危險時,鯉魚有三種本能的動作:其一、尾高頭低拱入泥中;其二、發力直線逃竄決不回頭;其三、將尾圈向頭部,體程圓型,然後象彈簧一樣突然猛力彈開,這也正是鯉魚之所以能高高越出水面的動作。鯉魚的側線(魚類的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感應線---也叫生命線)對震動和聲波感應更靈敏。鯉魚最適宜的溫度是10到25度。低於5度停止攝食,低於2度進入冬眠,高於30度則躲到陰涼處或潛入較深的水域。對水位的漲落反映靈敏,水漲則遊向淺灘,水落則遊入深水
鯉魚每年有兩次高峰攝食期,一是甩籽之後腹中空空,急需補充營養,二是秋季越冬之前需要儲存大量脂肪準備越冬。鯉魚對低溫和低氧的耐受力比鯽魚略差,但遠遠優於鰱魚、鱅魚和草魚等,且繁殖力強,適應水體相當廣泛。
了解了鯉魚的基本生理特點和習性之後,釣鯉魚時選擇合適的釣點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無論什麼原因,只要是鯉魚喜歡去的地方都是鯉魚的好釣點。

前面已經詳細介紹了釣鯉魚的天氣選擇.釣點選擇.釣組搭配.餌料配製和使用,以及幾種一般的釣法和部分特殊情況的釣法。
在鯉魚垂釣的過程中,除了前面講到的:天氣.釣點.釣組.餌料.一般釣法和幾種特殊釣法之外,還要特別註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在垂釣過程中要註意不要大聲喧嘩,要靜不要亂。特別是在岸邊走動腳步不要太重。二是每次拋鉤入水時要盡量避免響聲。三是提竿次數不要太勤,要釣大魚就要有等待的耐心。四是釣組搭配.餌料的使用.釣法的應用等不可千篇一律死板硬套,要根據各種不同情況隨機應變,要認真作好每一個環節
總之,不管怎麼變化,釣鯉魚的方法和套路都是根據鯉魚的生理特點和攝食習慣在不同的水域和情況下所進行的調整。只要對鯉魚的生理特點和攝食習慣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利用,就不難在各種情況下選擇出行之有效的釣法。做到有的放矢。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

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個
盛夏酷暑,一些釣友封竿品茗去了,認為天氣熱,魚不好釣。在20多年的垂釣生涯中,我認為炎炎夏日,正是魚獲頗豐的季節,特別是釣鯉魚,上鉤率最高。因為大中型水庫(湖泊),水深面廣,容量大,為鯉魚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使鯉魚生長快、長得肥。不過,釣鯉魚比釣鯽魚難度大一些,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施釣時,必須把握如下五點。 一、選擇適合垂釣的理想釣位。這是定點打窩釣,垂釣鯉魚的首要技術條件。夏釣,要認真尋找鯉魚必經的道路。如綠竹樹陰處。任何水庫湖泊岸畔都有竹林或樹木,在這些地方比較涼爽,人可以防曬,魚也要到此遊弋、嬉戲、覓食。要認真選擇這些能夠遮陰的水域為釣位。回水沱、涵洞、水庫湖泊的深水域,這裏溶氧較多,水溫一般比靜水區的水溫低,隨流水攜帶來的餌料也較多。盛夏,一般選擇3~4米深的水域為宜,水色以深暗為佳。選擇水庫湖泊比較偏僻的水域,狹窄「細腰帶」的「半尖島」、「鏵尖」、「凸處」、「月牙」處、「鵝頸項」口、崖石峭壁,或者淺灘盡頭,斜坡呈梯形處。水庫靠岸邊幾十米遠處有被水淹沒的田地,形成1~2米的淺灘,其盡頭則是主河道的深水域,鯉魚頻繁出入深、淺水域的交匯處覓食。它在淺灘吃食舌,又洄遊至深水處棲息。在這些水域,選點定位釣常有預想不到的收獲。
二、餵坐塘子。
這是定點打窩釣,垂釣鯉魚的重要技術條件。釣諺雲:春釣灘,夏釣潭。夏季氣溫比較高,要選擇水庫湖泊3。4米深,岸邊有竹木遮陰的水域,或峭壁陡坎、亂石枕籍的地方為塘口,掘土築釣魚臺,打固定窩,餵坐塘子。一個塘子,餵3—4天,堅持每天早、晚各撒餌一次,每次餵1.5~2.5千克,形成條件反射,招引鯉魚按時到窩子覓食,誘魚聚窩。第4天開始垂釣,去時不要再撤誘餌,待下午收竿時,再打重窩(1.5~2.5千克)。從此,天天到這個塘口垂釣,天天飼餵。選準釣場、釣位後,不要輕易變更塘口,而是長期堅守,打陣地戰,固定飼餵一個窩子。
三、選擇餌料。,
釣諺雲:一方魚吃一方餌,一方餌釣一方魚。鯉魚是底層魚,貼底或挨崖壁尋找食物,愛雜食。它在4.11月,喜歡吃素餌。在盛產紅苕(紅薯)、小麥、玉米、稻谷的地區,鯉魚喜歡吃當地的農作物。用熟紅薯、玉米、小麥以及稻谷為誘餌,並適當輔以商品餌,釣鯉魚的效果特別顯著。下面介紹一種稻谷餌料。. R Y8 z6 u5 O: d. a
稻谷(四川稱為谷子),它是鯉魚挺喜歡的美味佳肴。稻谷為黃色,引魚註目。鯉魚覓食稻谷後,慢慢咀嚼剝掉谷殼,吞下大米,從腮幫子吐出谷殼。因此,用稻谷打窩,鯉魚在窩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久。
1.熟紅薯1千克、黃豆面(黃豆用文火炒香,磨成粉末)0.5千克、稻谷1千克、冷米飯粒1千克。到釣場後,取湖水適量,將上述各原料拌和均勻,捏成雞蛋大的團狀打窩。釣餌用熟紅薯粒或糕糕(面餌)。
2.將稻谷1千克用文火炒香後,盛入簸箕,舀適量冷水澆潑炒香的稻谷。這種用冷水刺激後的稻谷,既香又脆,鯉魚愛吃。然後,用1:l:l的比例,拌和熟玉米、小麥打窩。釣餌為熟玉米(用老玉米煮熟開花)。掛鉤方法:將玉米粒臍面朝上,鉤順中間穿人,稍露鉤尖(一般每鉤穿一粒玉米,多則兩粒,露出鉤尖)。
3.用山柰、白芷、丁香、廣木香、小茴、大黃、辛荑、桂皮等8味中藥,各15克,用布紮一包。稻谷2.5千克,盛入布袋,與上述中藥放在鍋內同煮。約10分鐘(註意,不要把稻谷煮破皮)後,將藥袋取出放涼,待下次再熬。把稻谷袋取出,倒在簸箕內攤開晾一夜,第二天打窩使用。釣餌也以藥稻谷為釣餌,垂釣時,將魚鉤從稻谷粒中部穿過,每鉤穿兩粒,微露鉤尖。若谷殼較硬,則用鋼針從稻谷粒中部鉆一個小孔眼後再掛鉤。使用這種藥谷打窩、垂釣,不僅大鯽魚、大鯉魚頻頻上鉤,而且也不汙染環境。從插秧到秋季收割水稻,用這種藥谷為誘餌、釣餌,經濟實惠,堪為水庫(湖泊)釣鯉佳餌。
四、釣具組合。
水庫(湖泊)的鯉魚,個頭一般在1—2千克。夏季,其活力體能是一年中最強,掙紮力猛烈的時間。選擇釣竿時,應選擇4.5—5.4米的中硬調手竿,配車盤(繞線輪)。竿長,可遠可近,便於追星,更利於遛魚。漁線韌性強,通常直徑為0.165~O.2毫米,有較強的拉力。魚鉤用單鉤時,可選擇4~6號伊勢尼鉤為佳。海竿選擇1.7~2.1米的,系直徑為0.2毫米的漁線,6號伊勢尼魚鉤,重量為40克的空心鉛墜,不掛浮漂、響鈴,單鉤垂釣。一支手竿,定點打窩近岸釣。一支海竿在同一釣位,斜向投鉤餌遠釣,海竿釣單獨打重窩,距岸20~30米遠。釣者一邊觀察手竿的浮漂沈浮,一邊利用眼睛的余光觀察海竿竿梢動態反應,判斷是否揚竿獲魚。
五、適時揚竿
鯉魚體型較大,吞食底餌時有擡頭的習慣;再則由於鯉魚好群居,為了避免同類爭食又有含餌即走的習性,反映到浮漂上是微升後相繼沒入水中的連續動作,而且動作越緩慢魚越大,動作越急龜越小。下鉤後,兩眼要盯住浮漂的反應,當手竿浮漂徐徐下沈抖動兩下後,或很重地抖一下然後下沈,或向上冒出水面約一粒米高反應時,就得抓住其吞鉤後吐鉤前的一瞬間揚竿,鯉魚便鉤住了。海竿釣,在竿梢的訊號似有似無,竿梢很少出現大點頭、大彎腰的表現。所以,只要海竿竿梢輕微出現顫動,第一、第二下,或者漁線原來是筆直的,突然彎曲躺下了,便應及時提竿,則可釣獲鯉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