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青草打窩,嫩草尖掛鉤釣,也可以用玉米釀酒以後形成的酒糟,效果相當好。

瘋釣草,野釣七號,原塘顆粒,在加點雪花粉。配比1:1:1 雪花粉加20%

多種餌料混合。基本公式就是,基礎餌(50%左右)+主攻餌(30%左右)+狀態粉(20%左右)。基礎餌可以理解為自然界大部分雜食性魚類都是的糧食餌料,味道清淡。主攻餌主要在於味型,目的在於更加誘魚,夏季可以用香,冬季可以用腥。狀態餌主要用於調整餌料狀態,比如松散程度、粘軟程度,說白就是拉絲粉和雪花粉或者輕麩之類的東西。其實大部分單餌都包含這三種材料,比如主料是麩皮,添加了魚骨粉,自帶拉絲粉,這基本就是釣鯽魚的腥餌。



二、味型要統一

常見的餌料有非常多的味型,大體上可以分為香、腥兩大類,香又分成多種,什麽谷物香,草莓香,奶香等等等,腥也分為很多種,這裏就不多介紹了。餌料搭配最忌諱的就是多種不同味道混合,結果混合出的餌料一股怪味,不要忘記淡水魚大部分視力都不怎麽好,覓食主要靠的是嗅覺。比如鯽魚喜歡奶香,鯉魚喜歡薯香,鰱鱅喜歡酸臭,為了什麽魚都釣,什麽餌都放一點,結果怕是什麽魚都釣不到。所以開餌,一定要註意味道差不多。比如奶香和薯香,我覺得就可以混合,釣鯽魚和鯉魚都能釣到。腥、香混合一定要註意,一定要有主次,少量腥可以提升香,少量香可以提升腥,切記1:1。



三、註重顏色

上面說過,魚不但靠嗅覺,也靠視覺。相信很多釣友也發現一個規律,不同魚類的魚餌顏色好像都不太一樣。比如釣鯽魚,常見的是白色,黃色,紅色。釣鯉魚呢,深褐色或者咖啡色的居多,原因在於鯉魚拱泥尋找食物,食物以泥巴顏色為主。釣草魚的餌料,裏面經常有點青草沫,多少都會帶點綠色,草魚經常吃草嘛。或者這麽理解,魚類經過千萬年進化,對於長吃的食物顏色是有傾向的,或者說自然水域這些魚能吃到的食物就是這些顏色。不同水體情況用餌顏色也有所不同,比如說釣鯽魚,淤泥後者肥水,白色效果最佳。如果水質比較好,黃色和紅色效果最佳。所以主攻魚和水質不同,配製餌料也要註意餌料的顏色。



有篇幅有限,今天只說這麽多,微信和顏色是餌料配製中最基礎的,餌料狀態的調整才是最難的。尤其是多種餌料混合,有的餌料沒有拉絲粉,有的餌料是拉餌,有的餌料是只能做搓餌,要調整出好的狀態就比較難了。除此之外,還要註意餌料細粉和顆粒的搭配情況,總之餌料配製並非那麽簡單的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