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ao.jpg0.06M    來自:百度網盤點擊跳轉網盤

釣鯽魚也有好多年了!其實沒有他們說的那麽復雜。夏天就是釣底。水半米以上就夠。但天也晴朗氣壓高的時候好。時間在早和傍晚。用香甜口的面食。若野魚蚯蚓也行但通常夏天不行。至於打窩沒有用。多提幾次竿就行。因為鯽魚不是大魚不太怕擾。多提竿沒事兒。多提反而有奇效。但不要沒節製與節奏。要是有毛毛雨也非常不錯。哈哈
現在釣鯽魚需要在面食上面噴點釣魚小藥,這樣效果比較好

【鯽魚】釣鯽魚時如何聚魚
鯽魚是競技釣中偏好的魚種。在競技釣中如何聚魚呢?這裏面有技巧。下面是一位有豐富競技釣鯽魚經驗的釣友總結的實戰經驗,拿來和大家共同學習。

因喜好競技釣鯽魚,所以最近經常去竿坑、野塘垂釣。由於鯽魚密度問題,常常釣獲相差很大!昨天出去垂釣,由於鯽魚密度太小,當時急得抓耳撓腮。情急中突發奇想,改變打窩聚魚方法,效果相當不錯。四小時釣得鯽魚六公斤。現將此法分享給大家,還望各位高手指導!
具體方法:餌料配比完成後,按比例兌水稍稍攪拌,然後分出一團用作調漂、打窩的餌料(靜水區大約多半個雞蛋大小)加入三克左右麝香小米(誘餌)和勻,其他餌料成團後放置三到五分鐘用作垂釣;加入麝香小米的餌團不要揉搓、也不要過於擠壓,以求快速霧化(當然要有一定的著鉤效果)。其他工作準備完畢後,用加入小米的餌團調漂、打窩。
需要註意的是,最好先搓大餌,輕輕拋竿至釣點,然後快速提竿重復下餌,這樣加入小米的餌團到底,形成了底窩;接著,適當減小搓餌餌團,仍舊拋竿至釣點,不等鉤餌沈底就提幹,先使餌料在半水脫鉤,邊霧化邊下沈;再使餌團在水皮脫鉤,邊霧化 邊下沈,從而形成立體窩子。假如水域不是靜水區,有暗流 那也無妨!只是打窩聚魚的餌料要多點,拋竿打窩的時間稍微長點,補窩的頻率稍微高點罷了。
如此反復, 直到將加入麝香小米的餌料全部拋進釣點,大約十幾竿至三十竿吧,只要釣位選擇正確,就會有魚進窩了。
試想,這樣處理,底窩勢必不斷有小米下沈--增補了底窩的誘魚效果;小米又不能使魚快速填飽肚子,魚就不會離開;餌料的霧化,又延伸了誘魚的範圍,會不斷增加窩內魚群數量;垂釣過程本身也起到留魚、誘魚作用吧!
還省去了準備好多誘餌、和誘餌、分開放置誘餌、提前打窩、等待魚群進窩、浪費大量誘餌、收拾那些過多的瓶瓶罐罐、來回帶上那些瓶瓶罐罐。甚至要製作打窩器等等,而且釣魚成本大大增加,對不?這樣打窩,你不簡單輕松、省時、省力、省米?你能不增加釣獲量??
當然,也有人把麝香小米或者酒泡小米之類的誘餌摻和在泥巴裏,團成乒乓球、雞蛋大小的泥團丟進釣點,雖然比較省事,但是除了準確性差,泥團入水響聲大,會驚嚇魚群、延緩魚群進窩時間外,誘魚效果也遠遠不如此法能夠形成立體窩子的效果哦!釣友們都來試試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