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釣,選擇何種方式

秋天釣魚,釣法要靈活多樣。
隨著科技的進步,釣具變化快,在漁具店裏,各種質量的手竿、拋竿、機竿等應有盡有,價格也隨著材質的不同,從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對一些垂釣愛好者來說,垂釣不在於漁具的價格,而在於釣法。
初秋、仲秋、深秋的氣溫、水溫不同,釣法也就不一樣。若釣鯽魚,初秋宜釣早晚、釣邊、底釣,要多打幾個窩,來回交替下鉤,可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如遇悶熱天氣,底釣不行,就改為懸浮釣、半浮釣。初秋、仲秋以走動釣法為主,找魚上鉤。深秋則以逗引法為佳,拖拉要勤、要慢,幅度要小,誘魚吃鉤。
若釣草魚,初秋、仲秋以懸浮釣、半浮釣為主,深秋則以底釣為佳。若釣鯉魚,則必須進行守釣,有句釣諺:「釣鯉要守。」意思是鯉魚生性狡詐,釣線不能 「蜻蜓點水」,東一下西一下,既浪費了時間,又一無所獲;當然也不可守株待兔,老在一個窩子裏死等。
翹嘴紅鲌是垂釣愛好者向往的魚兒。最近頻頻聽到有人采用路亞釣法,在水庫釣到兩三公斤重的翹嘴紅鲌,而傳統的底釣,則只能起獲幾兩重的。
打窩也是垂釣的重要環節,如果是釣鯽魚和鯉魚等,釣窩以選在淤泥底質為宜。而草魚則喜歡在水草附近做窩,應該選擇在水草邊打窩。
秋天垂釣,應使用硬手竿,魚鉤要大一些,釣線也要粗一些。因為秋天,魚兒此時吃食嘴張得大,見到釣餌就狼吞虎咽。魚鉤小了,不易鉤住魚嘴,即使鉤住了,也易脫鉤。線細了,釣到了大魚,易斷線逃脫。魚竿軟了,在水中遛魚的時間長,時間一長也容易跑魚。硬手竿可減少遛魚時間,經過幾個回合,就能較快地把魚拉上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