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體型大,生長迅速,是淡水魚中體型比較大的一種。鯉魚食譜廣,幾乎任何東西都吃,也是淡水魚中出名的大胃王。常見的鯉魚、草魚、青魚等雜食性魚類,都屬於沒有胃囊的魚類,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是靠腸道,而鯉魚是這些魚類中腸道最短的一種,所以很容易餓,這就是鯉魚能吃並且食譜廣的根本原因。根據鯉魚的這種能吃的特點,尤其是在春秋兩季時覓食量大增,選擇釣位時找魚道效果往往不錯。

鯉魚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就是嘴巴朝下,也就是上嘴唇比下嘴唇長,是非常典型貼底進食的魚類。所以在調漂時一定要註意方法,如果釣的比較靈,在鯉魚進食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上嘴唇先碰到魚線的情況,再加上野生鯉魚極為膽小謹慎,有異物感時很容易放棄進食,所以說野釣鯉魚時,調漂方法要鈍一些,一定不能釣靈。比較常用的就是無鉤調漂,調整到雙鉤餌躺底,雙子線彎曲,這樣擋口的現象就能夠避免了。或者是無子線調漂,調整到鉛墜躺底,不但可以過濾雜魚的吃口,對釣鯉魚來說完全不會因為太鈍漂相就不明顯。

鯉魚的進食也非常有特點,淡水魚中只有鯉魚喜歡用發達的上嘴村拱開水底的泥沙,在泥沙中尋找食物。好好了解的這個特點,就能明白釣鯉魚的精髓所在。泥沙中的食物多是腐殖質一類的東西,所以釣鯉魚時餌料不但可以香甜,臭味的餌料也是釣大鯉魚的對口味型。根據鯉魚在喜歡在泥沙中翻找食物的特點,在選擇釣位時找軟底的區域效果會更好一些。也就是說泥沙淤泥底的軟底區域,比硬底的區域更適合釣鯉魚。這也導致釣鯉魚時有一個專門的釣位,那就是出水口附近。出水口附近食物是被埋在泥沙中的,也只有鯉魚能夠吃到藏在裏面的食物。

野釣鯉魚時,打窩的最佳方法不是直接打窩。不管是什麽類型的窩料,都可以岸邊弄點土混合均勻,這樣的好處是打窩之後部分窩料被泥沙埋在水底,但是味道始終是有聚魚效果的。就算是粉狀的窩料也同樣適用,雜魚只能吃到部分食物,很多食物會留給鯉魚進食,這是持續聚魚和長時間把鯉魚留在窩點的關鍵所在。所以說野釣鯉魚時,打窩只需要做個很簡單的調整,聚魚、留魚的效果就會變好很多。春季的鯉魚正處於覓食的旺季,對蛋白質有一定的需求,可以弄點雞飼料來打窩,方法很簡單,加點黏土加水成團,正常打窩就行。

春釣鯉魚時,餌料其實也比較建議用含有螺粉、蠶蛹粉的腥味餌料。因為水溫還不算高,釣鯉魚的水面通常又比較大,腥餌的效果會更好一些。敬請關註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