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野生魚圖片大全,Puntiusconchonius 原地產:印度。魚體紡錘形,長5-7厘米,野生條件下可達14-15厘米。幼魚體上泛銀白色,隨著成長,背上銀白,背側黃綠色,後身有一黑圓斑,背鰭上也有黑斑。繁殖期間出現婚姻色,雄魚全身呈玫瑰紅色,鮮艷美麗。玫瑰鯽可耐16℃低溫,最適水溫22-25℃。可適應中性水質。喜歡水草茂盛的水體和老水,不宜一次大量換大,宜定時定量換水。雜食性,不挑食。性情活潑好群,但有欺小之癖。不宜與其它魚共養。
圖:
%C3%B5%B9%E5%F6%EA&t=3#
野生中國鬥魚的飼養
千萬別放在一起。千萬別。你能確定麽?最好發兩張圖片、別和金魚一起飼養。鬥魚狠獨的。餵食最好是活食、比如說紅蟲什麽的。餵飼料也能吃。給發兩張圖片看看。幫你分分公母、
孔雀魚有哪些漂亮的品種?
孔雀魚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自然,深受人們喜愛。純種孔雀魚分成四大基本品系——草尾、蛇紋、馬賽克、禮服,也就是我們說的“品系魚”。根據魚只的表現型又分為許多表現型——日本藍、銀河、美杜莎、金屬、白金、聖塔瑪利亞等等。
一、四大基本品系:
1、草尾:伴Y遺傳,尾巴上有彼此不相連的黑色細點,越密越細者,尾背越大者,背鰭與身體連接面越大者為上品。
2、馬賽克:伴Y遺傳,可與許多表現型例如日本藍、蛇紋等表現在同一魚只上。尾巴上有很粗的黑色紋路,上品按圈分布。此品系代表魚種有紅馬賽克、黃馬賽克、白馬賽克、藍馬賽克等。
3、禮服:伴X遺傳,尾柄處發黑,那塊黑色被稱作“禮服斑”,是該品系的特征。
4、蛇紋:伴Y遺傳,魚只身上具有像蛇的細紋路,是該品系的特征。
二、表現型分類:
1、聖塔瑪利亞:伴Y遺傳,從尾柄下端連一條到眼後的線,此線以上為黑,且部分魚只尾柄可見明顯的白金鱗片。
2、白金:遺傳方式不詳,魚只身上有白色的反光鱗片,似白金而得名。黃白金(馬特利)、紅白金(珊瑚紅)、藍白金(珊瑚藍)、綠白金等是其變異型。
3、日本藍:伴Y遺傳,尾柄處為閃光藍色,部分延至眼後的稱為海洋藍。
4、米卡立夫:伴X遺傳,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自斯裏蘭卡引入臺灣,與禮服基因一起表現時在尾柄處呈現粉紅的顏色,尾部是透明的粉色,此種魚尾背較小,尤其是公魚。
5、拉朱利:伴Y遺傳,表現是在身體有整片藍色金屬光澤,既不是莫斯科藍,也不是白金,更不是日本藍或是珊瑚或金屬,且帶有這種基因的魚通常身小尾背都非常的大。
6、銀河:由白金及蛇紋經歷兩次基因轉座使得原本只伴Y遺傳的蛇紋跑到了X基因上,此種魚的特徽是身上有大片白金鱗片以及粗得多的蛇紋,一般的銀河(此指除銀河雙劍、銀河紅尾等),尾部是蛇王的紋路。
7、美杜莎:將用來改銀河的蛇紋換成蕾絲就是美杜莎,尾部上下是蛇王的紋路,中間是蕾絲的紋路且常伴尾鰭中落(中部鰭面缺失或缺少)。
8、金屬:伴Y遺傳,是蛇紋的衍生系,表現為魚體前半部的反光深藍,白子時表現為粉紅色或紫色。我們可以通過看這塊金屬的顏色判別魚只的健康狀況。健康魚的金屬塊有光澤,患病的魚或者剛到家不適應水質的魚的金屬塊明顯會暗淡。
三、體色分類:
1、野生色型:即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體色,也就是與野生種類的孔雀魚相同的體色。
2、黃化型:由於魚只黑色素合成部分受抑製,仍能合成一些黑色素,因此魚體會表現出黃色的體色,稱之為黃化,能夠使魚只的尾背顏色較明亮。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