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鉛浮標調平水 用主線最上面的太空豆做標記 浮標下移一子線長度+5—10厘米 逐漸去鉛 調所需調目 調好後上鉤掛餌(顆粒飼料較好)移動浮標調至所需釣目 最上面的太空豆移至漂尾做標記

怎樣調漂使雙鉤都沈底

不帶鉤調二釣二,調幾釣幾,調二釣四,100%保證雙鉤躺底釣魚調漂找底的正確方法。適合釣鈍,釣大魚。

臺竿江裏怎麽找底調漂

臺竿在江裏釣魚找底調漂的方法:
一、粗找底
1、在8字環上綁好雙鉤以後,在鉛皮座上纏繞鉛皮,鉛皮的重量要大於浮標的浮力,也就是釣組入水後,鉛皮能直接拉黑浮標。纏好鉛皮後,釣者需要反復將釣組拋向釣點,並慢慢調整標座可以掛餌施釣了。這時釣者對釣點的水深已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掌握的信息不夠精確。接下來,釣者就需要進行細找底了。
二、細找底
細找底是一項功夫活兒,如果在鉤子上掛重鉛找底,鉛墜會深陷淤泥,導致找底失準;而在鉤子上掛重餌找底,雖然可以邊找底邊打窩,但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是很好掌握,因為餌料的霧化速度會直接影響到找底的精確度。所以,筆者建議大家準備幾塊0.5厘米和1厘米見方的無味深色軟橡皮,用它來找底不僅不會被小魚搶食,而且橡皮的比重相對較小,不至於完全陷入淤泥中。所掛橡皮的分量以剛好能把浮標的調目緩緩壓入水中為宜。
掛橡皮找底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掛下鉤找底,一種是掛上鉤找底(掛雙鉤找底也可以,但這基本等同於掛上鉤找底)。掛上鉤或掛下鉤直接決定了釣者將采用何種釣法施釣。掛橡皮找底時,浮標會出現以下三種狀態:
1、浮標並未浮出水面,在水面上看不見標尾:
2、標尾露出水面的目數明顯高出預計的調目,甚至橫臥於水面(如果粗找底操作到位的話,應該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3、標尾露出水面的目數正好等於釣者調墜時預計的調目,這正是我們期待看到的。
對於以上情況,筆者作如下解釋:
1、水面上看不見標尾,說明水線不夠長,釣者應繼續向上拉動浮標,反復調整至標尾露出水面的目數等於調墜時預計的調目;
2、浮標露出水面過高,說明找底過頭,釣者還需繼續往下拉動浮標,反復調整至標尾露出水面的目數等於調墜時預計的調目。
經過細找底後,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可以說,釣者此時已經準確地掌握了釣點的情況,可以開始揮竿施釣了。不過,在精準度方面仍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水底淤 泥的厚度、軟硬及水底醬層情況還是未知數。如果想弄清楚這些問題,在垂釣過程中更有效地因地製宜,釣者就要學會精找底。
三、精找底
通過細找底,釣者雖然能夠掌握釣點的具體情況,但誤差還是存在的。這是因為橡皮的比重比餌料大,在鉤子上掛橡皮要比掛餌料拋得更遠一些,而且橡皮多多少少 會陷入淤泥裏一部分。因此,釣者可以通過反向精確找底來實現精益求精。這也是十分關鍵的步驟,想要提高釣技的釣友千萬不能忽視。
首先,在細找底的基礎上,取下橡皮,再將空鉤拋向釣點,看標尾露出水面幾目。如果露出的目數稍微高於調目一些,但差距並不明顯,那麽恭喜你基本找對了!如 果露出的目數正好等於調目,那就要繼續驗證,因為在沒找到底之前標尾露出的目數也正好等於調目。此時釣者只需把浮標上拉1目並拋入釣點,標尾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標尾露出的目數比調目多1目,這說明之前的找底過程絕對精準,釣者只要把剛才上拉的1目再拉回去,就可以安心施釣了;
2、標尾露出的目數仍然等於調目,此時釣者需要將浮標繼續上拉1目並拋入釣點,重復此操作直到標尾露出的目數比調目多1目。
在精找底的過程中,釣者要仔細觀察上下拉動浮標後標尾能否及時呈現出拉動的目數,如果釣者拉動1目,標尾就反應1目,那麽精找底即宣告成功。此時釣者便可放心大膽地揮竿施釣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