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十大毒魚、鲀毒魚類,約有80余種,其中河鲀味道最美,其肝臟和卵巢含毒最高,毒性最大。烹飪後可保持毒性。中毒後,手指麻木,惡心嘔吐,肌肉麻痹,血壓升高,說話困難,神誌不清,呼吸衰竭而死亡。1~2mg即可死亡。
2、膽毒魚類,包括草魚、青魚、鰱魚等淡水適用魚,魚肉無毒,膽汁有毒,含魚膽毒素。中毒後,損傷胃、肝,肝腫大,觸痛,全身黃疸,少尿無尿並發血尿,嚴重心律紊亂,全身抽搐,昏迷,肝、腎損傷而死亡。
3、卵毒魚類,我國西南,西北,長江以南的十多種鯉科、鯰科魚類,中毒引起胃腸癥狀,運動失調,全身抽搐,昏迷,偶爾呼吸衰竭死亡。
4、肉毒魚類,福建以南海域的鱔科等魚類。含有雪卡毒素(Ciguatoxin)中毒後,嘴及手指有刺痛感,皮膚瘙癢,對溫度有相反感覺,中毒嚴重失去活動能力,很少致死。

有毒的魚

有毒的魚太多了,估計有 1200多種。比如河豚,蓑魚,毒性肥皂魚,毒石魚,黃蜂魚,毒棘豹蟾魚,軍刀狀魚,副刺尾魚,洛氏刺尾魚,等等

下面三種毒魚中,誰是最毒的()A.河鲀 B.獅子魚 C.石頭魚?

這三種魚中應該屬於河豚最毒吧,經常看到報道說河豚中毒致人死亡的。

哪些常見的魚有毒?

含有毒素的魚種類很多,它們生活在淡水或海水水域。既有硬骨魚,也有軟骨魚。按魚毒的種類區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 含神經毒素的魚 如眾所周知的河豚,它的卵巢、肝臟、血液和腎臟中均含有侵害神經組織的劇毒物質。僅半毫克的河豚毒素就可使人致死。

2. 含血毒的魚 這種魚的血液中含有魚血毒素。在江河中生活的黃鱔和鰻魚都含有血毒。血毒經高溫處理可以失效。但人類喜歡生吃黃鱔血,說有滋補作用,有時可對胃造成毒害。

3. 含卵毒的魚 含卵毒的主要是某些裂腹魚亞科的魚類。成熟的魚卵毒性最大。毒物是珠朊型蛋白。高溫處理後仍有毒性。人吃進100—200克魚卵即會中毒。但肉無毒。

4. 含膽毒的魚 以鯇魚、鱅魚(大頭魚)、鰱魚(鯿魚)和鯉魚的膽毒毒力最強。常引發人的中毒。膽毒主要損害腎、肝、心、腦等組織。有人誤認為魚膽可以治病而吞食,嚴重時可發生死亡。

5. 含組胺酸過多的魚 魚內含過多的組胺酸也可引發人的中毒,這一類魚大部是青色的皮膚,紅色的肉。如青鱗魚、鮐魚、師魚和金線魚等。當在適宜的條件下,存在於這些魚體內的組胺酸經過分解,可生成大量的組胺與一種叫秋刀魚毒素的物質使人中毒。

至於識別有毒的魚產品的問題比較復雜,特別是當將有毒的魚加工為魚脯、魚粉、或其它半成品與成品之後,由於魚的原來面目皆非,這時,這些產品只有通過實驗室的檢測,才能判定其中是否含有毒素。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