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了春末,外出釣魚的釣友越來越多,喜歡野釣的釣友自然是大多數的。野釣中比較註重釣點的選擇技巧,選擇一個好釣點,是釣魚的基本技巧,也是最難掌握的,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通過一定的技巧,我們是可以大致推斷魚類所在位置的,也就是說釣點的選擇是有方向的。
一、季節、氣候因素
一個釣點的好壞,跟天氣、氣候都有極大的關系,也可以說一個釣點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未必一直都是好釣點。因為魚類所處的位置,比如深度、遠近、水層都是變化的,因為魚類是逐溫、逐氧的,哪裏更適合生存就會容易在哪裏找到魚窩。比如說春季,多釣淺灘,因為淺水水溫更高,食物更豐富。在比如說夏季,不能釣淺,就要釣深或者釣蔭了,因為淺水水溫過高,不適合魚類生存,深水或者有庇蔭的地方水溫會更涼爽一餌。再比如說入水口溶氧充足,水溫也比較低,在夏秋季節是好位置,但是水溫低的冬季和春季就不能選擇,因為水溫過低。
從仲春到仲秋,都有雨天釣魚要釣邊的說法,這是因為雨天光線昏暗,並且雨聲掩蓋了岸邊的一些響聲,魚膽子大敢於到淺水進食,需要註意的是淺水才有充足的食物;在比如說選擇釣點有早晚釣邊,中午釣深的說法,這個需要考慮到季節因素。水溫高的季節,早晚釣近,中午釣深,是因為早晚淺水涼爽,等水溫上來魚就潛入深水了。自然還有早晚釣深,中午釣點的說法,這個主要在仲春和晚秋,中午前後淺水水溫適宜,魚會到淺水;在比如說夜釣,夜釣選擇釣點可以不考慮地形因素,因為野釣萬籟寂靜,魚會沿岸尋找食物,所以野釣千萬別釣深。
從仲春到仲秋,外出釣魚,如果晴好天氣都是應該選擇有點風的天氣,這是因為氣溫高的時候水中溶氧就低,註意水溫的高低跟溶氧的更低成反比,水溫越低溶氧越充足。有風的天氣我們可以選擇下風口垂釣,而風向不同,下風口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所有還有的釣點是每天都在變化的,最為出圖的就是下風口這個的位置。
二、安靜因素
想要釣大魚,或者多上魚,盡量選擇一個安靜的位置,魚類都是膽小謹慎的,稍微一點響動都會影響到魚。所以有釣魚怕參觀,避開馬路邊的說法,上面說到雨天好釣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雨聲可以掩蓋其他的響動,這個應該跟聲音、安靜因素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傳統釣中還有向陽而釣的說法,這個因素雖然跟聲音沒什麽關系,但是跟陰影的晃動有極大關系。傳統釣認為,人影或者桿影的晃動,都會影響窩點的魚,所以選擇釣點要註意向陽,或者水中有草蓋,岸邊有遮擋的位置。安安靜靜更容易釣到大魚,跟“悶聲發大財”有異曲同工之妙。需要註意的是鯽魚雖然膽小文靜,但是進窩後主要聲音不大,還是會留窩的。越是大魚,垂釣的時候越是需要保持安靜。
釣位的選擇離不開對魚類習性的了解,魚類都逐溫、逐氧、逐食、躲避天敵、安靜、光線弱等因素都影響了釣點的選擇方向。魚到底在哪裏?哪裏能夠滿足其中更多的幾條因素,魚就最可能在哪裏。喜歡請收藏關註,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