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走水用什麼釣鯉魚

冬季之後,隨著氣溫的降低,水溫也隨之下降,淡水魚類中耐寒能力較差的魚基本停止攝食進入半冬眠狀態。只有耐寒能力較強的鯽魚和鯉魚仍然進食。鯉魚最適宜的水溫是攝氏15—25度,水溫低於攝氏10度時鯉魚遊動速度減慢,回遊距離和活動範圍減小,食量也會隨之減小,水溫低於攝氏5度以後,鯉魚基本停止攝食進入半冬眠狀態。進入初冬之後,雖然天氣寒冷,但在我國的中、東、南大部分地區,水面不會結冰,3米以上水深的水底溫度仍然在6——10度,因此鯉魚仍然會小範圍覓食,此時的鯉魚雖然可釣,但在餌料的搭配和使用上,與夏秋季節相比是有一定區別的。

一、餌料氣味的區別

總體來說,鯉魚所喜愛的餌料氣味是香、腥、微甜、微臭等氣味的混合味,但詳細的說,就要根據不同的季節有所側重,早春和初冬要側重腥、香、甜;晚春到初夏要側重香、甜;盛夏和秋季要側重微臭、甜、以及食物發酵後產生的曲味;因此進入初冬之後釣鯉魚用餌要以腥為主,輔之香、甜味,而且由於在較低水溫中水分子密度增大,致使氣味擴散速度減慢,餌料的氣味要相對於夏秋季節濃一些,特別是在使用窩餌時,如果能用熱水和餌,使餌團帶著50度左右的溫度拋入水中,會明顯增加餌料氣味的擴散速度,縮短發窩時間。也有人在餌料中加入少許曲酒來提高氣味的擴散速度,但要註意酒味會沖淡餌料的腥味,所以如果在而料中加酒,就要使用更多一些的腥味成分,否則會適得其反。有經驗的釣手在冬春季節一般多使用紅蟲粉或者蛤蚧(中藥)浸泡過的酒。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