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黃河鯉魚最大的有多大?
正宗的黃河鯉一般當年個體重可達250—500克,第二年個體重可達500—1000克。可近幾年發現不少地方生長的黃河鯉苗種第一年個體重只能長到100—130克,每二年個體重也僅能長到500克。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是漢朝詩人蔡邕的詩句,它不僅詩意情長,而且也是對黃河鯉魚的贊譽。
黃河鯉魚又叫赤鯉魚、黃鯉,烏鯉等,為鯉科動物。鯉魚是一種優美的水生動物,它的體型側扁而高,披一身金光閃閃的鱗甲,托著金紅色的尾巴,在水中遊來遊去,直眉瞪眼,一搖三擺,婀娜多姿,別有一番情趣。
黃河鯉魚文化彰顯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傳說。千百年來,人們圍繞著黃河鯉魚,編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傳說。正因為我國人民喜愛鯉魚,「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流傳至今。龍門,又名禹門,在陜西韓城北約30公裏處,跨越黃河東西兩岸。《三秦記》一書中說:「龍門之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州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達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我國古代把考上進士稱為登龍門,寓意飛黃騰達,仕途順利,功成名就。「鯉魚跳龍門」還常常用來形容那些經過艱苦奮鬥而改變了地位和狀況的人和事。所以,從古至今,每到春節前,人們總想愛買童子和黃河鯉魚的年畫,那童子和鯉魚看作是「吉慶有余」的象征。年畫和吉祥圖中的魚每到春節,中國老百姓喜愛在居家室中貼上各色各樣的年畫和吉祥圖,以求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地過一個佳節。在年畫和吉祥圖中,有不少是以魚為題材的。魚和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人們形成了一些關於魚的觀念,這種觀念以各種形式體現在民俗和藝術方面。早在新石器時代在我國的彩陶上就出現了雙魚紋,以後各代有雙魚瓶、雙魚等。在我國古代建築物或家用圖飾上,常常可見一種八寶圖的圖飾,其中一寶即為玉魚(雙魚),寓意吉祥。道教建築物上八寶中的魚則為金魚,表示「堅固活潑,解脫壞劫」。我國民間新婚洞房窗紙上也有雙魚戲水圖等,表示夫妻和好、子孫興旺和富貴長樂。魚和「余」諧音,所以魚象征著富貴、富裕。在我國廣為流傳的年畫和吉祥圖中,經常有魚出現。年畫和吉祥圖中魚大部分以鯉魚和金魚展現,因為「鯉」與「利」諧音「金」則表示財富,所以它們就常和生意聯系在一起,用來象征生意中受益和賺錢。
鯉魚娘娘廟的傳說。從前,貴溪市境內石鼓渡附近,有一座鯉魚娘娘廟,由於此廟座落在港邊,又叫魚港廟。談起鯉魚娘娘廟,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唐朝李世民當皇帝時,大敬神道,宮廷、百姓都以神鬼為尊,說敬重神可以安社稷,保黎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一時間,村村有土地廟,山山有山神廟,高、寺、司、社四起。有一年,有一姓王的儒生應試進京,路徑集市買了一條活蹦亂跳的紅鯉I魚,準備晚上投宿後烹飪佐餐。當他來到石鼓渡附近的一座紅石嶺時,忽然烏雲四起雷電交加。此刻,王儒生急於大便,只好將行李和鯉魚放在地上。可是他大便未盡,暴雨已傾盆而下。王儒生火速起身,掖起行李奪路就奔。卻將紅鯉魚忘在紅石嶺上。雨過天晴,當地地保看水路過這裏看見一條紅鯉魚在那裏蹦跳,誤以為天上降下來的,心想,難怪烏雲驟然四起,暴雨傾盆而下,原來是鯉魚娘娘下凡來了!地保回到村裏,將這事說得活龍活現,隨後又集資造廟,為鯉魚娘娘立座安位,供奉起來。就這樣,光禿禿的紅石嶺上蓋起了~座鯉魚娘娘廟。再說王儒生進京趕考,得以金榜題名,又被封為八府巡按。一旦,他回鄉省閑,又來到貴溪石鼓渡,當巡按下轎乘渡,擡頭看見紅石嶺上有一座廟宇。廟宇內外,人頭攢動,香煙繚繞,爆竹聲陣陣。他好生奇怪。這時,巡按傳話,打轎高中。當他撩起轎簾,目視此時情景,驟然想到當年赴京趕考路過這裏時,因避暴風雨,曾丟下一條紅鯉魚在此。進入廟內,又見臺上的一塊橫匾上刻著四個描金大字「鯉魚娘娘」,神臺前還用布簾遮著。這時,已有人端上茶來。巡按並未接受,而是走近神臺.掀起了布簾,一看,見是一條紅鯉魚幹,他便離開神臺.向著廟人要來筆墨,在墻壁上寫著世上敬神鬼,本是人所為。原是活鯉魚,變成娘娘鯉落款寫著八府巡按名號。
追問: 大仙你說了這麼多,真的好難得。可是還是沒能讓我明白它和媒人之間有什麼聯系。 回答: 「黃河之鯉,肥美甲天下。」黃河鯉魚,赤尾金鱗,艷麗華貴,尤其頭上兩條觸須,形似美髯,飄灑俊逸,格外惹人註目。故而又被稱之為「黃河金絲鯉魚」、 「紅魚」的雅稱。自古以來,就有將黃河鯉魚作為珍貴禮品互相饋贈。三千多年以前,《詩經》中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之說。孔子得了兒子,國王魯昭公送去一條大鯉魚,表示祝賀。孔子引以為榮,給兒子取名曰鯉,字伯魚。現在民間還有以黃河鯉魚酬謝「紅娘」的習俗。給人介紹了對象,臨走都不忘說一句:「事成之後,請我吃紅尾(衣音)巴鯉魚啊!」說的極為輕巧。結婚時也非常莊重的請媒人吃了一頓黃河鯉魚。在鄉下,就是自由戀愛,結婚時也要找一個「媒人」做做樣,莊重的請吃黃河鯉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