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的種類
1、野生種:各地各水系的野生鯉魚,一般在當地都有一定的養殖規模。如元江鯉、華南鯉、黑龍江野鯉、湘江野鯉、黃河鯉、杞麓鯉和柏氏鯉等。它們有優良的遺傳特性,是寶貴的種質資源,其中許多已成為育種親本的原始材料。
2、人工選育品種:通過對野生種(地方品種)的系統選育,獲得了興國紅鯉、荷包紅鯉、德國鏡鯉選育系、萬安玻璃紅鯉和荷包紅鯉抗寒品系等有實用價值的品種,作為養殖對象或作為遺傳改良和雜交的親本。
建鯉:以荷包紅鯉與元江鯉雜交後代作基礎群,結合家系選育,系間雜交及雌核發育技術育成的遺傳性狀穩定的優良新品種。具有生長快、體型體色優、肉質肉味好、飼料轉化率高、性溫順易馴養易捕、適應性抗病力強、適宜全國各地多種方式飼養等優點,明顯優於國內現有鯉魚和國外引進品種,能普遍增產30%以上。
已推廣苗種50億尾,推廣面積超過60萬公頃,年產量達100萬噸,約占全國鯉魚養殖總產量的50%,成為我國最主要的鯉魚養殖品種。
3、雜交種:鯉魚不同品種間的雜交產生明顯的雜種優勢,並已推廣的雜交種主要有:豐鯉、荷元鯉、穎鯉)、嶽鯉、三雜交鯉和芙蓉鯉等。雜交鯉只能利用雜種當代,第二代難以保留其優良性狀,所以需保留親本,每年進行雜交製種。
養殖規模較大的雜交鯉主要有豐鯉、穎鯉和荷元鯉等。豐鯉生長速度快,魚種階段的生長速度為興國紅鯉的1.5~1.62倍,散鱗鏡鯉的2.4倍。穎鯉具有三品系雜交的生長優勢,當年個體增重平均比雙親快47%,2齡穎鯉個體增重平均比雙親快60.1%。荷元鯉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起捕率較高,與親本相比雜種優勢明顯。
4、其他遺傳改良種類:湘雲鯉是用四倍體種群繁殖的三倍體鯉魚,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肉味好、抗病能力強等優點,已推廣應用,受到養殖戶歡迎。
把生長激素基因導入鯉魚的受精卵獲得的比對照魚生長快達50%的轉基因鯉魚,已完成實驗室試驗,並批準進行中試和環境釋放試驗,有可能成為我國第一個上市的轉基因動物。通過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的鯉鯽核質雜種魚,作為穎鯉的父本已成功應用於育種和生產實踐。
全雌鯉是雌核發育結合性逆轉技術培育成的,生長速度比雄性個體和雌雄混合群體快。
擴展資料: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恒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
鯉魚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並不是說它的活動區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遊」。
鯉魚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決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鯉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