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狀上的區別:

金魚:魚體可分為頭部、軀幹、尾部三個部分。頭部的最前端是口,後部有鼻、眼和鰓蓋。有些品種頭部上端有肉瘤,有的品種鰓蓋外漏形成翻鰓。金魚軀幹體披鱗片,主要有正常鱗、透明鱗和珍珠鱗。其側面具有側線,不同品種金魚的側線上鱗、側線下鱗和側線鱗數目不盡相同。

鯉魚: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

2、用途上的區別:

金魚:金魚在分類學上與鯽魚同屬一種,與鯽魚相比,金魚在外部形態上產生了巨大的變異,因此通常用於觀賞。

鯉魚:鯉魚經人工培育的品種很多,如紅鯉、團鯉、草鯉、錦鯉、火鯉、芙蓉鯉、荷包鯉等,應用於觀賞成分比較多,另外也可食用。

3、生活習性的區別:

金魚:金魚對水溫的適應能力較強,但是不能適應溫度的劇烈變化,其適宜的水溫在18-26℃,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金魚的攝食和生長繁殖。金魚喜歡偏弱堿性的水,水體的pH值在7.5-8.0較為適宜。

鯉魚:冬天,鯉進入冬眠狀態,沈伏於河底,不吃任何東西。春天產卵,雌魚常在淺水帶的植物或碎石屑上產大量的卵,受精卵在3~4天後孵化。鯉魚生長很快,大約第三年達到性成熟,在飼養條件下,可以活40年以上。長度平均35公分左右,但最大可超過100公分,重22公斤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