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釣鰱鱅,釣鰱鱅咬鉤頂漂該怎樣
釣鰱鱅咬鉤頂漂該怎樣
1.當鉤餌下沈到位時,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沈1~2目,並持續不動,可以肯定是花鰱攝餌,而且這種反應的中鉤率相當高榴蓮釣鰱鱅。
2.鰱魚邊遊動邊濾食的吸餌方式,很容易將釣餌吸入嘴中,構成鰱魚咬鉤時浮標會連續不斷的上上下下跳動行走的標相。這種標相拉竿多數是沒有魚的,鉤子僅僅是在大嘴巴張合中運動,並沒有把釣餌關合在嘴內,拉竿可能掛不上魚嘴。
3.浮標運動行走之後迅速沈入水中,便是鰱魚閉合大嘴,弄餌入肚的時候,此時魚鉤被含在魚嘴裏,只要此時拉竿,必然上大魚。
春季釣鰱鱅不開口是餌料問題嗎
樓主可以換小鉤細線試試。早春的鰱鱅確實難釣到榴蓮釣鰱鱅,一般要從暮春之後,盛夏季節才是釣鰱鱅的高峰期,特別是午後天氣酷熱,鰱鱅確大開其口。
應該是水溫原因,這時候鰱鱅的進食量和進食力度還不很夠。
晚秋時節用肉夾饃釣鰱鱅偶有收獲,跟樓主分享。
立春過後可以釣花鰱嗎?
一、鰱鱅有何習性特點?
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跳鰱、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榴蓮釣鰱鱅。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區別是:白鰱性情較急躁,極易受驚跳躍,而花鰱性情較溫和,行動遲緩。在食性上雖然都屬於濾食性,但白鰱以水體中的植物藻為主要食物,而花鰱的食性與白鰱不同,它以水體中的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橈足類為主要食物,兼食多種浮遊生物藻類。白鰱和花鰱對素食氣味的喜愛雖然接近但也有區別,很多釣友都知道鰱鱅喜酸臭餌,但更詳細的說,白鰱更喜歡酸、甜、臭的混合氣味,而花鰱則更喜歡腥、香、臭的混合氣味。喜臭是它們的共性,而白鰱喜酸甜,花鰱喜腥香則是它們的區別所在。
二、越是炎熱越釣鰱,烈日當空好釣鱅
"鰱鱅的適宜水溫較高,因此釣鰱鱅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較炎熱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選擇晴好的天氣白天出釣收獲才會更好,在一天當中,從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是釣鰱鱅的最好時段。也有釣友喜歡夜釣鰱鱅,盛夏季節夜釣鰱鱅雖然也能釣,但與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遠。釣鰱鱅除了要選擇晴好的天氣之外,還要註意風向和風力,一般來說要選擇三級以下微風或偏南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氣溫較高,如果是三級以上的偏北風天氣大多是比較涼爽的降溫天氣,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等,而不適合釣鰱鱅。風力過大,在較開闊的自然水域水面會波浪層層,不僅不利於觀察浮漂的微小動作,而且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和藻類很難在水的上層形成積存,不利於鰱鱅攝食。因此,每逢這種天氣鰱鱅便不知去向,很難釣獲。即便是垂釣時打窩,窩餌也很難在水體的中上層形成固定的窩區。
三、查看天氣、風向,根據地勢選位
選擇一個理想的釣位是垂釣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釣鰱鱅的釣位選擇首先要觀察風向,要選順風或偏風的釣位,盡量避開頂風的釣位。要根據水邊地勢選擇背風處或回風灣等水面有藻類積存的地方;要選擇風吹水面起浪與平靜水面的交界處;要選擇陡岸的深水處。如果是在有網箱養魚的湖泊或水庫,要選擇網箱附近的下風處,或有生活廢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鰱鱅的好釣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