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們釣草魚選位相對較淺,釣點又近[一般都離岸十到二十米],就不難理解為什麽人桿相距那麽遠,又不用報警裝置的原因了。那為什麽又大多用彈篕桿而少用其它桿呢?原因:一是桿多、大多十到二三十枝桿,戰線長,彈桿的長處就在於中魚後可延後處理,二是釣近、釣淺所至,如果用,磯、海、手桿,人不能遠離桿、若人近桿,坐在窩子邊,草魚會嚇跑不進窩的。下面就淺談彈簧桿玉米粒釣草、鯉、鯿魚體會。
一、魚竿的選用
市面上的彈簧桿種類多、我亦用過好幾種彈桿,相比之下下面這種桿好用。用圖說明:
拉出桿插子
桿插上有鋼珠、桿內壁有環形凹槽、桿插正、反方向均可入桿內。
桿上有桿直後定位吼:彈簧比一般彈桿的軟,有的人說廠家將彈簧用小了,其不知設計者的用意。當中魚後,若是小魚,彈簧將定位銷壓入吼內、彈直,若魚大,銷子入不了吼內、桿不直,桿與彈簧一起形成一定的張力,這相當於用長桿、用失手繩溜魚。見下圖
此桿插入土後,提桿後,桿與桿插子輕松分離,桿尾幹凈無坭,又無鐵尖子,好操作。右圖。
二、線、鉤組合
子線此主線小一規格,子線長15公分左右,子線長一點好處:若遇松坭時不會因墜入呢將玉米粒帶入坭中。鉤:泡玉米用千又3號,煮玉米用千又4號,釣草魚鉤選大鉤無防。墜,30克,用太空豆控製墜的活動範囲為五到十公分。見下圖:
三、釣餌
1)玉米粒的選用
如果是長湖最好用泡幹玉米、或煮玉米,或當地釣農用的泡酸了的玉米。若升鐘,洪湖用灑泡玉米。
2)玉米的鉤法
下兩種鉤法均可,只是中魚後鉤掛魚唇的部位不同而亦。
如玉米較軟用這種掛法,中魚後大多時鉤入魚唇兩側邊。
若玉米硬用這種掛法,中魚後大多時釣入魚唇下側邊。
四、釣場及操作
首先說明一下,釣埸的選擇與操作主要針對近一兩月長湖用彈桿釣草、鯉、鯿魚。對其它水域、其時間不一定適用。
1)釣位
選樺尖咀、或小咀咀地方,水不宜太深,不宜太遠,一般2一5米深,十到二十米遠。
2)打窩
兩支彈桿一組,第一次打玉米一斤[濕重],上魚後每次補窩一、二十粒,若續釣,晚收桿補半斤、早下桿補一把。
3)拋投桿後
收緊線後,再輕拉一下,使鉤、墜、主線在一條線上,然後架好桿、調好曳力器,線不要搖得太緊,留一定的松度,防風吹浪打誤彈,同時為魚留一定的吃口距離。
4)中魚後
若魚大,定位銷未入桿體定位吼、稍用小力擡在上半斷,將銷壓入銷吼桿直淄魚。
5)註意
一是人距桿要遠,二是要清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