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羅非魚生性兇猛,瞬間爆發力強,要成為釣大羅非魚的高手並非易事。不過人稱“非王”的李淦林根據十幾年釣羅非魚的經驗,從五個方面總結出了一套釣大羅非魚“秘訣”。“非王”這次在這裏傾囊相授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對廣大初學釣大羅非的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
垂釣時間,四季之間略有差異
以南方地區垂釣而言,初春或秋末初冬要選擇早上太陽出來後垂釣,最佳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盡量選擇在深水釣羅非。
晚春,夏天,初秋從早到晚都可垂釣,而且不用釣很深的池。在夏天,羅非魚在天準備黑時有一個上魚高峰,要把握好時間。另外,羅非魚在每年4月底到6月初會到魚塘淺水處做窩繁殖,這時在岸邊也可以釣到,但不提倡用拖非形式釣羅非。
配料打窩,磨刀不誤砍柴工
羅非餌料一般最常見的是冷凍料,冷凍料分為肝味、腥味及赤尾青(蝦之類的),三種可以混合使用。還有就是使用顆粒泡開後加入粘粉和原糖顆粒料。由於冷凍料在絕大部分釣場都適用,而且針對釣羅非魚效果最好,因此我們在這裏著重介紹冷凍料的開法及使用。
去到魚塘邊先把冷凍料(要求新鮮)解凍,然後用一肝一腥(大嘴非好肝味,尖嘴非好腥味)加半包赤尾青,使勁反復搓揉,把餌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如果餌料偏硬就加入少量的塘水,開出的餌料狀態必須軟如耳垂。在味型上一般釣新魚味道可以選擇鮮香果味,釣舊魚老魚味道可以即偏酸酵臭。餌料開好後,掰一點在餌盤上,剩余部分裝好放入釣箱裏保持狀態及味道不變質。
在誘魚範圍,以浮漂為中心直徑10平方米,但顆粒不能多。
二是抽窩。把顆粒及羅非商品粉餌用水混合,不過要求很高,既不能太散,又不能太硬,也不能太濕。確保在鉛皮上可以順利抽到釣點,入水後不到底或剛到底便能散開的狀態是最佳效果。抽窩時一定謹記把鉤摘下來,以及窩團不能太大,以雞蛋大為宜。窩團落點就是浮漂豎立後10厘米的位置,很多釣友抽窩時,幅度太大,把線組和鉤,要求更為細膩。主線用1.5號或2號主線,主線比桿略長5——10厘米左右,要求不超標不延伸,主線最下端用快速別針。
子線要用0.8/1.0/1.2/1.5號,長度60厘米對折,可以是碳線或普通線,要求韌性較強,子線帶膠圈。鉤用9號、10號袖鉤即可,要求鉤柄較長,不容易拉直,鉤距為1.5個鉤距。
在浮漂方面,選用蘆葦浮漂即可,總長度一定要超過35厘米。常用漂身為肩略寬,長水滴型漂型,漂尾,漂身,漂腳長度較均勻。
還有的就是抄網和桿架。用1.5尺口徑的抄網,方便一次性把魚抄入。
桿架就要用短桿架,可以減少溜魚時桿架與主線的接觸,從而有更寬的溜魚空間。
釣速控製,魚多魚少各有法門
大多數情況下釣羅非魚,調漂為空鉤離底10厘米。垂釣過程中,要求拋點要準確,3.6米桿每次拋桿,浮漂豎立的位置誤差不能超過5厘米,而4.5米桿的誤差就不能超過10厘米。
如果浮漂沒有動靜,證明附近還沒有魚,拋桿頻率要快,餌料到底後半分鐘就起桿換餌,而且要配合抽窩。如果浮漂有動作了,但動作來得慢,也別急著把魚釣上來,應該用“魚去引魚”。待浮漂到底後很快有動作或有離底接口的現象,就要釣慢點,保持好均勻的速度把魚釣上來。簡單來說就是沒魚、魚少時釣快些,有魚、魚多時釣慢些。記得多魚時別忘記補窩,要補得更勤快,最好是釣上一兩條就補一次窩。
羅非魚吃餌反映到浮漂上最標準的動作一定要註意。微微上頂有力下挫,羅非魚的吃口與鯽魚草魚不同,它們吃口復雜。特別是餌料它們不太喜歡時,會有很多較亂的動作。遇到時不能提桿刺魚,提桿很容易鉤身或鉤得太薄,反而會令到跑魚把做好的窩搞亂。一定要等到最牢靠最堅實才提桿,魚只要進了窩,不去驚動它,它是不會輕易走的。
切記,沒有十足把握不要提桿刺魚。通過浮漂的動作判斷好窩裏魚的情況,從而保持一個很好的節奏,這是釣好羅非魚非常重要的環節。
刺魚抄魚,角度速度缺一不可
羅非魚的嘴較硬,在發現浮漂出現不斷抽動後,要用力迅速刺魚。但幅度不能過大,要短促有力。
魚鉤鉤住魚後,羅非魚一般有一秒鐘左右時間是沒有反應的,要抓住這寶貴的一秒鐘盡快把桿立起來保持有60度以上的角度,魚很快就露出水面。不過,出了水面就不要輕易再讓魚兒沈下去,一氣呵成的從水底帶到水面再帶到自己面前的抄網中去。
一條5斤的羅非魚幾秒鐘抄入網中並不是難事,如果刺中魚後沒有迅速擡桿,一旦給到機會它們沈入水中,再想拉回來就難了。如果魚桿不夠硬,不能馬上把魚提出水面或者上了水面又下去了,這時就要用柔力控製好桿的角度不能小於60度,要保持一定角度“溜魚”。“抄魚”盡量把握羅非魚平躺在水面上時,把魚帶入抄網。整個操作過程中要保持平穩的心態是不跑魚的關鍵。
非王結語
釣好大羅非魚並不難,配置好合理的工具、窩料、魚餌,選擇好出釣時間,掌握好垂釣節奏,做好中魚後的一系列動作,就能有好的收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