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夜和大家談談如何用好餌料 北方垂釣多是放釣養殖的鯉魚.大鯽魚。而且對象魚基本上是吃顆粒長大的。所以我首先著重介紹北方的普通鯉魚大鯽魚餵養顆粒,了解它的成分對配餌會有所幫助.
顆粒的組成我分為五大類:1.鈣.蛋白類(血粉.魚粉.魚骨粉.獸骨粉.幹雜魚粉.貝殼粉.海藻粉等)2.糧食類(大麥粉.玉米.紅薯粉.土豆粉.豆粕.花生粕.菜粕.玉米胚芽餅.黃豆粉.豆餅粉等)3.纖維類(麩皮.次粉麩皮.米糠.稻草粉.槐葉粉.草幹粉等)4.添加劑類(礦物質.食鹽.蛋黃粉.土面.賴氨酸、蛋氨酸.核苷酸.硼砂.稀土.甜菜堿.醋酸鎂.維生素C.E.麥飯石.復合維生素.復合氨基酸等)5.色素類(白色、淡黃等食用色素)另外飼料顆粒為增加抗摩擦性和抗水性還加有一定比例的明膠等物質.
有些釣友釣鯉魚愛用雞飼料覺得效果好,其實雞飼料和普通飼料的區別就是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高.
知道北方的鯉魚.大鯽魚是吃什麼長大的,我們才好避重就輕(餵魚顆粒畢竟要講成本),如:餌料中添加一部分顆粒.添加一些在顆粒中成本高的物質,如魚粉,蝦粉,海藻類餌料.復合氨基酸(如千川鯉.秘藏鯉)等等.以增加釣餌的誘食性.適口性.
任何地方的飼料都是側重於以最低的成本實現餵養魚的生長.抗病等需要.南方當地生產和使用的顆粒要看當地的生活習慣和生產企業.如南方有些地區愛吃菜子油,那麼當地生產和使用顆粒的糧食類就會添加菜子餅.再如南方有些地區有大型絲加工企業,那麼當地生產和使用顆粒的鈣.蛋白類就會添加蠶蛹殼粉.我國天南地北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顆粒成分也會不同.不過用我說的方法,在當地你會很快發現養殖顆粒的主要成份的。
那麼要釣好鯉魚.大鯽魚就要合理的搭配,調製魚兒喜歡的餌料。
釣魚有句名言叫:你不給它吃,它就不給你吃.那麼如何叫魚吃的又歡,你吃的又多呢?下面我們就給魚做一道"紅燒肉蓋飯":
主料:"米飯"(顆粒.超誘等糧食本味淡香餌)
主菜:"肉"(針對不同魚的愛好使用的誘食性餌料)(人還分回民漢民呢,肉要看給誰吃)
烹製(小藥):結合不同的對象魚(人),'''肉"的調味也是不同的.比如:給上海.江浙地區的人吃,我們要烹製甜口為主的紅燒肉.給湖南湖北的人吃,我們要多擱辣椒.給北京人呢,就要加大醬油的用量.(記住小藥是雙刃劍!用錯了就好比你給上海人吃辣,湖南人吃甜,想想是什麼效果?!)
最後:出鍋淋點明油加亮,再勾點薄芡,(狀態餌).
把做好的肉澆在米飯上(和餌)
註:肉下鍋時炒點糖色更佳(顏色)
基礎餌+誘食餌+狀態餌
好了,一碗針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區.不同習慣的人(魚)的蓋飯出鍋了(先擦擦口水).你會做了嗎?
另外重申:至於新手選鉺,我覺得首先盡量選用一兩種牌子的餌,別多別雜.買餌要按上面說的大類去買,同種性質的餌有兩三樣也就夠了.(足以應付一般的魚情水情了).如果看過我在京釣的帖子你會發現我給新手的配方(不知魚情水情的情況下,我就按照常規大眾口味做"蓋飯".口味你可另行調節)多是天元的.(天元的餌相對種類較少,新手不容易暈,性價比也高).另外我是不用鬼子餌的(自己釣魚時不用,但會買來開餌.做到知己知彼也就夠了),我不反對新手用鬼餌(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將就手藝),但我也希望大家支持國貨.個人認為國產的(如我們的天元.)餌就不錯,只要用對決不輸給進口的餌料.另外,降低成本還可以增加黑坑的樂趣.你說呢?
知道了配餌的狀態,還要學會如何合理的控製垂釣鯉魚.大鯽魚的霧化。
如何在垂釣鯉魚.大鯽魚中控製霧化?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釣手。也許有的釣手會說加點拉絲粉.膨脹劑.雪花粉等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如果你打比賽,可以.因為比賽塘魚密度大(時間短),作為群居動物的對象魚即使受驚也比竿坑的魚膽大(同等情況下)。因密度大誘魚也比竿坑容易,餌料的味型適口性才是第一位的,拉絲粉.膨脹劑.雪花粉等作用下的絮狀餌料更適合這樣的魚。在桿坑垂釣中餌料的狀態則應更偏重於脫落型的層層霧化(撮餌為主),水廣魚稀的坑塘誘魚和霧化(渾濁的就餌環境)才是王道(新魚.或中滑魚)。
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具體的,那就是先不考慮添加拉絲粉.增粘劑等類純的增粘物質!那麼餌料過於松散怎麼辦?有這麼幾種方法:如用糖類物質(紅糖蜂蜜等)增加餌料的粘性(同時又增加了餌料的味道誘魚性,糖類物質越打分子間溫度越高間隙越小越粘),而且糖類餌料入水後由外至內逐步溶解,會使餌料層層脫落.溶於水中的糖會呈遊離狀擴散,增強誘魚性。還可以加大打餌的力量.速度.頻率!使餌料中(基礎餌為主的)少量蛋白類澱粉類隨著擠壓逐步結合在一起(加上水的作用)變的越來越粘,以達到你要的持鉤性。另外在我們配餌時包括鯉魚餌多會添加一部分鯽魚餌(增加味道和適口性),就是先利用它們的味道再利用狀態,這時的餌黏度其實已經足夠了.再有餌水比也很重要!在餌料松散的狀態下少加一些水,加力將餌捏在鉤上。這看似硬邦邦的餌在水中卻有著良好的溶散性,極其適合補窩和釣進窩的快魚.同時我也不提倡在垂釣時有玩餌習慣的朋友(不上魚,餌在手中死攥)在餌料中添加膨脹劑.雪花粉等物質,這類物質在反復擠壓下會變的更粘,嚴重影響霧化。
我再補充一點,就是老魚('經驗豐富的')和受驚的魚,還是減少霧化和味道的好,它們為此受過傷受過驚.所以會出現怎麼抽都沒口,離開一會兒竿就入水了的現象(才敢吃).比如:在用蟲的竿坑,偶爾就會出現顆粒上魚.紅蟲手食不吃的現象.再比如:我在南方野釣出現過越是霧化好的餌,魚越不敢靠前的情況.於是多等會兒,等窩子霧化過勁了,單拉瘋二(入水基本不霧化)立馬上魚. 所以如何控製霧化還需要大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最後我們來說說釣餌添加劑,即"小藥"
我敢說一句話:凡是釣魚人沒有不夢想得到一種神奇的"小藥",能夠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也絕對是釣友的人之常情。我自從釣魚以來也在不斷的研究.實驗.探索,借此也寫給為"小藥"苦苦追求的朋友。
那麼什麼是"小藥"呢?我給"小藥"的定義是:有一定濃度的可誘魚並促進魚類就餌的所有物質的總稱。我分為兩大類一.味覺性的。即作用於魚類感覺.味覺器官的,誘魚攝食。也是我們大家常用到的;如:中藥類.香料類.氨基酸類....二.神經性的。此類"小藥"可以直接作用於魚類的中樞神經,使魚類興奮,加快新陳代謝。如:沙丁胺醇.西馬特羅......等等。(說到這裏有人肯定就想到了甜菜堿,那麼甜菜堿又屬於哪一類呢?我們先來看甜菜堿的化學名稱為1--羧基--N.N.N--三甲基氨基乙內脂,可以看出甜菜堿在餌料中是甲基供體,甲基是合成蛋氨酸、肉堿、肌酸、磷脂、腎上腺素,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等具有主要生理作用的物質所必需的,會加快氨基酸的代謝。所以我把甜菜堿歸為第一類。)
知道了"小藥"的類型和作用,是否我們就可以使用了呢?其實還差的很遠。"小藥"的特性決定了一切,要了解不同的天氣.水質.餌料中的多種物質對"小藥"的影響,要利用不同的"小藥"的優點就要解決"小藥"之間的抗性和融合性,(同一塘中相抵的"小藥"千萬不要在一個窩中使用)。在一個坑塘一個人用.十個人用和所有人都用,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還有一個最難的就是解決對象魚體的品種.大小.及個體之間的差異。(舉例:就是大人和小孩服藥的計量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對藥物有不同的反映和抗藥性;我們平時服用的大量普通藥物給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土著人服用會輕易要了他們的命。)
那麼如何正確的使用"小藥"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首先你要有一定的垂釣經驗和水平,你要了解你所用"小藥"的特性.濃度.在什麼樣的天氣.什麼樣的水質.對付什麼樣的魚.把他人的經驗及自己的實踐進行綜合考慮。要同醫師一樣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對癥下藥。
綜上所述,沒有一種"小藥"是萬能的(至少現在),將來就是有了,大家都用也就不是"小藥"了。(這恰恰說明了小藥的“獨”性)在一個地方一種"小藥"用的人多了決不是好事。所以釣友尤其是新手,應該對"小藥"有個正確的認識,決不要迷信"小藥",釣魚是個綜合藝術,釣魚中最關鍵的還是技術,擁有了過硬的釣技,才會應變才能合理有效的變化,正確的使用"小藥"只是釣魚應變過程中的一步,並不是釣到魚的關鍵,所以學會使用"小藥"關鍵是在不同的變化中決定使用還是不使用。太迷信了,就會是釣.藥為先,這決不利於釣技的提高。
下面舉一些小藥的成分.作用.和特性:
豬母乳是香精.甜味劑.加強劑..高純度香虎.高倍草莓香精.高濃度香草粉等香料調配的.(香料提取物、乳酸乙酯、乙基麥芽酚、香蘭素、丁二酮、內酯、甜味劑、增效劑等其它進口香原料)
一般使用在生口魚.水溫低時.魚開口慢時.釣羅非時.和肥水中.
用法不能一概而論,用量要根據水情一點一點往上找,第一次切記別加多(0.5%左右).用量太多容易造成不入口.
香虎主要成份是乙基麥芽酚,現在市售的有兩種:
一般純香型的(適用於鯽魚):其水果香味突出.水容性稍好.乙基麥芽酚作為一般釣鯽的添加量在1‰左右所以問題不大.(水溫越高水容性越好)
焦香型(適用於羅非鯉魚):有極濃的焦糖香味.用於釣羅非鯉魚時,先在餌盆裏加入動物性釣餌(如蠶蛹粉.蝦粉.魚粉.雞肝等)再加水(稍加攪拌).然後再加乙基麥芽酚,這樣就好的多,因為乙基麥芽酚溶於醇類和脂類.(動物性釣餌中都含有)而且還更有利於提高動物性釣餌的腥鮮味.
原則上乙基麥芽酚只要用量合適,可以用做垂釣所有魚類.(有些鯽魚.鯉魚餌料中就已經添加了).現在我們常用的就是冷天垂釣鯽魚(用大量動物性餌料時)和垂釣羅非魚時(同樣添加大量動物性原料).一般使用乙基麥芽酚的方法是:1.直接放2.先溶於水,再配餌3.先溶於酒,再配餌4.先溶於其他液態小藥.
魚開胃味型是果香型.由酵素、高乳等天然香料調配.為微酸乳香味.味自然.多為紅色液體.粘稠狀.或粉末狀.一般多使用在生口魚.水溫低時.魚開口慢時.釣羅非時.和肥水中.用法用量不能一概而論,用量要根據水情魚情一點一點往上找,第一次切記別加多(0.5%左右).用量太多容易造成不入口.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加入釣餌中可有效提高餌料適口性.大多數魚餌中都有此添加劑.
特點是在水中有不錯的誘食性和穿透力.用法一般是按0.2%-3%的用量溶解在水中和餌料.也可用此加入打窩子中.提倡與其它餌料一起發酵,效果更佳.
食品醫藥級維生素B,由VB1--VB12也稱為維生素B族.維生素B群.它們常常來自於相同的食物來源,如酵母等.都是水溶性,是糖代謝過程中關鍵性的物質.
其實在我們的許多餌料中就含有豐富維生素B的食品:小麥胚芽.小米.大豆.花生.雞肝.等等.
市售餌料級的大部分是維生素B2 ,顏色主要利用其中的核黃素.(在水中醒目)
維生素B2 對魚類具有促進攝食、增強消化、誘魚快和不壞窩等性能,對鯽魚、鯉魚等魚類有特殊的誘惑力。維生素B2 能耐熱.耐酸.耐氧化但在堿性溶液中變質快.溫水泡開,一般天氣太冷太熱效果都不太明顯.常溫下好的多.可作為基本添加劑使用.一般情況下重量比不超過1.5%.泡小米著色就行(小米中也含有VB2)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