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釣魚技術的發展,高手的釣技僅僅停留在能迅速認識魚口,並且能知道怎樣調釣已遠遠不夠了,真正的高手不但能認識魚口,並且知道怎樣來對付它,更主要的是要知道怎樣來控製魚口,引導魚口向你所需要的方向發展。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我們玩的就是挑戰。凡事都有開頭難的時候,這樣另有一番滋味,讓你體驗釣魚的樂趣。
我們開始認識的魚口只是一個點,可我們釣的卻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魚口是隨時變化的,我們處理的好魚口可能有利於我們垂釣。我們處理的不好魚可能越來越難釣,如你確定一口塘為輕口而釣之,搓小而霧化差的餌等魚,魚可能會越釣越少,魚一少吃口肯定越小心,易受驚,口更輕更少,最後可能停口。如果魚越引越多,再加上氣壓變高,氣溫回暖,魚的吃口可能越來越好,把握不住可能行成亂口。相信大家都嘗過亂口之苦吧!所以不但要會釣一特定吃口的魚,還要知道魚口的變化過程並加以控製。外部條件我們是變不了的,唯一能變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不變那只有聽天由命了。不過我們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有時魚的吃口我們是變不了的,等我們的招數用完不見效果,那只有叫聽天由命了!
下面就談談關於輕口的問題:
先談談魚在什麽情況下才會出現輕口。1、冬天天冷溫度低。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即使在大棚裏冬天魚口都很輕。2、生口魚受驚。在生口塘連續數場比賽後,魚大部分被釣過,魚受驚後吃口可能變輕,甚至停口,但滑口就不一定吃口變輕,滑口魚常變亂。有時也可變輕。3、夜間突變大風降溫,早晨魚口也可能變輕。4、高溫低氣壓魚缺氧達一定程度魚吃口也可能變輕。5、要看魚的來源。特別是對大鯽和混養。A、如果是粗養(從不餵養,靠天收)水面清塘送來的魚,這樣的魚與人打交道少,特別驚,吃口又小又輕。B、對經常餵養的混養塘,魚已形成條件反射,對人及外界膽子會大些,吃口相對會重些。C、對於精養塘送來的魚,魚基本上是不怕人的,吃口最好。另外有一種按斤收費的精養塘清塘魚,魚最難釣。這樣的魚不但驚,吃餌小心,而且口還滑,因為這樣的魚雖不是被反復釣放的但卻是在水底反復脫鉤的。我就親眼見過一塘主清塘時的魚情,那魚嘴幾乎沒有完好的,魚還比較瘦,這樣的魚很難被人釣走,老板只有清塘換魚。因為這樣的塘口都是些釣腐敗魚來釣的,他們大多數是傳統釣,一見標動拼命向後一甩,大鯽魚是從不用抄網的,大混養很少溜魚,都是硬挺,跑魚特多。這樣的魚又滑又驚吃口肯定也輕。想釣這樣的魚非原塘顆粒莫屬。
輕口的垂釣方略。下面就以釣50克以下的小鯽為例略談一下,只是拋磚引玉,不一定有用,歡迎拍磚。
1、釣組:由於輕口小鯽吃口小,標的反應也小,為了能看到魚吃餌的信號,釣組中所有的配件都要用到最小。首先談一下用竿,應該選又輕又軟的竿,用輕竿人不會疲勞,提竿的力度好掌握。用軟竿是和小釣組相適應的,因為釣這樣的輕口小鯽大線一般用0。2—0。3的,子線一般選0。08—0。1的,鉤用到袖0。5—0。8的最大不超過1。0的,鉤條要用細條的,如果竿硬提竿時易斷線,又由於魚小,口輕,鉤又小提竿時鉤的都不深,多為魚的嘴內表皮而且還是靠嘴邊的附近,力稍大一點極易脫鉤跑魚。
2、用標:不管選什麽標型都應選小號的。標型可有三種選擇。A、長碳腳短身硬長尾,這種標翻身慢,吃鉛小下降慢,靈敏度高,是釣輕口小鯽的首選。B、短碳腳長身硬長尾,對付小鯽的密度高,信號多而亂,中魚低的情況,翟老師曾經就把鬼手孔雀翎的軟尾改細釣,這種魚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借鑒。C、對底部降層惡劣,釣餌剛到底時有信號,到底後又沒有信號了,說明魚已不願在底索餌了,可用碳腳短棗核體型的標來釣,因為這樣的標體兩頭尖,信號放大,抓底層離底接口比較好。
3、用餌:由於是輕口小鯽,餌一定要輕,餌料中的輕性物質(雪花粉等)最好大於70%以上,搓餌中盡量不放拉絲粉,搓餌要小,狀態要園,霧化要好,一般用丸九搓。拉餌中拉絲粉也要比平常少,餌拉出時狀態要小而園,餌盡量在鉤槽內,鉤柄上不要有餌,因為魚口輕魚吸鉤柄上的餌時鉤難入口,空竿就高,影響比賽時的心態。餌味至少要選三種,腥,腥香,相對無味的。
垂釣中註意事項
1、不管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