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魚法的入門 第1樓
傳統釣——
垂釣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五六千年。它是隨時代的進步而前進,隨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提升,它也隨著國際交流而不斷融進新的文化內涵和技藝創新。例如從漁獵時代的骨製魚鉤進化到青銅魚鉤、鐵製鉤、鋼質鉤、進而提升到今天的8H高碳鋼鉤、鎢鋼、鈦合金鉤等;釣絲也從當初的樹皮纖維、獸皮條、麻線、棉線、蠶絲線、過渡到今天的綿綸線、玻璃膠絲線、碳氟線、布線、大力馬線等等。而在釣法、釣技上,我們的釣魚前輩們,更為我們以及子孫們創造了數十種、乃至上百種流行的、獨特的或民族的、地方性的傳統釣法,它們成為中國現代釣法釣技最豐富、最雄厚的“知識產權”基礎,同時也是一座科技寶庫。
“傳統釣”包括哪些釣法?
“傳統釣”是相對“懸墜釣”而劃分稱謂的“老式”釣法。其實在流傳幾千年的傳統釣法中,被全國釣友、乃至海外釣友應用得最廣、最普遍的釣法,有“朝天鉤釣法”、“睡鉤釣法”、“立鉤釣法”、“張鉤釣法”(又稱“排鉤釣法”)、“延繩鉤釣法”、“繃鉤釣法”、“竹卡釣法”、“輪車竿釣法”(又稱“甩鉤釣法”)等。不但廣泛用於淡水釣,還被用於海洋釣;例如我國就有數支遠洋船隊,專門遠赴南太平洋貝勞群島一帶去獵取大型名貴金槍魚,所用釣技就是現代化了的“延繩釣”。“延繩釣”還被用來釣底棲石斑魚。
為什麽看似“落後”的“傳統釣”,會有如此旺盛的歷史不衰的生命力?隨著時代的進步,物質文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種傳統釣法釣具也被不斷地加以革新,增加新的材質,提高了品質,但它們那些顛撲不破的科學原理,卻始終要堅持和遵循的。它們最基本的科學原理,就體現在結構簡單、普遍的可操作性,易製、易仿、易學、易會,實用性強,適應範圍廣,在資源豐富時,漁獲率高,相對成本低、持久耐用;再從對資源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來說,上述都是傳統釣,都具有很高的環保價值,倍受推崇。
“傳統釣”與“新傳統釣”的概念
“傳統釣”與“懸墜釣”這兩個名詞的命名,誕生於1997年5月由中釣協主持召開的杭州“全國釣技理論研討會”決議上。那時這“兩大派”正處在激烈的“唇槍舌戰”交鋒中。然而今天提出“新傳統釣法”,則是筆者個人所為,也稱為“自主創新”吧,恰當與否,尚望斧正。
“傳統釣”即可稱作廣義詞,泛指所有的“老式”釣法;但又可算作狹義詞,單把老式的“朝天鉤釣法”、“睡鉤釣法”和“立鉤釣法”通稱“手竿傳統釣”,而“新傳統釣”,確切的命名應稱“手竿新傳統釣”更妥。
緣由“手竿新傳統釣”是在“朝天鉤”、“睡鉤”及“立鉤”三種釣法基礎上,經過自主創新後,賦予了它們新的材質、新的裝備、新的技藝,並在保持基本垂釣原理的前提下,使得手竿新傳統釣煥然一新,更富於時代信息,更接近懸墜釣(臺釣),適用範圍更廣,所向披靡!下邊分別列舉數則手竿新傳統釣組及釣法,供釣友們根據不同的釣場魚情而擇優選用。
A型 朝天鉤星浮通用釣組及釣法傳統釣魚法的入門
目前在我國一億多釣魚人口中,仍有60%多的中老年、少年及農村釣友在使用朝天鉤五星散子浮在釣魚。朝天鉤的砣都是直接焊牢於鉤柄頂端,形式多樣,有銅皮焊錫、鑄錫鉛、鑄銅;砣上有孔,砣上帶環,砣成葫蘆型等。五星或七星散子浮過去采用鵝毛梗,現已普遍采用白色或彩色塑料泡沫細棒或棗核形;釣線普遍采用玻璃膠絲(又稱尼龍線)線,金鋼線或大力馬線。朝天鉤釣法的最大優點,是安上釣餌垂釣時始終使釣餌一端朝上(鉤尖部朝天),把砣和鉤柄隱藏於餌下淤泥中,讓釣餌暴露於淤泥之上,適合於魚張口吸食,吸食動作隨釣線傳導到散子浮標上非常靈敏,先是浮子點動,隨後見水面下的浮子(一般調3釣1-2,即水面下調3粒,水面上調1-2粒,每粒間距6-8厘米)往上捧(送)了,或水面上的浮子往下拖了,這兩種信號都反應出魚已“吃鉤”在嘴內。這正是揚竿拎魚的好時機。只要釣餌大小適中能被魚順利吞入口中,中鉤率和魚獲還是很高的。
朝天鉤、釣線及星浮有大中小、粗中細之分,在準備和拴結釣組時,也應依大小粗細進行匹配組合,以便針對不同魚種魚情選用最佳釣組組合,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和“物以致用”。
B型 睡鉤星浮通用釣組及釣法
全國仍有30%~40%的釣友經常在使用睡鉤星浮釣組及釣法。它尤能適應多水草、多樹枝、多障礙物的靜水或流水水域“掏洞釣”和魚塘釣。
睡鉤星浮釣組結構也很簡單,釣線上端穿上4-5粒星浮,下邊穿上或捏上一只小鉛墜,線下端再拴一只單鉤即成。砣距鉤一般3-4厘米,在釣大魚時,砣距鉤可以拉長到10-20厘米,使垂直的釣線遠離餌鉤,以減低魚對釣線的警覺。在組建多套必備睡鉤釣組時,亦要根據主釣不同的魚種魚情,分別匹配大、中、小(粗中細)型釣組,例如釣混養塘2-3公斤的鯉魚、草魚時,宜選用2-3號主線,伊勢尼5-7號鉤;而主釣鯽魚時,選用1-1.5號主線,伊勢尼2-4號鉤、小細浮就足夠了;如果專釣小鯽魚,線和鉤、浮還可再細再小點,直至用0.4-0.6號的主線、2-3號袖鉤、芝麻粒大的小墜(墜距鉤1-2厘米)。
睡鉤釣組不論你使用蚯蚓、面餌或其他什麽釣餌,當魚進窩攝食誘餌、釣餌時,其攝食動作和過程反映到星浮上的信號,雖然顯得“遲鈍”,但只要魚把餌鉤吞入口中,擡頭拎起鉛墜,或將鉛墜(砣)移動拖走,這時星浮就會忠實地告訴釣者:魚捧浮(擡標)拖(黑標)浮子啦,這就是揚竿中鉤拎魚的最好時機。
用睡鉤星浮釣組釣魚法之所以受到廣大釣友之鐘愛,就連許多懸墜釣手也攜之為必備工具,它的最大優勢、最樸素的垂釣原理,就是適應性廣,能穩、準、狠地釣中魚類,雖在次要環節中稍顯“遲鈍”,但“瑕不掩瑜”!
C型 立鉤星浮通用釣組及釣法
立鉤、懸墜,星浮釣組釣法自古已有傳,可以說是現代懸墜釣的鼻祖,不論它經過如何改進、裝備,如何先進,但基本垂釣原理仍是一脈相承的。鉤在垂釣時,星浮的總浮力與鉤墜的總沈力,進行調節,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含量。其次是在同時輪回垂釣多個不同水深的窩子時,均頻繁移動星浮整體到位,否則浮力不足鉛墜就會沈底,形成“睡鉤”,因此一些嫌麻煩的釣友,往往就懶得移動浮子,幹脆就用睡鉤了。
從圖C上可以看出,傳統立鉤的原理,采用母子線橡皮圈子線長30厘米,就是通過調節增加1-2粒星浮水面之下,把“睡鉤”的沈墜提起來,形成懸墜立鉤,安餌垂釣時讓餌鉤觸底(或離底),便於底棲魚類攝食就餌,小型懸墜距鉤也只3-4厘米,子線鉤易於更換。
立鉤(單鉤)懸墜星浮釣法在民間流傳廣,只有一些經驗豐富的高級老釣手,才能嫻熟地掌握它、應用它,無論中釣率和魚獲率,都相對高於睡鉤釣法,而且適應性廣。
D型 睡鉤星浮母子線通用釣組及釣法
睡鉤(亦可掛朝天鉤、立鉤、上下雙鉤)星浮母子線釣組,是對睡鉤通用一根主線的最佳革新,筆者應用多年,得心應手,可以根據釣場魚情,隨時變更選用最佳釣組,操作簡便快捷。
以長竿短線野釣鯽魚釣組為例,我總必備幾套不同線徑、不同鉤型的母子線釣組帶在漁具包中,以便針對釣場魚情變化而選用。一般通用釣組匹配如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