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釣魚如何找底,我對臺釣找底的認識  

以前釣魚是不知道有“找底”一說的。小時侯釣“藍刀魚”之類的水面魚是用不著“找底”的。藍刀喜歡在水面覓食,他們不是“潛水員”,而且個頭又小,搶不過那些水底的大魚;就算是我在釣白鱔的時候,只要我把那陀四兩重的鉛陀扔出去;它自然就會“找到”底了。但臺釣就不一樣了!臺釣講究的是“懸墜”、高低鉤、誘釣合一的“幽靈釣法”,尤其在“一餌觸底、一餌懸底”的狀態下,您的底鉤是否“找到底”,是您在半水調好了“空鉤目”,掛上餌,看著“釣目”判斷水下的魚是否在吃餌的關鍵!於是,臺釣的“找底”就顯得特別重要!


      我們知道,臺釣事先是“半水調漂(準確說是調空鉤目)”,是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底)”的情況下,預定調好在空鉤時您看到的漂目狀態,這時,您能看到漂尾有幾“目”,它就是所謂“調幾目”;這個狀態是釣魚人自己設定的:按照自己的喜歡、習慣和實際要求,靈活設置。它可以是四目(一般臺釣初級教材的要求),也可以是從一目到X目——只要您自己的喜歡和那個“漂目”有足夠多的“目”的話;空鉤調目,是為了觀察“水上目”的固定狀態,也就是說,只要鉤上沒餌、也沒魚上鉤,水上您能看到的“目”就一定是“這種”樣子!
 

      臺釣和許多傳統或者“進口”的一些釣法,是根據魚覓食的習慣(大多是吸食性魚類的覓食習慣)來決定他們要“釣底”的;吸食性魚類可食的食物一般比重大於水,不管是人投放的還是自然沈澱的,它們最終都沈到了水底(中上層覓食的魚類找東西吃例外)。何況,懸浮在水中間的食物呆在水中間的時間也不長久,一般好吃的東西都會沈到“底下”——就象我們當時在連隊吃飯時“撈湯”一樣:得慢慢地用勺子把“下面的好東西撈上來”一樣!您可以想象,如果您的魚鉤上的那些好東西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水中間的話,那靠在水底覓食的魚怎麽來找您的鉤?要知道,臺釣鉤是的魚餌在入水的一刻開始就溶化,它們的香味可以立體地四周散發,但它們的顆粒是一定要下沈的。中國釣魚

人網 
      億萬年魚類覓食習慣的養成了的魚無非基本是兩種:吸食類魚和掠食類魚類,而我們用臺釣的魚(以鯽魚為代表),多的是吸食類魚種,它們一般是在水底覓食的。於是,就有了一個釣魚“找底”的問題了!“找底”的辦法很多:不管您是用一大陀魚餌也好,用橡皮膠也好、用鉛皮也好;我想如果它們夠重的話,掛在您的底鉤上,一定能夠把您“半水”調好的浮漂“拉”下去!您可能會根據浮漂不露面的情況繼續把浮漂往上提;假定是提到了一目、兩目,一直提到您滿意的狀態為止。
 

       有的新學臺釣的釣友,在調好了釣目後,以為“萬事大吉”了,於是放心地釣了,但他們老是覺得調好的浮漂不聽話,本來應該是二目的,一會變成了一目、一會變成了三目,要不幹脆變成了五目;帶魚餌的五“釣目”,比空鉤的時候調的“調目”還高!臺釣方法裏有一個“定點”的問題,這個“定點”問題,固然有在固定地點誘魚聚魚,符合臺釣的“誘釣合一”的原則。“定點”的意義還在於:在自然水域裏一定要顧及到水底的問題!!!
 

       除了象幾次臺釣高手“爭霸賽”在改裝的遊泳池裏,為了公平起見,他們釣魚的水底基本是平的——到過遊泳池遊泳的人都知道——以外,我們釣魚的地方的水底都不是太平的。


我們業余的愛好者在各種各樣不同的水域裏釣魚,水面是平的,可我們千萬千萬不能把釣魚的水底想象是遊泳池的水底那樣平整!一般人工挖掘的養殖塘的水底,為了人工捕魚,方便下網的緣故,水底是比較平坦的,即使不平坦,它也是緩緩漸深的。但許多水庫、野塘、河溝,水叉的下面則不然。因為它們不是人工施造的,許多由於原來的緣故會使水底坑凹不平。往往有的時候,您第一次找到底的位置的旁邊就有一塊石頭,或者一個凹坑。您死勁想呀:如果您下一次拋竿沒拋到您第一次找到底的位置的話,您原來調好的“釣目”什麽能夠保持您想釣的“釣目”呢?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時,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