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用的臺釣鉤多數以0.8號和1號鉤偏多,大線一般是1.0-1.5,子線是0.4-0.8,釣鯽魚是綽綽有余,偶遇小鯉也是應付自如。所以有些釣友抱著釣大魚的幻想是正確的,但使用粗線大鉤和較大塊釣餌就不對了,不管是從中魚率還是從靈敏度上講都不利用我們垂釣,所以我一直認為,浮漂有動作不上魚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用的線組的大小,這也就是我多年來一直對小鉤細線情有獨鐘原因。
我們在實際釣魚過程中,有時候下頓口很有力,很漂亮,上送時很平穩等等,但是浮漂有入口動作可就是不上魚,這時候更多的原因和我們所用的鉤、線、餌、漂等線組有很大的關系,如何掌握是靈還是鈍,如何合理的搭配我們的線組是垂釣時最關鍵的問題之一。
一、合理的掌握靈與頓的關系,避免揚竿不中魚:浮漂慢慢上送一兩目,短促有力下頓,揚竿不中魚老是扯空,在實際釣目上調整浮漂的靈敏度,在原基礎上把浮標調的頓一些,有時就有很大的改觀,釣浮和釣底的效果一樣。
二、餌料大小、軟硬對有口不中魚的影響:很多釣友有這樣的經歷,在空空揚午數次的時候,換上小餌後,上魚頻頻,一方面說明魚個頭比較小,大餌入不了嘴,只能在餌料邊上啃食,二是說明魚比較滑,三是在浮標調目不變的基礎上,我們增加了整體釣組的靈敏度。
二、線組,鉤、線對有口不中魚的影響:特別是魚鉤,在我們實際釣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該怎麽選擇魚鉤的大小,一般我們都知道,在垂釣的時候選擇的魚鉤大小一定是魚嘴三分之一的大小,因為魚吃餌時不一定把嘴全部張開,所以古語說大鉤釣大魚小鉤釣小魚也基本上成立。所以在一個不知道的釣點我們多數選鉤易小不易大。如果用上大鉤,可能你會發現,魚口很標準,就是揚竿無魚,換用偏小的鉤,效果又變好了。這是因為鉤型號不對,大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