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底釣調漂技巧》提到過浮標調釣中經常會涉及的一個術語,那就是“調幾釣幾”,實際上“調幾釣幾”就是帶鉤調目與釣目相同。很多釣魚人在垂釣時只知道帶鉤調目,再通過這個帶鉤調目來設定釣目,實際上通過以上分析,帶鉤調目遠遠不能滿足我們對釣組的判斷。帶鉤調目與釣目決定的是釣餌在水底的狀態(觸底、輕觸底和離底等),而釣餌在水底的狀態能引起魚就餌,調整釣餌入口性及改變釣餌對塘底漿層的壓力等多種作用。只知道帶鉤調目與釣目,雖然也可以通過應變來提高中魚率,但釣目高於調目後卻只能是心裏沒底,但知道無鉤調目後縱然千變萬化,心裏也一目了然。總之,我們在調釣浮標時對無鉤調目、帶鉤調目、釣目都應該很清楚才行。

知道了浮標調目的本質,在實際垂釣中的應用就遊刃有余了,下面就舉幾例說明一下:

1.魚小輕口:

遇到這種魚情,首先要選用短身、體積和吃鉛都小的浮標,用線也要細,目的是盡量不損失力的傳導。如果魚能主動就餌,也可以釣雙鉤餌到底,這樣釣餌在水底不動,魚就餌時較容易入口,特別是比賽時受驚的魚,雖然它們能主動就餌,但對飄動的釣餌還是心有余悸。為了控製子線擋嘴的問題,釣要離無鉤調目近一些。如果魚不能主動就餌有兩種辦法:一是釣雙鉤到底但要拋滿竿,註意抓底部截口,釣餌到位後還要註意引逗;二是釣上鉤離底,即釣目要小於帶鉤調目,同時仍要註意引逗,但子線因釣餌的拉力會受力較大,又由於魚口輕且小,所以子線擋口的問題就很明顯,這時應變的措施就只能是減輕鉤重和餌重了。由於鉤重、餌重的減輕,釣目和無鉤調目就會接近些。

2.魚小滑口:

這種魚情應選細長身、短尾的小標,線要細,鉤要輕,鉤距要小。如果魚能主動就餌,可以釣雙鉤到底。由於鉤輕,無鉤調目和帶鉤調目很小,釣目最好不要大於帶鉤調目。又由於子線的受力小,力的傳導受影響,所以浮標反映出的動作也不大,通常只有上、下蹭動,但中魚率卻很高。有人把浮標表現出的動作稱為下頓小口,但根據下頓的原理,似乎又很勉強,因為有時信號連下蹭都說不上,標動時只看得到水面局部向下輕輕一凹,僅此而已。如果遇到吃口不好,魚不太主動就餌,可帶鉤調高一點,一般調3~4目,仍然要釣雙鉤到底。此時釣目要低於帶鉤調目,要拋滿竿,主抓浮標到位後的動作,如浮標到位後沒動作應采取引逗。由於鉤輕、餌輕,子線受力不大,引逗時釣餌連動引魚就餌,所以魚就餌的擋口情況就會降到更低。這種魚情切忌不能釣鉤餌輕觸底,不能讓釣餌在底部產生晃動。這裏特別說明一下,魚不主動就餌時調高目的原因是便於引逗與觀標,而魚口好時調低目會對我們的視覺刺激更強烈一些。

3.魚小口好:

這種魚情一般指生口小鯽,釣底可選用吃鉛大的浮標,口亂時調高目,口不亂時調低目。釣底時對於口不亂的生口魚調低目能更好地抓離底截口信號;而口亂時調高目是為了把魚壓在底層釣,同時調高釣高更有利於擇口。由於底釣生口魚可抓底部截口或釣餌到底後短期內的信號,所以對鉤重、餌重要求不高,影響於吸餌入口的主要因素是餌料的狀態。釣快魚時釣目是不定的,而當魚變慢時則與前面提到的釣輕口魚情的應變之策雷同。

4.釣大鯽魚:

對付大鯽魚,魚口好時選中長身、中等吃鉛的浮標,帶鉤調低目;魚口較少時短身標,帶鉤調高目,這樣更有利於引逗。釣底時有口不中魚,釣目應向無鉤調目靠近。

5.釣綜合魚:

釣綜合魚最好準備兩套線組,各調一大一小兩支浮標,順風、無風、搓大餌時用小標;頂風、側風、拉餌釣時用大標。帶鉤調目要高些,有口不中魚時釣目也要向無鉤調目靠近。

底釣調標首先要掌握無鉤調目和帶餌調標,實現垂釣時釣目的選擇要以魚情、魚口及中魚情況而定。當釣餌輕觸底與減輕子線受力相矛盾時可調節鉤重、餌重及引逗來解決。至於帶鉤調高目還是調低目要與魚口或釣法的要求相對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