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專業文章4-拋竿提竿取魚的技巧 中國釣魚人網 五、拋竿與提竿拋竿的動作要領    臺釣中拋竿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拋竿要求落點準確,釣餌落水輕,母線能壓水。拋竿的姿勢可分為立拋和坐拋兩種。立拋要求垂釣人直立在確定釣位,坐拋則由垂釣者坐在凳上,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動用腕、臂及腰部力量。

    拋竿準確到位,根據垂釣水域的具體條件、氣象情況可分為:

    垂直蕩送法:握竿手臂端平,一手捏住腦線中下段,將竿線成上下垂直並對準竿架所指前方,利用腕上揚的暴發力和竿梢的彈性將釣拋出,隨後手臂向前壓低竿身,使竿梢接近水面。鉤、餌、墜、主線被拋至前端時與竿、手臂成一條直線,並且在落水之前其前沖力與竿的牽引力互相抵消力零,以使鉤、餌輕輕入水。既不回彈,也不打彎。這種拋竿適宜在無風的環境使用。

    橫向彈送法:在有風的情況下采用此法,具體作法是:竿梢接近水面,離水面越近,風的阻力越小。拉緊鉤線,使竿梢盡量彎曲,根據風力,算好提前量後,橫向彈甩釣線,使釣線貼進水面向前到位。

    上拋甩送法:站在水中垂釣時可使用此法。具體作法是:如同單手扔長鞭。只是用力要柔和,以竿向前甩時不出響聲為準。

    拋竿的落點應力求準確。因為臺釣中使用的釣餌多為粉末狀,多次拋餌後落在水中溶化,使這一水域中餌料豐富,吸引較多魚群,因此拋餌應落在此處,不超過直徑為60厘米的圓弧內。

    拋竿釣餌落水時,響聲需小,以免驚散魚群。浮漂將要立穩時,把浮漂以上的母線用竿梢輕輕地全部壓入水中,並順勢把魚竿拉回20厘米左右,浮漂下沈立穩後,再向前送回20厘米,使浮漂在水中保持端正的姿勢,與釣竿垂直,然後將竿擱在竿架上,此時竿尖沒在水中。

    竿尖沒入水中是臺釣的特點之一,好處是:1、可使從浮漂到竿尖這一段主線,大體繃直,有助於提高魚的命中率;2、主線壓入水中,可減低風力的影響,魚竿較少晃動;3、竿梢入水並收緊風線,可使浮漂處於滑動範圍之中,魚咬鉤必會扯緊主線,浮漂即會下沈,從而提高靈敏度。

    揚竿的動作要領    臺釣的提竿是最後一個關鍵動作。首先講一下臺釣的握竿,常用的方法是手握竿把拇指壓在竿上面,另四指在竿下面形成握式,但食指向前托住魚竿,這種方法一般釣法均常為使用,較適合各種魚況;另一種方法是手背朝上食指向前壓在把柄上,拇指在側與其它三指形成握竿姿勢,最適於釣鯽魚,可以避免過分劇烈的動作。當然其它握竿的方法也可用,主要根據自己的習慣。

    提竿中最重要的是掌握提竿時機 。臺釣中母線較長,魚兒吞鉤應迅速提竿。提竿的動作也非常講求規範化,即將魚竿向前推出,然後將手臂伸直,舉過頭頂。

    1、釣小魚提竿動作:小魚揚竿動作是手心握住竿尾部,食指順竿手腕輕輕用力,手感上魚,輕輕倒竿將魚從窩中引出後,提出水面。這樣釣到魚就不會驚跑窩中的其它魚,反而其它魚兒會認為被鉤的小魚吃了獨食跑不見了,這樣就會越聚越多,也就會越釣越多,到那時,沒有一個好身體會吃不消的。

    2、釣大魚提竿動作:首先拿竿要對,魚竿尾部要放到肘部,手自然放在竿上,握緊釣竿,漂尖出現反映時,快速向前直推,盡快將大魚從深水提到上層水域,然後,根據魚的大小或引或遛,引出窩子,待魚疲乏無力掙紮時再用抄網抄起。

    註意!這裏快速向前直推的動作是什麽樣的動作?怎樣的感覺?簡單:只要看看家裏人是如何炒菜的動作就行了。

    六、取 魚講求動作技術規範化的臺釣,必須使用魚護。魚護須放在距身體較近的水中,護口向上,釣到魚時便於裝入其中。如魚不大,提上時用手提腦線順勢將魚放在魚護的口的擋針上輕輕一磕,因魚鉤無倒刺,魚很容易的掉入護中,然後裝餌再釣。如魚大系抄網抄上來的,左手握住抄網,右手將魚竿放回竿架上,然後左手從抄網中抓住魚體,使其頭部向上,右手先將魚墜撩出網外,並取下空鉤拿在手中,以防掛破手抄網,再將魚口中的魚鉤摘下,隨即用左手連魚帶網翻扣在魚護口上使魚落入護中。再上餌重釣。

    七、魚 餌臺釣的特點之一是餌料的誘釣合一。誘魚的辦法是先用較大的餌料捏在鉛皮座上,拋至釣點後,向內拉回20--30厘米,再揚竿,如此連續4、5次。再將比釣餌稍大一點的餌料掛在兩只鉤上,連續拋十次左右,使餌逐一垂地,這樣窩子便已形成。再將雙鉤掛上餌料,拋向窩中,浮漂稍有動作立即提竿,反復幾次使魚變得急躁,且魚兒越聚越多,便可正式垂釣。

    餌料的選擇。省事起見,臺釣中的魚餌最好在商店購買,因為臺釣對魚餌要求高,需專門配備,對於不同的魚種,需各自具備香、腥甚至甜味。當然自己也可配製,不過比較麻煩。魚餌的軟硬應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在剛開始垂釣時應和製偏軟的,這樣溶水快,可充當誘餌吸引附近魚兒前來。垂釣一段時間後,應選用稍硬的粉團,這樣保持持久,利於魚兒吞鉤。根據水的深淺,魚咬鉤的快慢等加以考慮,一般要求入水沈底後1分鐘之內溶化為好。

    魚餌上鉤的方法,應有兩個要求,一是鉤尖要在魚餌的中間;二是鉤底與餌底平行。餌的形狀可以是球形、圓錐形或圓柱形均可。不論製成何種形狀,需要符合這樣一些原則:

    第一、魚餌的大小要合適,需與浮、墜等浮力合理配比;第二、軟硬要合適,水與餌的比例約為1:1,揉搓成小團後在空氣中放置4分鐘-6分鐘吸收空氣後再使用;第三、不能使用和製太久的粉團。尤其夏天粉團在空氣中發酵很快,應當場炮製及使用。

    也有人上下兩個鉤用餌大小不一,或下鉤餌小,上鉤餌大;或下鉤餌大,上鉤餌小(據說更為靈敏),各有千秋。但必須註意,采用那種裝餌方法,都必須在調整浮漂時即確定,以便調整好調目與釣目,使垂釣時正確反映魚鉤在水下的狀況與魚咬鉤的情況。

    如果使用葷餌如蚯蚓、小蝦等也可以,但由於其自身重量較輕,需在鉤上適當配重,才便於調整浮漂。臺釣專業文章4-拋竿提竿取魚的技巧 中國釣魚人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