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所使用到的道具是:中號的歪嘴鉤100只(視需要多少)或是用於製鉤時用的大頭針一,還需要一根五十至六十米的釣線,釣線約粗0.30mm,拴鉤線30厘米視鉤的數量。鉤有多少拴鉤線就有多少根。用拴鉤線把漁鉤給拴好,而另一頭則拴在主線上。主線的兩端可以各系有(50)克左右重量的鉛墜,也可以是同等重量的石塊,在漁鉤上穿上蚯蚓作為備用餌,在每日的黃昏時就投入釣點,等到次日的晨時就可以鉤起排釣。這是我國西南四川小涼山常用的一種釣法,叫排鉤釣。小涼山區這一帶常用這種釣法來釣鯽或是胡子鯰、黃顙、石鮁魚的。

  在我的家鄉小涼山區這裏,河水很清澈也很透明,這條河已經流過了無數個森林高山的馬邊河,裏面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魚類,如土鰱魚、鮎魚、鯽魚等。

  我們這裏的人都非常喜歡釣魚,除了常見的釣法外,還創造了許多獨特的釣魚方法,如灘釣、晃鉤釣,而我卻鐘情於排鉤釣這種釣法。

  排釣的最佳季節就是在初秋的時候,買一盒大頭針回來輕輕一彎就是個魚鉤。然後再用20—25厘米長的一根根細線拴好漁鉤,在每間隔30厘米左右把它一一拴在長則幾米短則一米左右的繩子和竿子上,這樣排釣就做成了。

  下排釣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黃昏,吃完晚飯後,喊上小夥伴。大家開心地邊走邊哄鬧,一會功夫就到了河邊。到了河邊首先把排釣展開來,將釣線釣鉤梳理整齊後穿上蚯蚓,然後再在排釣的兩端拴上石塊,這樣做可以避免河水把排釣沖走了。下排釣要選擇好釣點,資深者通常選擇在回水灣、河灘尾、水巖下。

  第二天,當天邊露出晨曦時,我就和同伴挎著魚簍,拿著捆在長竹竿上的起釣鐵絲鉤向河邊奔去。當我們到了下釣處時,隱隱約約就可以看到河岸近處的排釣上掛著不少的魚兒,在水裏漂來漂去,我那心裏可高興啦。於是趕緊將起鉤伸進水裏鉤住繩子往上拉,將排釣拉上岸。排釣上的魚兒少則七八條,多則十幾條,大的幾百克小的幾十克重,它們在地上活蹦亂跳的,高興極了,當把所有的排釣都起完後,紅紅的太陽從山背後升起,我們帶著收獲的喜悅回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