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的概念對於不同的釣者來說其規格大小是有差異的,有人認為幾斤重的就算是大魚,也有人認為幾十斤重的才算是大魚,而筆者所說的大魚至少要在五公斤以上,甚至幾十公斤,在湖、庫等較大的水域中幾斤重的魚是算不得大魚的。正如“庭院裏訓不出千裏馬,花盆裏載不出萬年松”的道理一樣,在小池塘和小水坑中是長不出大魚的。一般來說,幾十斤的大魚只能生長、生存在江、河、湖、庫等較大的水域,而這些大水面本來就是水廣魚稀,要釣獲大魚更非易事。根據筆者垂釣多年的經驗和多次釣獲大魚的體會,要在大水面釣大魚,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釣具和釣組的配備
在大水面釣大魚使用手竿沒有任何優勢,一是只能釣近不能釣遠,釣點選擇範圍小;二是即便大魚吃鉤,極易在提竿的瞬間便形成拔河,或者在溜魚過程的第一兩個回合中就斷線折竿,連大魚的影子都難得一見,釣獲的只有短暫的興奮與長久的遺憾。因此要釣獲大魚最好使用拋竿(海竿和磯竿),拋竿即可釣遠也可釣近,能在幾十米的範圍之內尋找魚蹤,而且釣組搭配也十分靈活,可使用單鉤、雙鉤、組鉤、串鉤、炸彈鉤等,可采用加漂釣法,也可采用無漂釣法,釣浮、釣底隨意選擇,魚上鉤之後溜魚優勢更加明顯,只要使用熟練可收放自如,很少跑魚。在拋竿之中,海竿和磯竿各有優勢:海竿竿身較硬適合搭配串鉤和炸彈鉤遠投;磯竿的優勢最大,既可以搭配單鉤或雙鉤加漂釣近,也可以在視漂範圍內相對釣遠一些,使用串鉤或組鉤遠投垂釣時,因其竿稍細、彈性好,靈敏度更高。可以說是在大水面釣大魚最有效的利器。我一般使用3米或4.5米的磯釣竿,拋投釣時使用3米磯竿,做手竿釣時使用4.5米的磯竿配粗尾立式浮漂,在掛底的水域使用單鉤,不掛底的水域則使用雙鉤,多采用包食釣法,腦線長度一般在30-45厘米,釣鉤根據魚情選用7-12號黑條伊勢尼鉤。釣大魚時腦線之所以用的較長,是因為水中大物多為老奸巨猾,警覺性高,腦線短了是不會輕易吞佴就範的。若在山區亂石底水庫垂釣,為避免鉛墜卡在石縫中拉不出來,可去掉原來的鉛墜和鉛皮座,在原墜子的位置上拴上一個彈性較好的細橡皮筋圈,到達釣位後揀大小適合的石子套纏在細橡皮筋圈內做墜子,當被石縫卡住時,用力一拉橡皮筋就會伸長使石子脫離主線,便不會斷線丟鉤。
二、釣位和釣點的選擇
在湖庫等大水面垂釣,除了一般的按季節、天氣、風向等因素選位之外,最主要的是要根據水深和岸邊及水底地形選擇釣點。一般釣點要選擇水深不超過5米的地方,晚春和初夏易選擇2米左右的水深,夏秋季節易選擇3-4米的水深。如果是在陡岸深水處貼岸垂釣,則水線深度不能超過5米。湖庫等較大的水域,水深往往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或上百米,在過深的水底不僅氧氣稀薄,而且水溫低,無水生浮遊生物,猶如水中的“廣寒宮”魚兒是不會輕易光顧的。在水深不超過5米的地方,水下有木樁、亂石堆、溝坎、老河道、被淹沒的農田等都是難得的好釣點。若依據岸邊地形選位,以釣鯉魚為主要選擇岸向水中伸出的鏵尖、半島前沿或兩側的水底斜坡處,以釣草魚為主時,則最好選擇岸邊有水草或立桿植物生長的彎子、庫叉做為釣點,庫尾進水口或庫邊有生活廢水排入口的附近,有豐富的食物和氧氣隨水流排入庫中,只要水深適宜,定有大魚在附近遊動麇集,是湖庫等大水域的最佳釣點。
三、采用合理的釣法
釣大魚的方法有很多,但經常被采用的一般有以下三種:一是海竿炸彈鉤糟食釣法,這種釣法可一人操作多根竿,把竿順岸一字排開,餌鉤可程扇形拋出,也可集中拋向一個固定的區域形成窩區。這種釣法的優點是目標多,上魚的機會也較多,缺點是一人操作多竿費事費料,一竿上魚往往形成多竿纏繞難解難分、誤時誤事。二是拋竿串鉤釣法,這種釣法雖然操作比較簡單,垂釣範圍大,但由於打窩比較困難,沒有窩餌誘魚只能靠串鉤上的釣餌死等“遊泳散兵”,釣獲量一般較小,所以釣大魚時一般只用作釣草魚使用。三是磯竿加漂釣法,這種釣法可以加普通立式浮漂配雙鉤釣組底釣鯉魚和草魚,也可加大立漂配炸彈鉤釣組底浮釣草魚或青魚,還可以加陀螺漂配炸彈鉤釣組浮釣鰱鱅。即可相對釣遠又可釣近岸,其靈敏度絲毫不亞於手竿垂釣,同時又具備溜大魚的優勢,可謂大水面釣大魚的萬能釣法。2006年8月27日,我用磯竿加漂釣法,在黃河灘人工生態湖一日釣獲十斤以上鰱鱅11條,最大的一條10.9公斤,加上十斤以下的一天的總釣獲量約300斤,當日在同一水域垂釣的至少有20人以上,其他所有人釣獲量的總和不及我一人釣獲量的一半;同年9月16日在同一水域,我采用磯竿加漂雙鉤釣法,一下午釣獲鯉魚7條,最大的一條5.3公斤,當日在同一水域垂釣的6位釣友全天釣獲量的總和不及我一人的魚獲。幾種磯竿加漂釣法的細節,以後我會分篇詳述,限於篇幅此處略過。敬請釣友們諒解。
四、窩餌和釣餌的使用
餌料的好壞是釣魚多少的關鍵,但同一款餌料不同的人使用卻有不同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是使用方法和細節不同,所以餌料的好壞雖然很重要,但餌料的合理使用更重要。很多釣友總希望能得到一款“神餌”,其實你只要把某一款餌料使用的熟練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等於有了所謂的“神餌”。去年7月份,有位剛學釣魚不久的朋友請我幫忙到一個關系戶的混養塘去釣魚,到了魚塘之後我問他想要什麽魚?他說要鯽魚,我就用酒米加50%白糖打了個窩,然後拿出一袋野戰籃鯽倒出來約少半袋再加入約1兩白糖和一點拉絲粉,攪拌均勻之後加水和好,開始搓餌釣底,由於窩餌和釣餌中都加了足夠量的白糖,而鯽魚喜烈甜,所以上鉤的幾乎全是鯽魚。釣了一會兒之後,我們發現池中的花鰱(鱅魚)比較大,於是就想釣幾條,扔掉了盆中的料,又倒了一些野戰籃鯽在盆裏,加了一點阿菋水(中藥)和白粉,拉餌釣浮,很快上鉤的全是花鰱。我的這位朋友感覺很“神”,又要求我釣幾條鯉魚看看,只好又扔掉了盆中的料,把袋裏所剩不多的野戰籃鯽再倒入盆中,只加了一點拉絲粉和魚粉,攪和之後還是搓餌釣底,但搓餌很大,又因為加了拉絲粉,餌團又粘又大,鯽魚根本吞不進,一連釣了幾條都是大個的鯉魚。同是一袋野戰籃鯽做基礎餌,卻可以分別釣到不同的對象魚,朋友感覺很“神”,我說不“神”,只要你了解魚的食性和習性這很簡單,誰都可以做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