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多鉤釣是釣大草魚的利器? 草魚古稱鯇魚、草鯤,是廣布性魚類,我國五大水系都有它的蹤跡。因此,它常常是釣友們較喜歡釣獲的魚種之一。垂釣草魚釣法很多,但主要的就是,一懸墜釣,二海竿拋鉤釣,三是傳統底釣,四是浮鉤法。就其幾種釣法而言,它們各有千秋,各有利弊,但又無一不受到時令和溫度的限製。草魚有趨暖的習性,在溫度越高時它攝取就越為活躍也越好釣,反之溫度越低就越難釣。傳統底釣在常溫10度以下,通常也叫難釣獲。懸墜釣在15度以下也相對難釣。浮鉤草魚溫度在20度以下則是更難奏效。就幾種釣法相比浮鉤釣草魚應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釣法。然而在大水面浮釣草魚往往效果卻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水體面積較大,二是水體中的草魚難得靠岸,三是手竿長度所限,四是長江流域一帶屬南北氣候對流的交匯點,時晴時陰,氣候變化無常,溫度也是忽高忽低,通常相差在10以內。有時刻意浮釣居然無魚吃鉤,換著沈鉤底釣又違背草魚的食性,浮釣與底釣的界限就那麽一點,釣起來總感到事與願違。怎樣才能二者合一將浮鉤與底釣巧妙的結合起來?一日筆者突發奇想,考慮到用海竿來彌補手竿浮鉤釣草魚的不足,用來釣取大水面的草魚。用浮鉤結合底釣的釣法,來克服無法掌握的溫度,此種釣法多次實踐,其效果非常顯著,故歸納成文與釣友商榷。


  釣具,中型魚輪1只,選擇玻璃鋼或碳素纖維拋竿1支,長度3米或3.6米。釣線選擇0.45毫米的超強單絲尼龍線,線的長度為120~150米,線徑不可太粗,否則不利遠投。釣鉤有上下兩組,下組選用伊勢尼9~11號大鉤(組鉤)。上組選用同一型號帶砣的朝天鉤1只,標選用一元硬幣大小的球標。標的作用這裏不是用來觀察是否有魚咬鉤的,而是用它的浮力將上組的浮鉤托起。鉛墜必須是80克左右的大墜,輕墜無法遠投。


  釣法,拋竿主線拴結連結器,1只連結器上直接掛墜(50克鉛墜)。掛團餌使用炸彈鉤。另取0.45線徑的釣線一段(可按水體的深淺配置)拴結傳統釣的朝天大鉤。距鉤20厘米~30厘米處掛上一元硬幣大小的球標(以保證釣鉤能夠浮起),另一端與連結器相連。


  釣餌,上組浮鉤應針對草魚食性用青菜芯,植物的花或萵苣等綠色植物的莖幹或葉片。下底釣鉤可用麩皮、菜籽餅、小米、大米、面粉調配的團餌糟食料。


  具體操作:
  將下組炸彈鉤掛上團餌,再把上組(浮鉤)掛上菜芯或嫩草。拋入所選擇好的釣點。鉤餌入水後,只需稍稍收緊釣線即可。有無魚咬鉤的訊號與拋竿底釣一樣,可通過拋竿的竿梢反應出來。釣者發現釣竿大彎腰或回線即可揚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