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小魚統殺的利器――翻板釣法之二 “翻板”名稱的來由
之所以稱為翻板釣,主要還是從這種釣法的結構而來的,在四方小塊糠餅的一面用了鉛塊,一面安裝魚鉤,中間有一個連接的帶螺紋的固定桿,安裝好以後進行投擲時,鉛塊因為重力的作用會在上面,鉤的一面會在下面,當投擲入水後,由於鉛塊的重量和水的浮力作用,糠餅會自動進行翻轉,這時鉛塊的一面會翻轉到下面,鉤的一面就翻轉到上面,所以沈入水底以後,鉛塊就沈入水底,露出了安裝鉤子的一面。正因為有了一個糠餅翻轉的過程,所以就通俗的稱為翻板釣了。
當然這是單純從實際應用上而取的名字,其實翻板釣法的產生是離不開炸彈鉤的影響的,沒有這麽好的一種方法作基礎,我看很難想到翻板釣。所以對於翻板釣法也可以算是炸彈鉤(爆炸鉤)釣法的一種翻版了,一種升級版本了。
一、翻板釣法上魚的原理
1.與炸彈鉤上魚的原理一致。炸彈鉤是利用魚類對於餌料識別相似性的特性來釣魚的,翻板也是如此。比方,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實驗,在裝滿青草的食槽內,摻雜著放上幾枚帶線的魚鉤,吃草的牛或者羊,在首次接觸時會毫不猶豫的將魚鉤也吃下去,它們也許並不知道這是魚鉤,它們把鉤當做草吃了。這麽做很殘酷,但可以說明一個事實,就是動物在對食物的區分上是缺乏一種辨別力的,它們吃草時不會註意那幾枚魚鉤所潛在的危險,它們看到的就是滿槽的青草。當然如果還這麽做的話,牛或者羊就會開始進行區分了。
魚的表現應該更差一些,經常聽到釣上嘴裏掛了魚鉤的魚,魚類在面對那一團極具誘惑力的餌料時,魚鉤也成了一個組成部分,魚把鉤當做餌咬了,所以魚就這樣上鉤了。這是一種看法。當然也可能是魚不小心咬了鉤,被釣上來。
2.還有一種看法是認為魚類中,尤其是鯉魚在吃食時,喜歡將礙事的東西先清理,然後再進行啃食,如果你在一塊餌料的旁邊也放上一些魚鉤的話,釣上來的往往是鯉魚。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我在翻板的應用上,有時特意將綁魚鉤的線加長,讓魚鉤垂在翻板的四周,而不是平躺在翻板上時,釣上來的多數都是鯉魚。這種關於線的應用,我將在後文中詳細介紹。
我們可以從圖片中得到了解。(此為傳統的翻板組合,現在仍有很多人用,但很多老手已不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