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時候我們要根據現場的實際來選擇所用的餌料,所以掌握餌料的試用技巧ue顯得尤為重要!中國釣魚人網螟蟲作釣餌螟蟲是一種吃莊稼的害蟲,也是釣友們常用的天然釣餌。玉米螟一般生活在玉米的稭桿中,仔細觀察一些有“蟲子”眼的稭桿,用力劈開就可找到白白胖胖大小適中的螟蟲。10月份采集的螟蟲可保存到來年的4 月不死。
具體方法是:
將透明的膠卷塑料盒通體紮眼,孔距一般為3毫米,孔徑不大於1毫米,便於螟蟲呼吸和透氣。
1、將30~35條螟蟲置於塑料盒中,再放入4~6小塊玉米千桿芯,這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2 、保存用32開紙卷成一寬松帶底的紙筒,將塑料盒置入其中,放在冰箱的貯藏室中即可。出釣時取出,用完後要及時放咽冰箱。
蛆餌製作兩法蛆蟲是萬能的釣餌,可以釣鯉魚、鯽魚、草魚等,既可用手竿垂釣,又可用於海竿串鉤垂釣。
獲得蛆蟲首先要自製大醬,選擇顆粒飽滿、表面有光澤的黃豆2500克,將其洗凈後置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開鍋後煮20分鐘,把煮熟的黃豆從鍋裏撈出來,晾涼後倒出,用手反復使勁揉搓,把豆瓣全部揉碎,呈面狀,分別做成幾個正方體的醬塊,用白紙包好,放在室內幹燥處貯存,20~30天後,醬塊發酵,長出黑綠色的毛,掰開醬塊,裏面呈紅褐色,用鼻子聞有香味為好。
找一罐子,刷凈晾幹後置於窗外。先將5000克開水到入罐內,再將1000克食鹽倒入水中,用筷子攪動,使之溶解、冷卻。用刷子蘸水,將醬塊外表的毛刷洗掉、晾幹,然後掰成雞蛋大小的塊塊,放入缸裏,用紗布罩上缸口,四周用細繩系好。為防止漏進雨水和獲取陽光,在紗布上蓋一塊玻璃,玻璃與罐口中間墊一土塊,留有空間通氣。每隔1~2天打開罐子,用醬耙在裏面打耙,使醬塊與鹽水溶為一體,用勺子舀出浮在上面的綠毛。一個月後,大醬便製作成功。
自製的大醬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營養豐富,是蛆蟲生長的搖籃。夏天將做也的大醬敞開口晾1~2天,裏面進了蒼蠅,下了蛆。一周後蛆蟲就大了。垂釣前用紗網把蛆蟲撈出來,放清水沖洗幹凈,用瓶子裝好帶到釣點。垂釣時像用蚯蚓一樣,直接掛於鉤上便可垂釣。中國釣魚人網夏天將魚內臟裝入罐頭瓶內,蓋了蓋,不用蓋得太嚴,放置陰涼處,一周後也能生出蛆蟲來。
蝦、甲殼動物,身上有透明的軟殼,腹部由多數體節構成,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無論是淡水蝦還是海水蝦,都是魚吃鉤率較高的釣餌。淡水蝦常見的有白蝦、米蝦和青蝦。白蝦殼薄、肉嫩、體透明,死後為白色,我國長江流域均有分布。使用時,可將蝦直接掛在鉤上,可釣取鲌魚、青魚、鯰魚、黃顙、鯽魚,是一種用途較廣的釣餌。
白蟲:又稱蛆蟲,是蒼蠅的幼蟲,色白,蛋白質豐富,是釣取鯽魚、黃顙、鯉魚的佳餌。但唯一的不足是,使用不衛生。因此,有很多道行較高老釣翁,他們自己動手培養較為潔凈的蛆蟲。在天氣炎熱時,用腐爛的魚肉,誘使蒼蠅產卵兩三日後,就可獲得較為潔凈的白蟲。然後將白蟲取出,放入塑料小瓶中,同時在小瓶中放入打濕的面巾紙,使蛆蟲養得更白。亦可將蛆蟲放入有豆渣的小罐中餵養。
蛆蟲作餌好釣魚,但必須會選擇蛆蟲和使用蛆蟲。筆者有個朋友,剛剛上道釣癮較大,有一次,他邀筆者去郊外釣魚。第一天晚上,他把準備好的蛆蟲放入小罐中,做好了準備,誰知到了釣場才發現,他帶來的白蟲都已變成了蛹。原因是他挑得全是快蟲(爬行動作較快的一種蛆)以致發生的上述了事情。以後,他才知道蛆蟲應挑肥大,行動遲緩的慢蟲(慢蟲離羽化成蟲的時間較長)。此外,蛆蟲的掛鉤也挺有講究。蛆蟲的尾部有三個黑點,釣鉤的鉤尖應對準最大的黑點(肛門)穿過,鉤尖一直捋到蛆蟲頂部,只有這樣的掛鉤方法,蛆蟲的皮才不會被鉤刺穿,也不會破癟,並且耐用。中國釣魚人網蛆蟲養白蛆蟲是蒼蠅的幼體,既骯臟又傳染疾病,令人作嘔。但它是釣魚的上好餌料,特別是在早春秋末時,它的優勢就會凸現出來,尤其是對鲹條、鲌魚、鯪魚、鯝魚、鯽魚、鯉魚、魴魚、黃顙魚,是僅次於蚯蚓的釣餌。
由於自然環境中蛆蟲出生骯臟又不利於衛生,加之顏色灰暗不醒目,因此選擇作釣餌的蛆蟲最好自己動手培養。我的一貫作法是,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用腐敗的魚置於偏僻處,招引蒼蠅前來進食繁殖。兩三天後,蛆蟲長到可做釣餌時取出增白。用一盛化妝品的小瓶,在瓶蓋上鑿一些小孔(透氣),在瓶內置一些質地較為柔軟的白色的餐巾紙或面巾紙,在瓶裏灑上適量的水,以能浸濕巾紙為度。然後將蛆蟲置於瓶內任其鉆食,次日即可使用。這樣的方法,不僅使蛆蟲皮厚體白,而且還利於掛鉤。若發現蛆蟲成長速度過快,還可以用塑料袋將瓶包起。放入冰箱降溫,以控製蛆蟲過快生長的速度。此種做法比較簡單、衛生。
朱蝦:體小,殼較厚,色青透明,生命力強,我國各地均有分布。使用此蝦作餌可釣取小型肉食性魚類和雜食魚類。
毛蝦:也稱梅蝦,有稱沙蝦、小白蝦,我國沿海均有出產,體長1.5 ~5厘米,身體側扁,皮殼薄。遊泳能力弱,繁殖能力強,以矽藻和浮遊動物為食,是海灘釣和浮遊磯釣的佳餌之一。可釣取石斑魚、黃姑魚、鰈魚、鮃魚和鯛類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