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遊野釣用的面餌製作詳解。岷江上遊這河流是由幾條河流在四川省新津縣五津鎮地域匯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有西河、南河、金馬河、羊馬河、楊柳河。這裏是垂釣好地方,就連古人蘇輒、陸遊、範成大也吟詩贊美它的風光,這裏很有特點,江面寬廣、水深流緩。因此很適合垂釣,去過的朋友都說好。
我們在岷江上遊野釣時,采用的餌料主要是面餌。用別的餌料上魚率始終輸於用面餌。現在我就來教大家製作岷江上遊野釣用的面餌。這種面餌需要做到既新鮮,要松軟又要綿韌,又要力求原汁原味。要求做到這三點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新鮮。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求要當天製餌、現製現釣。有的人和魚共食用,用吃剩下的玉米面的窩窩頭用來做釣餌,這樣也很方便,不用浪費什麼時間,到了釣點就可以開始垂釣了。還有的人起不早,那就幹脆到了河邊再做餌料,我們寧願遲點下鉤,也要做到餌料的新鮮度。
二、要松軟又要綿韌。因為我們是在流水中垂釣的,所以餌太松軟、太綿韌也不行,要兩者並兼備。這樣餌在水中才耐泡久,才能引起魚的吃食。我們在做餌的時候要註意,一般要久蒸多揉,即蒸上40分鐘左右,然後揉搓10分鐘以上。這樣可以保持餌的綿韌性。你還可以另外加上湯元粉子,和面餌一起,再用滾水燙熟面料,蒸上個2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三、力求原汁原味。現在市場上的商品添加劑是越來越多了,在人工飼養魚塘,魚密度大,效果就比較明顯,而在野釣中就沒有那麼理想了。我們要求的要自然,返樸歸真。這也是跟魚的習性什麼的等有關。各個地方的魚性會不一樣,吃的食物也會不一樣。我們在野釣面餌用添加劑宜少宜淡,所以我們力求原汁原味。要先新鮮良種的玉米粉作原料,製作出來的效果就是不一樣,色澤上呈現金黃色,而且還飄著玉米面的芬芳,味道還微甜。如果你是用次、劣的、陳年的,甚至有黴變的玉米粉製餌,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上魚率也就降低了,所以這一點也要註意。
在最後我向大家再介紹春、夏、秋、冬季節常用的野釣面餌,其製作方法也是很簡單的。
一、春用面餌。將一成魚粉或蠶蛹粉,用微火炒烘後,再將四成玉米粉、三成魚餌料、二成湯元粉子再混合,蒸熟後稍涼加入就可以了。
二、夏用面餌。將四成玉米粉、四成菜籽餅粉、二成湯元粉子攪拌均勻,放入滾水沖燙,把它們蒸熟就可以了。
三、秋用面餌。將玉米粉微火炒香,再加入適量的水,焙熟後就可以了。
四、冬用面餌。將七成玉米粉、三成湯元粉子,蒸熟後稍涼盡量加紅苕泥,揉搓到綿軟合適就可以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