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拉餌的方式 蓋章式拉餌是指先把鉤置於拉餌盤(或一平面)上,分開雙鉤,再把餌料壓在鉤上,往一個方向向外拉動子線,使鉤上附著餌團的拉餌方法。蓋章拉餌可根據釣魚人的意願,通過變換角度(餌盤平面和拉餌子線構成的夾角,一般在90度內),使餌團拉大拉小。角度越小,拉餌時受到餌料本身擠壓的阻力就越小,餌團也就拉得越大:反之,餌團就越小。用於蓋章式的拉餌盤,一般把磁鐵做成條形或線條形(線條形的,鉤尖朝上的為佳),以便於直線拉餌。
平刮式拉餌是指先把餌薄薄地平鋪於拉餌盤上,再把鉤放在餌料上,由於磁鐵的作用,鉤被吸陷於餌中,然後平平地向外拉動子線,使鉤附上餌團的一種拉餌方法。基本要領:一是要註意拉餌的方向。平刮式拉餌雖也是向外拉,但其軌跡一般是拉個來回或拉個“√”、“∠”或“‹”形,這樣拉出的餌團較粗大、圓滿。平刮式拉餌比較隨意,哪裏有餌往哪裏拉,面上的餌太零亂了,再用手把它攏在一起,拍打幾下又可以繼續拉。二是要註意餌料的幹濕軟硬度。鋪在面上的餌由於風吹、太陽曬等因素變幹硬了,這時我們可以用手沾點水,輕輕地拍打幾下餌面,照樣可以繼續拉。有時餌料用久後拉絲見長,我們可加水拍打,使其變稀,所拉出的餌團還一樣會令人滿意。
怎樣才能把餌拉得又圓又好呢?除了調製與手法外,第一要學會使用拉絲粉和拉絲類的餌料,要控製好它們在餌料中的量或比例。一般來說,釣大魚餌團大,可以選用絲長一點的餌,拉絲類餌相應要多放些。釣小一點的魚可以選用絲短一點的餌,拉絲類餌要少放些;第二要熟悉各種商品餌的拉絲含量以及整個餌料配方的特點。餌料的不同搭配可以拉出大、中、小不同的餌團,可以配出霧化不同的餌。怎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呢?還是那句老話,就是多實踐、多總結。即便是得到別人現成的拉餌配方,也一樣要通過實踐和消化,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
對拉絲類餌料和各種商品餌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後,我們還要掌握拌餌的竅門。同樣一種餌,水放得或多或少,攪餌的方向或前或後,攪拌時間或長或短,都對餌料有很大的影響。通常的做法是:一是要根據餌袋上的提示或自己的實踐經驗,嚴格控製水和拉絲粉類餌的量,過多過少都不行:二是老鬼5號、龍王恨5號、丸九a21等餌料,最好是在迅速和餌後,均勻地撤在濕餌的面上拌好。這樣拌出來的、餌,其絲是“活”的,餌下水後剝落自然,其狀態更好;三是要註意拌餌的順序。使用單餌,先把餌袋搖幾下再倒入量杯。要是幾種餌配合使用,則先把幹料混合均勻。如需香精類的添加劑,一般要先和水溶化或融合,餌的加水量要註意控製,攪拌時動作要迅速,拌至餌水合一就行了。餌放置3~5分鐘吃透水後,再用兩掌心輕壓帶搓使餌料成小球狀,餌料才算拌好。這樣拌出來的餌料蓬松、霧化好、味道勻透。如果天氣冷一點或餌需要粘一點時,可以有意識地延長攪拌時間。如果是釣小魚,用拉絲短一點的粉餌,也一樣可以拌久些,或者說把餌料打“熟”一點,讓拉出的餌團達到小而圓的效果;四是要註意拌餌的速度和方向。攪拌的速度要快,方向要一致,以免絲體被打斷和纖維被破壞,變成一團死餌。以上說的配餌和拌餌的細節,無論是蓋章還是平刮都是應該註意的。
蓋章式拉餌的優點:一是加快上餌速度和拋竿頻率,使得垂釣更為方便;二是拉出的餌團圓滿,整個鉤門基本上被餌團包住,隱蔽性好,適口性強,中魚率高;三是通過變換角度,可以隨意拉出或大或小的餌粒;四是單手拋竿的運用,使得垂釣更為流暢,姿態更為灑脫。
缺點:一是經過實驗,蓋章式比平刮式拉餌速度要相對慢些,其速比是8竿:10竿;二是拉出同樣大小的餌團,比較平刮式,需要加更多的拉絲粉。
平刮式拉餌的優點:一是拉絲用量加了多一點,也一樣可以使用。因為我們可以用加水的量(幹濕度)來進行調節,使餌一樣製頃暢拉出。餌料用久拉絲見長或變幹,為了應急,這時我們一樣可以加水拍之,使餌變稀,照拉不誤;二是在釣小魚餌團小粒時,由於比蓋章式速度快、頻率高,特別是打浮和節奏,更能顯出平刮式拉餌的優勢:三是不要每刮一次餌都需用手去抓餌、拍餌,甚至有時拍餌也都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