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用幾十年的釣齡來回答這個問題。別問釣齡多少年,說出來不老死也會被噴死。

餌料有分類,論性質分天然餌料和商品餌料;論用途分釣餌和窩餌。

釣法不同,餌料選擇就不同。譬如,使用天然釣餌,就要打窩,用上窩餌;使用商品釣餌,本身就有了誘魚的作用,一般的不再用窩餌。特殊釣法除外。

這些年國內商業市場的快速發育,釣具行業尤其成長更快,是個很成功的商業炒作案例。直接的現象就是釣魚人絕大部分放棄了天然釣餌,用上了商品餌料,而且越用越癡迷。不是癡迷釣獲,是怎麼搭配、選用。

毫無疑問,商品餌料有著科技含量,方便攜帶和保管,用著幹凈衛生。但是,依俺的垂釣經驗,還是和天然餌料有著很大區別,不是大多吃鉤魚兒的首選。也就是說,相同魚情、水情條件下,魚兒喜歡吃的還是天然餌料。道理主要有三個:

一、自古以來,所有動物只吃天然食物,也別無選擇,魚兒也是一樣。

二、商品餌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才出現的,味道和形狀完全模仿天然餌料,模仿度越高,質量越好,直到本世紀初還處於萌生狀態,釣友中使用比例還很小。十幾年前,釣魚組織終於接受了現代商業炒作模式,並且成功運作,在商品餌料和釣具市場發育二十年的基礎上,大張旗鼓的組織各類賽事,發動媒體,吸引各類廠家積極參與,很快就把市場炒熱了。也湧現出一批釣魚大咖,再由他們巡回表演,整個用的商品餌料。所以,特別十幾年來開始愛好釣魚的釣友們只知面餌、不知蚯蚓了。

三、天然餌料和商品餌料各有利弊,理應共存,所幸的是那幾個釣魚大師們還是比較開明的,沒有壓製過天然餌料,只是不提及罷了。其實細心人還是可以發現,大師們各地廵釣中,喜歡請教當地高手,而且經常與他們友好PK。你會看到,所有當地高手沒有一個用商品餌料的,都是天然餌料,每次的比試還都是當地高手勝出。

所以,蚯蚓、紅蟲等天然餌料始終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尤其是野釣。俺至今每晚夜釣仍然用的天然餌料,只是不以魚獲為主了,釣的夠吃一頓就收竿,否則戀戰下去必爆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俺只吃野生魚,還就那幾個品種,市場還買不到,只能目標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