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淄博4月22日訊 春天拂面,春意昂然。春天的馬踏湖風景優美,景色宜人,處處蕩漾著春的氣息。由魯中晨報舉辦的2012年春季釣魚比賽昨天如期舉行,獲得釣魚尾數和重量兩個項目前兩名的選手,獲得了由馬踏湖景區提供的獎品。
  昨天上午,來自張店、淄川、臨淄和桓臺等地的40多名釣魚愛好者,身背各式“長槍短炮”,齊聚馬踏湖風景區,在這裏進行比賽,同時也在釣技上進行切磋和交流。
  景區河道兩側,已經長出了青青的蘆葦,蘆葦不高,正適合釣魚愛好者選擇釣位。比賽從9:30開始進行,參賽選手當中,年齡最大的年近八旬,年齡最小的12歲。比賽開始以後,有的選手急急火火地調好魚線,拴上浮漂,掛上餌食,甩出釣竿,專等魚兒上鉤;有的則不緊不慢,先撒出餌料打好“窩子”,把水裏的魚引到自己跟前,再從容不迫地揮竿垂釣。人們所用的魚餌也各不相同,有的從釣魚店裏買來紅蟲,有的使用專門購買的魚食,有的則使用自己配製的餌料。
  比賽開始後,很快就分出了高下,有的選手頻頻上魚,有的選手則盯著一動不動的浮子望眼欲穿,有的選手看到實在釣不上魚來,幹脆背起釣具另選釣位。
  2個多小時的比賽很快就結束,最後,來自桓臺縣索鎮鎮的李先生和來自田莊鎮的何先生,分獲釣魚尾數、重量的前兩名,獲得了由景區提供的門票,第三名、第四名活動了景區提供的蘆葦特色禮品。這次的釣魚比賽,既為廣大釣魚愛好者提供了切磋和交流的機會,又使生活在城裏的市民在周末得到了放松和休閑,豐富了市民的業余生活。
  “小貓釣魚”難釣魚
  魯中晨報刊登了釣魚比賽的通知以後,李女士一家四口第一天就報了名。昨天一早,李女士開車自駕趕到馬踏湖景區,在湖邊垂釣。
  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參加釣魚比賽,其實不是為了釣多少魚,也不是沖著獎品來的,只是想利用周末,拉著老人和孩子出來休閑、散心,同時,自己也減輕一下工作上的壓力。
  一家四口在岸邊擺好座位,靜靜地享受著難得的悠閑。可坐下沒一會兒,李女士的兒子就沈不住氣了,開始打起了秋千。
  “上魚了。”李女士的母親提起魚竿,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鯽魚上了鉤,小家夥看到魚兒上鉤,又跑了過來,看到兒子焦急的樣子,老人對小家夥說:“釣魚首先要心靜,像小貓兒一樣竄來竄去,可是釣不上魚兒來的。”
  釣魚高手很低調
  釣魚是一個技術活,有的朋友單純是為了休閑而不在意比賽的成績,也有的朋友就是為了參加比賽,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釣魚的目的不同,心態也就不一樣。
  來自桓臺的鞏先生,是一位老釣迷,作為一名本土參賽選手,他不僅率先上魚,而且上起魚來接連不斷,令坐在他身旁垂釣的其他釣迷們羨慕不止。
  比賽進行了接近1個小時,釣魚的差距就比較明顯,為了了解鞏先生上魚的秘密,記者對鞏先生進行了打探,鞏先生則保持著低調:“沒釣上來幾條魚,沒釣上來幾條魚……”
  提起鞏先生的魚戶(盛魚的網具),魚戶剛一離開水面,就看到裏面有二三十條鯽魚在活蹦亂跳,看著自己的驕人戰績,鞏先生笑呵呵地為自己辯解:“運氣好,運氣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