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溪流竿
手竿的一種,顧名思義應該是適合溪流釣魚的魚竿。可是在臺釣竿約定為收縮105~1 20厘米,並賦於其不同調性之後,為滿足休閑釣魚攜帶方便的需要,製造商從傳統釣魚的操作特點出發,把短節、收縮55~68厘米的不同長度魚竿歸為溪流竿,它的特點是中魚後會變調,適合釣慢魚。所以“溪流竿”不是溪流適用,而是區別於臺釣竿由收縮長、節數和調性等指標賦於的一個大眾化名稱。因為事實是:作為傳統手竿的一種,溪流竿用於臺釣有韌性強、耐牽引、不易跑魚的特點,只是調性偏低,承重弧度大而不適合釣快魚。然而和臺釣竿一樣,溪流竿的長度執行日本標準,卻因模具、工藝和材質的不同,在重量、直徑、收縮長和節數上就沒法統一了。如同是6.3米,收縮63厘米的12節,後徑22.8毫米,自重2l0克;收縮60厘米的13節,後徑23.8毫米,自重180克。由於休閑釣魚釣法多樣,故對魚竿的長短粗細不像競技那麽嚴格,同時因體力和操作習慣等原因,同樣規格自重相差5 0克的溪流竿,在不同風格的釣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受臺釣竿影響,本來以柔和韌為特點的溪流竿也貼上了“硬調”和“超硬”標簽,不過釣魚人大多不信。因為溪流竿都是綜合調性設計,釣小魚是三七調,釣大魚就成了四六,甚至五五調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