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水
  前言:此文乃小Q大約在10年之前所塗,及看到江南雨兄臺發帖講到揚州,特搜出拙作,以應和。
  揚州的秋天是幽雅的,只要拋開那些雜雜的遊人。
  一眨眼,到揚州已經一年多了,未來前的想象,初來前的印象,到熟悉後的遐想,交織在一起,錯錯落落地灑落在記憶的各個角落,偶爾閑坐,各種印象便紛至沓來。
  最早聽到的有關揚州的事故是:揚州出美女。想象中,揚州美女應該是纖纖巧巧的個子,瓜子臉,柳葉眉,小巧的紅唇,然而,昔日的輝煌造就了今日的沒落,大街上,人來人往,已沒有一枝獨秀。人,未免低調了一些。
  至於山,揚州大抵是沒有的,除了大明寺所在的一個丘吧,也就談不上“顯山”了。
  唯一剩下的就只有水了。到揚州來的途中,遇一巨副廣告,上書:江淮之水,恩澤於民。一語雙關,頗為貼切。確實,如果沒有京杭大運河就不會有揚州的輝煌。今日,河依舊,水運已無往日的繁華。清晨,駐足岸邊,依著垂柳,看著青灰色的水靜靜的流淌,不遠處,太陽已經從高樓的縫隙裏露出了笑靨……
  而瘦西湖的水就秀氣了,因此養出了岸旁垂柳的婀娜多姿,公園外面,垂柳在秋天的清風中蔥郁依舊,風一拂,便羞答答地紅了臉,樂壞了喜愛垂釣的遊人,垂釣本來就是修身養性,此情此景,能否釣到魚便不是那麽重要了。釣乎哉?釣也。魚雖不可得然怡於景,不亦樂乎。
  公園內的水上便是繁忙的了,各種大小遊船如織,仿佛回到了往日的浮華。其中最高級的要數龍舟了,有幸坐了一回,感到霸氣赫然,湖面的大小船只遇之便躲,頗為快意。
  水面上還有一種船,船上載的是一些穿扮似唱戲的,然臉上未免抹得有些誇張的戲角。揚州自古就有揚劇,且興盛一時。我到揚州後,想去溯其源而不可得。有一日,去卷石洞天,忽聽見胡琴聲聲,有人在咿咿呀呀唱著,腔正句圓,韻味十足,緊趕幾步,看見是一群中老年人在雅閣中,形成了一種氛圍。我不懂得欣賞,但是看著那些老人癡迷的表情,卻能感悟到他們的虔誠。很多東西,都是適合了時代的潮流才會生存下去,文化也是這樣,揚劇的觀眾群已經是越來越小,如果不及時改變的話,那麽也許有一天真的會離我們遠去。有一天,上網歸來,看見一座兩層樓的破舊建築,門楣上寫著:揚州揚劇劇團。
  揚州的水還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卷石洞天裏面的魚池了,實在是有很多魚,多得令人驚喜,紅鯉,花鯉,五彩斑斕,有大如潛艇的,也有小如梭的,遊來遊去,活潑動人,這時候,你撒一把魚食,魚兒便會歡呼雀躍,想想看,一把魚食就可以換來這麽多魚的快樂,什麽時候,改行賣魚食好了。
  揚州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城市,不用心觀察是得不到什麽結果的,在很有底蘊的文化氛圍下,很多東西都不是顯山露水的,或有一日,你在燈下細細體味,便會有所得。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