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所涉及專業術語解釋
排口:海底下大石叢聚處,為海底生物提供了保護及覓食的環境,故此魚類多喜歡在該處棲息。
搭排:在大海上確定排口正確位置的一種方法,主要是利用岸上的地貌來確定釣點。通常以兩至三個重疊點,成交叉方向來確定所在位置。使用這種方法會有一些限製,如釣點遠離陸地,視野不明朗如大霧、大雨時,都會影響準性。
返寨:因水流及風向的關系,釣艇會偏離釣點,所以需要將釣艇駛回原來的位置,以確保魚獲。
候櫓/候艇:因水流及風向的急緩,搖動艇櫓或利用船艇的動力系統,使船艇保持某個方向及速度前進,使魚絲在水中盡量保持垂直。當水流及風勢緩慢時,釣艇會在一個固定地點停留不動,這時將船艇向某個方向及速度前進,使釣點的範圍擴大,從而增加魚兒食餌機會。
一潯:量度水深單位,一潯相等於六英尺,釣魚者為方便量度,往往以自己兩手張開的距離為一潯。
試地:保持魚餌與海底之距離。因水底下的地勢或巖石而產生高低差異,及船艇受到水流影響移動,故需要不時將魚絲放松或拉緊,以測試水深,保持魚餌和海底的距離。
生流:因受到月球的牽引,令海水產生潮汐,當海水漲退差異較大時,海水流動速度會較快,這便稱為生流。以農歷廿八到初六、十三至廿一為生流。
死流:當海水漲退差異較細時,海水流動速度較慢便稱為死流。以農歷初七至十二、廿二至廿七為死流。
大流頭:開始漲潮之階段。
水幹:退潮或水退。
水滿:漲潮。
幹流尾:退潮到了完結之階段。
兩隔流:水面的水流和水底下之水流成相反方向流動,當海上風勢強大時,該情況最易產生。
戳魚:當有魚食餌時,將魚絲急速向上抽,令魚鉤刺入魚口裏。
就魚:當釣到大魚時,如強行用力收回魚絲,會有斷絲可能。故此需要控製收放魚絲的力度、快慢,令魚絲承受的拉力不會超過負荷。在收放魚絲過程中將魚獲的體力消耗,就算魚獲的重量超過了魚絲所能承受的拉力,都可以將魚獲收回。
帶腳:魚鉤和鉛錘之間的一段魚絲。如用波子壓底,則沒有帶腳。
拋絲:(魚鉤及鉛),用力拋去遠處或釣點。此方法不適用於企頭線。
魚絲有氣:因為水流沖擊,或者是收放魚絲時,在魚餌帶動下,令魚絲向一個方向不斷自轉,而使魚絲纏結起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