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是一位釣魚中毒很深的人,看到此文,有所感悟,也想讓大家看看:

  一、大多數人在正式發燒之前都有一定的垂釣經歷,或在公園裏用1米長的掃帚苗子釣五毛錢一條的觀賞魚,或小時候偷了縫衣針彎了魚鉤釣沙裏趴,或著跟著釣魚的朋友一起去釣過,甚至你本來就擁有一根魚竿,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後來會如此的癡迷。

  驅動你踏上這條路的動力是多種多樣的,或看到了一次別人爆釣的激動場面,或偶爾跟朋友釣魚的時候你竟然釣了一條大魚,或僅僅想找個方式擺脫目前的困境一個人靜一靜。你開始想我是否也能享受這樣的假日,享受這樣的生活。碰巧你剛叢一個垂釣勝地歸來。想象著一個人一根桿一根線靜靜坐在水邊的感覺,你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鉆研一下“垂釣”。

  二、至少要有一根魚竿,其實真正務實的職業漁民大多都是用易拉罐纏手線的,但那豈不是少了太多的一蕩一提之間的灑脫,少了太多桿彎如弓的激動?只用過掃帚苗子的你感覺以前只能釣沙裏趴的原因是你沒有一根像樣的魚竿。買魚竿之前你要經過一番考察。這“考察”使你慢慢推開了漁具世界的大門,各種品牌型號林林總總,你肯定會感慨於這個世界的博大和你囊中的羞澀。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抉擇,你想了一下,準備首先購買一些入門的裝備,將來釣技提高之後再換更好的。雖然是入門但也是不少東西。你算賬的時候才發現那些幾毛錢一包的太空豆累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你在不知不覺之中以把雙腳踏上了這條發燒“不歸路”。

  三、要配齊所有長度,最起碼3米6到5米4,還得至少有三四根海桿 在你用你新買的魚竿釣了幾次魚以後,發現要釣的好,遠不是有根魚竿就行那麽簡單。看看身邊的釣友,出門就是長槍短炮。你恍然大誤,原來如此。這是你發燒歷程中又一次飛躍(發燒溫度的攀升)――-你知道在不同場合,不同的對象魚要使用不同的魚竿了,雖然你現在看到的只是這一項。你開始挖空心思要“湊”齊所有“常用”的長度。不幸的是當你在開始買漁具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剛剛“放完血”的你更加苦惱於資金的不足。可配齊長、中、短的迫切願望是那麽的強烈以至使你盯上了“便宜”的短節桿,還有一個塑料齒輪的線輪。這些短節桿使你用有限的資金完成你的計劃。你甚至為找到了這些便宜貨感到洋洋得意。

  果然,你在漁具上的投資沒有白費,現在你經常可以用蚯蚓釣到一些小白條了。雖然這在真正的發燒友眼裏這是最討厭的東西,但你還是樂此不疲。偶爾用海桿串鉤掛蚯蚓釣到幾條鯽魚,會讓你興奮的兩眼發綠。

  四、釣箱!要用專業的標準要求自己。再添一個釣箱的想法此時又滋生出來了。你說服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

  1、攜帶東西更方便,還可以放冷飲;

  2、坐在上面釣魚更舒服;

  3、釣到魚可以放在釣箱裏。

  你試圖用這三個理由說服自己但又不願意深究這三個理由是否成立。因為你心底深處真正的想法是感覺自己已經比較專業了,或者試圖在別人眼裏顯得更加專業。可能在你第一次買漁具時怎麽也想不到這個破箱子有什麽用處,或者當時確實財政吃緊,總之,你認為只有再買一個釣箱才能配齊你的“專業裝備”,而如果一直坐這個破馬紮的話肯定會妨礙你釣技的提高。

  經過長時間的緊衣縮食,你終於又實現了你的這個願望。不僅是釣箱,還有釣箱的配件,拉餌盤桿架傘架等等。有傘架了還得買把傘。算了算又是不小的開支。做在釣箱上你終於有了點“專業”的自我感覺,特別是跟釣友們一起去釣魚的時候。左右兩套桿架一長一短,你再也不怕漁具店的老板笑你了,因為你每次去逛他都問你,現在同時用幾根桿了。可是新鮮感一過,你才發現:

  1、攜帶東西是方便了,可攜帶裝東西的釣箱實在是太笨重了;

  2、坐在上面釣魚確實有感覺,但是時間長了屁股會疼,你還特意又花了幾十塊買了一個坐墊;

  3、好象釣箱裏只能放點魚餌。因為你沒釣到那麽多魚。

  4、慢慢的你又只用一根桿了,因為你發現有魚的時候一根桿都忙不過來,沒魚的時候一根桿都是多余的。

  五、原來除了釣箱,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你原本以為在裝備上的投資已經結束了,可不幸的是這只是你花錢高潮的序曲。

  隨著你釣魚水平的提高你開始接觸一些更細節的東西。偶爾試了試釣友的桿子你才知道,你那根4米5的桿子簡直就是根面條。你現在也知道了“調性”是怎麽回事,越來越註意自己的桿子配重是不是合理、中魚是不是有手感、溜魚的時候腰力怎麽樣......你總是釣到一條魚就舉起桿子來看彎曲的程度。你開始意識到剛開始買魚竿時只考慮價格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行為。雖然你的桿子一樣能上魚,可你總覺得它在提桿的時候慢半拍;你跑魚可能是因為魚太大或者沒吃死,甚至是魚今天的心情不好,但你還是越來越不滿足你那些“低素質”的魚竿了。

  這次你確實比原來成熟了,學會了在買魚竿之前先找齊所有的資料,反復對比各項參數。還是由於資金的原因,你不得不考慮性能價格比。雖然開始你仍然覺著沒有必要買幾百上千一根的魚竿去追求那輕幾十克的手感,但對比了很多魚竿資料的你後來慢慢發現分了很多調性的“專業”魚竿和那些“業余”魚竿的差別不僅僅是幾十克的重量,而是整個使用過程中手感和心理上的不可比性。這一點在魚竿的價格上充分體現了出來。換句話說你覺著現在只有這種魚竿才能滿足“坐釣箱的專業人士”這麽高級別的需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