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時節,是海釣的大好時期 近海垂釣的四忌四宜
好時期,好釣魚,但又不是誰都能釣好魚。我的體會是四忌不可忽視,四宜要發揮得淋漓盡致,才有可能“心想事成”,達到預期目的。
一、忌順應潮勢的粗心大意,宜趨利就弊,為我所需。
海釣的多年實踐,讓我感到海釣對潮勢忌粗心大意,開始從順應其規律入手,讓潮勢在釣魚的過程中得心應手。本文所涉及的潮勢,是對潮汛的大小、潮漲潮落的時段以及海流的急緩而言。那麽,怎樣才能對潮勢做到趨利就弊,為我所需呢?我側重從三個方面把順應潮勢的文章做深、做透。
第一,順應潮落潮枯,抓住漲潮前的分分秒秒給魚搶“糧草”。魚的“糧草”,是沙蠶、青沙蠶、管沙蠶和巖蟲的特指。可要挖取這些環節動物也決非易事,掌握退潮的火候是關鍵。比如,我愛光顧大連經濟開發區大孤山街道近畔的黃海釣黃黑魚,要釣魚就要掏錢買餌或動手挖餌。經過用心摸索,弄準了這裏挖海蛆,小潮要退至8分,開挖才可以。而大潮退半,即可拿扒子扒或用小鍬挖,尤其是隨退挖到枯潮底一帶(小潮和中潮退不出),海蛆的密度和海蛆的長度,都使扒餌人連連叫絕,其挖海蛆的入迷和釣魚相比幾乎不分伯仲。所以,在明確了潮汐落的大小,在明確了能挖至不能挖的大致時間,顯然能在漲潮漫過海蛆生長線時,以一個搶字統帥給魚備“糧草”的全過程,定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綽綽有余的逢上令魚常開大口的美饌佳肴。
第二,順應潮漲潮落,咬住黃金潮時段爭分奪秒同魚快對撞。黃金潮時段,是潮動,魚動,還是它們遊出老巢動口爭食,更是釣魚人投其所好誘而釣之的良機。所謂的黃金潮時段,無非是潮汐在有漲有落的過程中,換流、半潮、漲8分和落2分等不同的表現形式。不妨我們僅以換流和退2分潮為例,看看一般的抓與突出快的抓實效有否區別。換流,發生在“滿潮頂”或“枯潮底”後約30分鐘。它是潮汐在或漲或落具體運動方式上的必要轉折,是潮夕在或漲或落方向上的重要更換,是潮汐在或漲或落流速上的緊要過渡。而退2分潮,是潮始落後約1小時15分。也就是說,在潮汐上誰抓住了上魚的這兩個相互關聯的運動不同表現方式,就等於誰緊握著釣上魚的“生殺大權”。
第三,順應潮大潮小,盯住潮流急緩趨勢穩紮穩打跟魚多交鋒。趕上小潮於近岸釣魚,是岸上執手竿揮海竿,還是劃船、擺筏或蹬“圈”釣,若沒有較大的風,通常都能釣得不錯,有時還會使驚人的新記錄被自己創造。而大潮可就兩說了。釣魚人好容易盼來休息日,明知是大活訊子不去擺弄竿是坐臥不安。來在海邊,望著奔湧而上的波浪,若決定是岸釣六線魚,我堅持的一貫原則是避急趨緩,離鬧靠靜。那就是躲離流急和波浪喧囂地段,把海面平穩的小海灣或小地塊,往往能取得意外的收獲。當我蹬“圈”離岸或隨養殖船往較深的臺筏內釣魚,趕巧是大潮,采取“流急養,流緩忙”的對策。實踐證明,比較奏效。流急波湧的4、5、6分潮時,潮流的表現形式是快、急、快的態勢出現,一般情況下魚進入障礙物內躲避,不做大的體力消耗。此時,我是以守對守,守中養足精神,偶爾閑得不耐煩,出手釣一條得一條。在潮流進入1、2、3和7、8、9 分潮時,潮水的表現形式是處於靜緩慢與慢緩靜的態勢,恰巧是漲落潮的“滿潮頂”、“枯潮底”、漲8分與落2分潮時,正是魚攻擊性強、索餌的活躍期,更是釣魚發起“總攻”號聲吹起時,蹬“圈”釣一個個筏頭、尋一道道沈水浮漂地帶、掏一趟趟海藻拖曳之處……伴隨著鉤提鉤落的一陣陣忙活,黑魚、黃魚、紅娘子,小嘴,由魚護裏的新客變舊客,舊客為老客,飽嘗著盆滿缽溢的喜悅。
二、忌應對風情的漫不經心,宜揚長補短,見機而為。
本文的風情,是風向、風力和換風的統稱。海釣的岸釣,對風情不能掉以輕心;海釣的船筏釣和蹬“圈”釣更不可漫不經心,它直接關系到釣魚人的自身安危。春夏時節的海釣,應對風情,我摸索出三個早知道,三個把握。
一是適宜的風早知道,把握有利因素,捷報頻傳。
風,是不是適宜海釣,風力與風向兩者的關聯性是極為密切的。從總的來看,1級的軟風、2級的輕風、3級的微風和4級的和風,不論是來自哪個風向,在我國的四大海域,基本上都是難得一遇的釣魚好日子。5級的風,被稱之為清勁風。又是宜風和忌風的一道坎。就我所釣魚的黃渤海而言,向上靠的4—5級風,不管是刮向何方,還有向下靠的5—6級北風,都可稱為宜風。說道宜風,這裏不能不附帶提一下因地而異的問題。5—6級的北風,在我們這裏是宜於海釣,而在青島市的膠州灣就會波濤翻滾不利垂釣。因此,在沒有出行的頭一天晚上,要關註當地與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做到對風力與風向的心中有數。有了宜風的早知道,在這風和日麗的時節,我采取“無風守流道,和風找藻礁”的兩條腿走路方針。首先,無風守流道。之所以把這一條作為要走好釣魚路的一條腿,就因為在這宜風的範疇中包含著無風,也包含著1—2級風。常言有道,無風不起浪。海面風平浪靜,水裏溶氧量低,特別是夏季無風時多是天悶熱的情況,魚顯然是索餌的積極性不高,而流道內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是此刻垂釣的一派新天地。為了在魚大體不愛咬鉤的局面下,能打開有咬鉤的突破口,我在漲落潮期間靠平時判斷流道的實際本事,用眼觀察或憑借帶動腳蹼的兩腳感覺,蹬“圈”於流道之上,再通過鉤餌擊打海底的信息反饋,探到有礁石分布的流道經過地帶,激發起垂釣的興致。不但使黃黑魚與釣鉤一次次的緊急“會晤”,就連鯔魚、梭魚也單獨尋求同釣餌親切“約見”,令你一掃於它地釣不上魚的陰雲,抖竿摘魚的歡聲笑語又成了圍你身前身後轉悠的常客。其次,和風找藻礁。在垂釣海域不犯風的條件下,有不超過5級的風吹動著海面,正是天好魚情好,尋到了好釣點,必使垂釣人的心情更好。每逢遇到這樣的宜風天氣,我是蹬“圈”一路認真的尋找海底的海藻分布區和礁石錯落有秩的地域,不要說那從海藻叢中提起的或淺紅或黝黑發亮的大紫根子叫釣魚人難以控製激情的宣泄,不要說那從巖石空隙裏扯出的大塊頭黑魚君 促使揮竿者頭腦迅速的膨脹,就說那於亂礁石中就勢拽出的黃魚棒子那個沖撞力道足以給與其相搏者莫大的驚喜。從而在搶占一個又一個藻叢或礁林釣魚製高點的過程中,開開心心賞春花夏景的俊美,歡歡樂樂品揚竿獲魚的得意。二是風早知道,把握應變條件,扭轉困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