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及其使用技巧是垂釣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在不同的水域針對不同的魚種要使用不同的餌料;在不同的釣位采取不同的釣法要采用與之適應的餌料用法;相同的餌料采取不同的用法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只有采取了恰到好處的用法,餌料才能發揮出最好的作用。在垂釣過程中餌料很重要,餌料的正確使用方法更重要。

  一、說說蚯蚓和紅蟲    蚯蚓俗稱曲蟮(東北叫曲蛇),夜行性環節動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我國地域遼闊有500多個蚯蚓品種,被取名的有八毛枝蚓、愛勝雙胸蚓、背暗異唇蚓、綠色異唇蚓、紅色愛勝蚓、赤子愛蚯蚓、大平二號、北極星二號等150多個品種。我們在垂釣活動中經常使用的蚯蚓按照其形體和顏色以及氣味的不同大概分為3種。一種是紅色的蚯蚓,氣味純正,適宜釣多種野生魚類,更適合釣鯽魚使用,是垂釣活動中用的最普遍的一種;另一種是大黒蚯蚓,在農田或菜地裏容易挖到,個體較大,肉厚最適宜釣野生鯉魚使用。還有一種綠蚯蚓,很多釣友叫它臭蚯蚓,掐斷之後溢出的綠色漿液氣味極大,一般在豬圈、雞鴨糞堆和臭水溝旁較多,這種蚯蚓對鯰魚和甲魚具有特殊的誘惑力。

  在野釣個體較小的鯽魚時,宜用蚯蚓段或小蚯蚓尾部的半截,掛滿鉤即可,若釣個體較大的滑鯽魚時則宜用整條活的小紅蚯蚓,掛鉤時將蚯蚓的頭、尾各留出1厘米左右,鉤穿埋在蚯蚓的中間部分;

  釣野鯉魚用蚯蚓要用大一點的紅蚯蚓或黒蚯蚓,如果要用半截裝滿鉤最好用前半截,在有小魚鬧鉤的水域垂釣,最好是用包食釣法,鉤上掛蚯蚓,外面用配製的散料窩餌包一層,包的象核桃一樣大小,要捏緊,如果是在魚道上釣則宜使用整條的黑蚯蚓程Z字型疊掛在鉤上,蚯蚓會在鉤上不斷的扭動,容易被發現且誘惑力極強;釣鯰魚或甲魚則最好用氣味獨特的綠蚯蚓,鯰魚、甲魚、鱔魚對綠蚯蚓的獨特氣味情有獨鐘,特別是夜釣效果尤為明顯。

  釣鯰魚宜用大鉤將整條或兩三條活蚯蚓疊掛在鉤上;用小鉤釣甲魚和鱔魚則要將蚯蚓掐段裝鉤,鉤尖以外不要留多余的蚯蚓,否則蚯蚓容易被拽走留下空鉤,若是用直針釣甲魚,則釣針的兩端蚯蚓可以略長出釣針。可見雖然都是使用蚯蚓,釣不同的魚采用不同的釣法時,對蚯蚓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只有掌握了正確的使用方法才會有好的收獲。

  紅蟲同樣也有許多用法,用小鉤細線釣鯽魚時可直接掛鉤,用鉤尖刺穿紅蟲的黒頭部,手要輕,這樣紅蟲體內的漿液就不會溢出,每鉤掛3-4條即可;釣鯉魚等個體較大的魚時就要紮把掛鉤,紮把時可用紅線,也可用氣門芯剪成很細的橡膠圈,將紅蟲4-6條捆紮在一起,不要捆紮的太緊,要保持紅蟲的鮮活,這樣目標大對大魚更具誘惑力;冬春季節用挫拉餌垂釣鯽魚和鯉魚時,先在挫拉餌料中摻入1/5左右的活紅蟲,然後再加水攪拌將料和好,用於搓釣或拉釣均可,效果很好。

  二、說說自製餌料很多釣友一談到自製餌料就感覺很神秘,其實自製餌料有復雜也有簡單,而且配製過程復雜不一定使用效果就好,配製過程簡單的也不一定使用效果就不好,關鍵要看配製出的餌料的氣味、狀態、色澤等是否適合魚的攝食習慣和特點,簡單的說: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是否“對路”。而且餌料效果的好壞,正確有效的使用方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用羊油炒麩皮打窩之後,鯽魚、鯉魚都會進窩,但小雜魚也會很多,怎麽才能只釣其中的鯉魚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掛鉤的釣餌做的粘硬一點、大一點,這樣小雜魚等就吃不到釣餌,但又粘硬、又大的釣餌確往往會在鯉魚吃鉤的時候一提竿把餌鉤又從魚嘴裏拉了出來,這就要求裝鉤要有技巧,在搓餌上鉤的時候要讓餌團的大部分處在鉤的背側,鉤的前面和鉤矛的上面只有很少、很薄的一層餌料,雖然餌團大,小魚吃不到,但當大魚將餌鉤整體吸入嘴裏提竿時鉤又很容易從中刺出鉤到魚嘴。如果僅僅是因為招小魚就放棄了這款簡單、適用的窩餌豈不可惜。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團魚喜歡吃鮮豬肝,使用豬肝釣團魚幾乎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但小小的一條豬肝穿在釣針上能有多大的誘惑力?氣味擴散的距離能有多大?本來就稀少的團魚要在諾大的水底找到它實非易事,

  但是如果你先弄一、兩付鮮豬肝搗碎成泥拌在爐渣中打個窩,團魚很容易就會找到這個窩區,滿是豬肝味的爐渣確不能吃,這時你再用釣針穿了條形的豬肝在窩裏釣,試想效果會如何?同樣是用豬肝釣團魚,兩種方法的效果會相同嗎?再比如:用麥麩、菜籽餅、玉米面摻在一起加點曲酒做成糟食釣草魚,既可以打窩用又可以裝炸彈鉤用,用炸彈鉤底釣,對餌料的粘、散狀態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人都會用,但草魚不是底層魚,釣底雖然也能釣到,但效果不會很好,如果釣離底——也就是釣底浮,效果就會好的多,但炸彈鉤釣離底對糟食餌的粘、散狀態確要求很高,餌團粘硬了霧化不好,釣效也不會好,餌團軟散了又容易成團脫鉤落底或很快散落幹凈剩下空鉤懸在那裏,而且餌鉤拋入水中之後什麽時候有魚來吃鉤是個未知數,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怎樣才能達到最好的使用效果呢?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餌團裝成雙層,先在托餌簧上裝上一小團比較粘硬的餌,再在外面包上一層軟散的餌,鉤就貼在外層比較軟散的餌的表層,餌鉤拋入水中之後外層餌很快開始霧化脫落,鉤就垂在餌團的四周,即便是馬上有魚來吃就會吸鉤入嘴,當外層餌逐漸霧化散落之後,裏層餌由於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水的浸泡,也開始慢慢霧化、散落,但卻可以堅持較長一段時間,鉤始終垂在餌團的四周,只要有魚來吸食就會中鉤。每一種釣法的每一種餌料都會有更好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上的細微變化就會使效果有很大的區別,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都曾說過:垂釣活動是一項智者的活動,要勤於思考,多實踐才能有更多的驚喜和收獲。

  三、說說商品餌  隨著垂釣活動在國人休閑生活中的迅速普及和成為一種時尚,魚餌生產廠家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各種各樣用於垂釣的商品餌料更是琳瑯滿目,其品種之多數不勝數。因此如何選擇和對餌料進行合理的搭配使用,也就成了釣友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釣友把產品包裝上的說明和價位作為選擇的依據,這確實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但使用之後卻往往會對使用效果感到失望。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生產廠家對餌料使用效果的宣傳過於誇張,而對使用方法的說明卻過於簡單,其張揚的角度有失水準;

  二是我們自己在使用餌料過程中過於死板,不能開動腦筋隨機應變。其實廠家生產的每一款餌料,只要用好了,大部分都有它的長處和優勢所在,所以我曾經在文章中多次說過:餌料的好環很重要,但餌料的正確使用方法更重要。

  比如:龍王恨的野戰藍鯽(香腥),雖然在使用說明中提到“對鯽、鯉、草、鯿有奇效”,但顧名思義,給人的最初判斷是:這是一款以釣鯽魚為主的餌料,而在實際應用效果中卻恰恰相反,這款餌料釣鯽魚的效果很一般,遠不如釣草魚和鯉魚的效果更好,使用說明中對釣鰱鱅只字未提,而這款餌料卻偏偏對鱅魚有出奇的效果。

  象這樣一款可以釣多種魚的餌料,就不能僅僅局限於產品說明中的使用方法,要針對釣不同魚種時所采用的不同釣法,調整餌料的狀態和使用方法,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曾經在水庫一天用了九袋野戰藍鯽,釣了一百六十多斤鱅魚,十斤以上的就釣了十二條。

  這款餌料雖然釣鯽魚的效果很一般,但加入一些酒拌麩皮釣草魚的效果就不錯,加入一些熟黃豆粉釣鯉魚的效果也可以。在魚塘釣餌料的狀態要調整的軟一些,用於常有小魚鬧鉤的野釣要調整的硬一些,只要變化使用,適應範圍就很廣。

  再比如:釣魚王的瘋釣鯽,經常聽釣友說這款餌料釣養殖塘的效果不好,用於野釣又太招小魚,其實這是因為使用時的過於死板造成的,瘋釣鯽用於養殖塘釣鯽魚時,只要少加一點丁香酒,餌料的狀態要軟到不能再軟,效果就很不錯;用於野釣時加入一些麝香米和酒米,餌料的狀態稍硬一些效果也不錯。特別是在夏秋季節使用時加入一些白砂糖,在冬春季節使用時加入一些活紅蟲(或紅蟲粉)效果會立見分曉。

  以上所舉只不過是餌料使用中最簡單和最基本的例證,餌料使用效果的好壞,關鍵在於合理的搭配並調整出最佳的適用狀態,任何一款餌料,都要通過細心的實踐、認真的思考,才能根據所釣魚種和釣場的具體情況作出合理的變化,使其效果發揮的更好。垂釣雖然是一種休閑活動,但其之所以有休閑的無窮樂趣,就在於只有開動腦筋認真去做才能做的更好,以達到最大限度的身心愉悅。

  ※    現在已經到了秋季釣草魚和鯉魚的好季節,向釣友們介紹一種秋季釣鯉魚的餌料。 羊油500克放入鍋中加熱致70-80度,在把1000克麩皮倒入鍋中迅速翻動,使羊油和麩皮摻勻即可倒出備用;將大麥粒500克加水1000毫升泡2-3小時後上火煮熟,煮致部分大麥開花即可,再把炒好的羊油麩皮倒入其中攪拌均勻即可起鍋倒出,冷卻後即可打窩使用,窩量的大小要根據水面的大小和魚情決定,釣餌就用其中的大麥粒掛鉤,每鉤掛三粒,先橫掛兩粒,再豎掛一粒在鉤尖上,使鉤尖露出之後再退回去。然後外面用窩料包上,包的象棗一樣大的團。如果是裝炸彈鉤使用,可加入面粉或細玉米面調整粘度。

  註意事項:1、羊油炒麩皮時一定要翻動迅速,不能炒糊。2、手竿垂釣時最好用落底墜,不可過於頻繁提竿。

  ※    釣鯉魚的幾個關鍵環節我在前面六篇鯉魚釣法文章中,已經詳細介紹了釣鯉魚的天氣選擇.釣點選擇.釣組搭配.餌料配製和使用,以及幾種一般的釣法和部分特殊情況的釣法。至此自己多年垂釣鯉魚的經驗和方法已基本上都向釣友們做了扼要介紹。但由於文章的篇幅所限以及編寫文章的臨時性,缺乏系統的回憶和思考,文中難免有粗漏和不詳之處。因此在最後略作補充。雖是“亡羊補牢”,也算為時未晚。在鯉魚垂釣的過程中,除了前面六篇文章中講到的:天氣.釣點.釣組.餌料.一般釣法和幾種特殊釣法之外,還要特別註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在垂釣過程中要註意不要大聲喧嘩,要靜不要亂。特別是在岸邊走動腳步不要太重。二是每次拋鉤入水時要盡量避免響聲。三是提竿次數不要太勤,要釣大魚就要有等待的耐心。四是釣組搭配.餌料的使用.釣法的應用等不可千篇一律死板硬套,要根據各種不同情況隨機應變,要認真作好每一個環節。總之,不管怎麽變化,釣鯉魚的方法和套路都是根據鯉魚的生理特點和攝食習慣在不同的水域和情況下所進行的調整。只要對鯉魚的生理特點和攝食習慣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利用,就不難在各種情況下選擇出行之有效的釣法。做到有的放矢。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