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路亞族在選擇路亞時,往往首先考慮的是名牌的路亞,上百一只的路亞是家常便飯,不可否認,名廠名牌的產品確實是好東東,中魚的幾率可能在某些魚不積極索餌的場合是要高一些,這也正是其特別受青睞的原因吧!但路亞是易耗品,一天掛掉幾個的話,相信只要不是暴富族,恐怕都會心痛。

  回過頭,看一些“差貨”,差在哪兒呢?我看不外乎雙差:其一,塗裝差,一般“差貨”不會采用高級貨的塗裝,像電泳,金屬塗層啦,外面多數不會罩上高級的pv面漆;其二,重心設計差,很多“差貨”仿冒名品,只仿其形,而不仿其重心設計,以致於出現大問題,即泳姿差,泳層不穩定。

  且看前一個差,絕大多數情況下,所謂的“差貨”和名品在魚獲量之間的差異絕不可能大於其價格之間的差異,倘若魚在此方面有著驚人的辨析能力的話,勸各位也別甩路亞了――是人釣魚,還是魚釣人啦?在索餌積極時,哪怕是白布條,海鱸也照咬不誤,我一次磯釣時,準備不足,未帶路亞,依稀記得箱底似乎有一只。於是從箱底翻出一個一年前的存底貨――一只傷痕累累的戰功路亞,用體無完膚來形容它,絕不為過!甩下海後,它又一次建功立業!連上三條鱸魚後,被大鱸拖跑了――我用的是二號磯釣竿三號磯釣母線!在魚只追卻不咬餌時,不是考慮路亞的顏色越炫越好,要配合水色挑選適用色系的路亞,這個確定後,再從操控手法上鉆研,不斷嘗試、體驗,相信有好的收獲――不光是魚獲,在技藝上也會精進。

  再看第二差,泳姿差。這是致命傷,有嚴重影響中魚率,不可大意。現在國內路亞,有些是仿國外的名品,但只仿其形、色,而不註重其內在的結構、配重,導致路亞在使用過程中,或偏向一邊,或翻轉,或呆板無下賤的動作(泳姿賤是路亞族的最高追求!)釣友們在選購時,一定要註意。一般正式投入實戰使用的國產路亞,可以在釣前進行測試。方法是選擇一個比較清澈的池塘(遊泳池當然最好了),先緩緩拖動,這時能夠清楚地看到它是不是有偏轉的問題,是不是有良好的泳姿,是不是在標示的水層……然後再仿照正式操控手法,看看路亞有無預期效果。

  在初戰中,使用路亞進行實戰時,對釣場的選擇也應註意。有條件的話,應當是到存在目標魚且密度達到一定數量的情況下地方作釣,這樣在中鉤率方面會有比較讓人充滿信心的表現。一般的野塘、野湖如果魚密度相當低,那麽新手初戰,除偶爾運氣好以外,“光頭”光顧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到時就會心煩意亂,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其實可能是塘中無魚或少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