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中選擇竿子造成很多新人的困擾,有些時候因不熟悉某些細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和額外開支。

我們在普通選擇路亞竿的時候大部分都關註這麽幾個參數:長度、調 性(也就是 L、M、MH 諸如此類)、外觀做工質量、品牌與價格 這麽幾個參數。 當然這裏不是說 不對,這些也是選擇路亞竿必須的參數,只是有些東西卻被忽略 了,也許新入門的朋友可能對我以下說的這些暫時還感覺不到區別,但是很多玩 了一段時間路亞的朋友們,肯定有感觸。

那就是竿子的整體平衡性和最大負荷(Power)和 調性(Action)

先說路亞竿的平衡性,一把合適的路亞竿平衡性至關重要,因為路亞這種運動, 需要大量頻繁的拋投走動,所以如果一把平衡性好的竿子會讓你的路亞之旅充滿 樂趣,如果一般平衡性不好的竿子,那體驗將是糟糕的,因為你需要不斷的去有 意識的去調整平衡位置,所謂的平衡性,就是竿子的整體設計重心的位置,比如 一支竿子的自重為80克吧,但是它的重心不是很平衡比較靠近竿尖 也就是重心比 較靠前,這樣的話配上漁輪後,假設漁輪的重量為200克,那麽搭配在一起大約在 280克左右,這樣的話因為這把竿子重心靠前並且設置的固定輪子的位置不理想的 話,就會造成重心前傾,這個如果你玩過臺釣或傳統釣的朋友應該有體會就是 如 果竿子“頭沈” 就會覺得非常重,拿著有些累不舒服。路亞竿也是一樣,而另一 根竿子,重量為110克,設計的非常好重心平衡,這樣加上200克的漁輪,總重為 310克,但是因為重心設計的好,所以手持著感覺比80克的竿子還要輕 因為重心 整體靠後了 從而達到了力的平衡,反而人拿在手裏不覺得累了。 那麽選擇如何選呢?大家在挑選竿子的時候,如果有條件可以去實體店購買路亞 竿,拿在手裏試一下,如果重心偏向竿尖,會覺得沈,如果重心在你手握的地方 的話你就會覺得太過輕巧 沒有手感,只有重心在你手握的位置向上十幾厘米左右 的位置是最佳的重心位置,這樣你在拋投的時候手腕施加的力量是最平衡的,可 以很輕松的拋投,長時間不覺得勞累。當然我們不能每次都要求如此苛刻,但是 盡量不要讓這個數值偏離太多,不然會影響你的手感,特別是一些 鱒魚竿或蟲竿 。如果沒有條件去實體店 也要參考購買者的一些評論或詢問在線的客服人員。

最大負荷(Power)和 調性(Action)

這兩參數其實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容易搞混,最大負荷(Power)就是我們通常說 的ML,M,MH等調性,這個在國內來講大部分廠商都會標示這個參數,但是國內很少 有廠商標示 Action 的參數,很多人就容易把最大負荷(Power)當做調性,雖然 不能說是完全錯誤,但是在理解上是錯的,因為這個Power 只是指的竿子的負荷 值以及餌重的範圍而已 他只能表述竿子本身的軟硬程度。 而Action才是表示竿子的彎曲度調性真正參數,如果你玩過臺釣或傳統釣就會明 白一般,竿子還有個叫做調子軟硬的參數,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28、37、46調 其實路亞竿裏也有類似的數值只不過因為路亞釣法源於歐美所以叫法不同,而且 分的更細,

如圖:

路亞竿的調性和彎曲度表

也就是說,越快調性彎曲度越靠近竿尖,越慢的彎曲處越靠近竿的把手。再結合 上面這幅圖片,你應該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當然對於這個快慢調的問題,世界並不是非常的統一,有些時候表示的名稱不一 樣,特別是一些日系的路亞竿,他們有些並不用的Action來標示,而是用 Taper ,其實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它所表達的意思也是調性的快慢,如果有人用過一些 日系的手竿特別是日本的一些傳統鯽魚竿會了解,其實就是先調,本偏先,本調 ,本偏胴,胴調 等等,其實即使日本人習慣的叫法和我們28, 37, 46, 55 差 不多。

所以知道了這些東西,今後在挑選竿子的時候就不太容易選錯了,即使有些國 產竿子沒魚標示這些特性,相信看過這個介紹以後,估計也能明白如何測試了, 雖然目前我還對國產很多品牌的不規範擔憂,畢竟路亞竿在中國真正流行起來也 就近幾年的事情,雖然國內很多廠商以前都給國外廠商做貼牌代工,但是國內目 前還沒有像臺釣竿那樣的一些規範,所以目前很多竿子的屬性很混亂,有些桿子 的調性、硬度亂標,見到過UL的竿子把克重標到15克....或者M的竿子把克重標到 了30克 標註“超硬調”!!,塗裝也非常奇葩 真是嘆為觀止。所以對於國內剛 入門玩的人來講,可能會蒙混過關,因為他們剛剛入門不熟悉,但是一旦慢慢熟 悉路亞之後,你就會覺得有點哭笑不得。很多國內廠商對外代工嚴格對內銷售自 己牌子糊弄投機取巧的思想真的是無奈。這種不負責和不認真難怪國產品牌難以 走向世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