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黑魚、鱖魚、翹嘴鲌、草魚的技巧
路亞釣法談起路亞釣法,有人說他是垂釣中舞蹈,有人說他漁人的體*,總之優美瀟灑,令垂釣者垂蜒。
我有一套釣具,歐林帕斯的桿,西嗎諾的輪(鼓式的不喜歡,一種偏見)。雖水域不爽,但久經折騰在淡水中垂釣也小有經驗。
1)路亞釣黑魚
路亞釣法適合釣覓食兇猛付有攻擊性的魚種。黑魚在護卵期和護崽期有這種個性,適合路亞釣法。在水草中發現成片黃色黑魚卵或成片的小魚周圍有黑影遊動,那你就揮動釣桿把擬餌拋向魚卵或小魚群,然後點動釣桿,慢搖魚輪,接著一股暗力傳到你手上,大力揮桿,不然鉤不透魚嘴,此寶貝有鯉魚的韌性,草魚的速度,總之後面就是爽了。忘了和大家說了這種情況下有兩條大黑魚阿。
2)路亞釣鱖魚
釣鱖魚釣位很重要,橋墩旁、峭壁下、大壩下、電站的尾水、深水有卵石地方等等。魚餌用擬餌沒有自己選的小魚餌好用,根據不同地域鱖魚愛吃的小魚不同而選擇。在小魚體內插入平衡棒(相當予鉛墜)大鉤鉤穿小魚嘴即可。拋桿後勤抖動,慢搖輪。感覺魚吃餌臺桿即可,不要太用力,以免撕破嘴跑魚。
在我們常去的水域一般是選以上地點位標點拋竿尋找攻擊。擬餌可選用5-7厘米長的軟蟲配汲頭鉤或者5厘米左右長度的深潛水米諾(長舌板魚形路亞)和沈水型VIB。桿子我喜歡使用1.65米-1.8米中軟調(ML)路亞竿配1000型紡車輪。
實際*作中以主動出擊在三維立體範圍內搜索目標,以汲頭鉤配軟蟲為例,開始我習慣先掃邊,就是從站位左或者右的一側岸邊開始做扇形搜索,這是平面。立面搜索則以搜索不同水深的方法實現,汲頭鉤配軟蟲是快速沈底的假餌組合,對準前方標點拋出後待之下沈心中默數到其沈底時,即可大概判斷水深標準。隨後可以按照此標準確定自己的起始搜索深度,可以到底搜索,也可以在半程開始搜索。同時,通過改變回拉的速度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運動軌跡來變層進行搜索。
3)路亞釣翹嘴
翹嘴鲌(Culter alburnus)屬鯉形目,鯉科,鲌亞科,鲌屬。俗稱:大白魚、翹殼、翹嘴白魚、翹嘴鲌。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
體長,甚側扁,頭背面平直,頭後背部為隆起,體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頜很厚,且向上翹,口裂幾乎成垂直。眼大,位於頭的側下方。下咽齒末端成鉤狀。腹鰭基至肛門間有腹棱;背鰭具強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鰭分叉,下葉稍長於上葉。體背略呈青灰色,兩側銀白,各鰭灰黑色。
平時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遊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種兇猛性魚類。雌魚3齡達性成熟,雄魚2齡即達成熟,親魚於6-8月在水流緩慢的河灣或湖泊淺水區集群進行繁殖活動。產卵後大多進入湖泊攝食或在江灣緩流區肥育。幼魚喜棲息於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較緩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與港灣裏。冬季,大小魚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翹嘴鲌分布甚廣,產於黑龍江、遼河、黃河、長江、錢塘江、閩江、臺灣、珠江等水系的幹、支流及其附屬湖泊中。
分布廣,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江河、湖泊中天然產量不少。肉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一貫被視為上等經濟魚類。其營養成分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8.6克,脂肪4.6克,熱量116千卡,鈣37毫克,磷166毫克,鐵1.1毫克,核黃素0.07毫克,煙酸1.3毫克。東北興凱湖產的大白魚歷來被列為我國淡水四大名魚之一。相傳唐代有位皇帝南巡,禦舟行至湖北江淩府界內時,忽有一尾大白魚躍出水面,落在禦舟之甲板上,只見魚兒活蹦亂跳,陽光照射,銀光熠熠,逗人喜愛。皇帝令禦廚烹飪,品嘗之後,對白魚的美味大為贊美,從此,江陵府產的大白魚就被列為貢品。大詩人杜甫在其詩中曾形容 “白魚如切玉”,可見白魚歷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春夏季捕獲之白魚,全魚可入藥,其肉性味甘、溫,有開胃、健脾、利水、消水腫之功效,治療消瘦浮腫、產後抽筋等癥有一定療效。
翹嘴白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翹嘴白是一種水面魚,嘴大貪吃,春未至秋初,喜歡在水面上追食蟲蛾,夜晚食性也很強。晚上八時至十二時用活的蟲蛾作誘餌,很容易釣到。這種魚,其肉白嫩,味道鮮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