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遊磯釣的基本裝備
文/遼寧·李子
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且絕對喜歡釣魚,就無法不愛上海釣。最近幾年,我國玩海釣的人越來越多。曾經滄海難為水,讓玩過海釣的人再坐回到池塘邊,總有一種不過癮的感覺。就連在一些網絡的釣魚遊戲中,池塘也只是供剛入門的“菜鳥”練手的地方,稍稍熟練一點的都要到海裏去搏大物。即使你沒玩過海釣,也應該不會對“浮遊磯釣”這個概念感到陌生——你總不能對滿世界的釣魚媒體視而不見吧?
就好像小高鰭刺尾魚不過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藍吊一樣,你千萬不要被浮遊磯釣的名頭唬住。說白了,它不過是磯釣的一種。有人將海釣分為岸釣、磯釣和船釣三種,其實從嚴格意義上劃分,磯釣也算是一種岸釣。磯釣這個名詞來源於日文“磯釣リ”(英文拼音為ISO TSURI),直譯就是在礁石上釣魚,細分起來有泳釣、路亞、誘餌籠等,浮遊磯釣就是一種和它們平起平坐的釣法。那麽,浮遊磯釣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簡單地概括,浮遊磯釣就是借助水流的力量,把整個釣組由落水點漂送到較遠的水域。選擇浮遊磯釣的原因有二:一是多數海底的地形比較復雜,采用沈底釣法極容易造成掛鉤,相比之下,讓釣組在水中層漂來漂去就要安全得多;第二,不同的魚種生活在不同的水層,使用浮遊磯釣法,只要釣棚設得準確,各個水層都會是你的“勢力範圍”。說到這裏還要啰唆一下,浮遊磯釣中的釣棚概念與淡水中的一樣,都是指浮標到釣鉤的距離。不同的是,由於海水的流動,浮遊磯釣的釣棚不像淡水釣組那樣在水中直上直,設3米就是3米,在浮遊磯釣中,假如浮球與釣鉤的距離是3米,那它能夠到達的深度可能只是2米左右。與淡水釣相比,浮遊磯釣最大的特點就在一個“遊”字,這不光體現在釣組上,它的關鍵和難點在於誘餌的拋撒。也就是說,要根據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讓誘餌在水中“遊”起來,並且逐漸形成一個帶狀區。再選擇最佳時間把釣餌拋入釣點,借助潮水的力量使之在帶狀區中運動,這就是通常說的“誘釣同步”。這些恐怕不是看過一兩篇相關文章就能掌握的技巧,還需要釣友在長期實踐中逐漸摸索。
看到這裏一定會有讀者問:不是都說浮遊磯釣是高薪階層玩的東西嗎?你這裏說得再好,咱們買不起也是白搭。事實上很多人對此也是心存疑慮——我敢打賭,一定有讀者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就略過不看的——主要也是經濟的原因。的確,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想置辦一整套上點兒檔次的磯釣家什至少要2萬開外,連最常用的誘餌——南極蝦,最貴時也賣到過40元1斤(比人吃的都貴)。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大家看看市面上的電視機吧,10年前多少錢?現在多少?關鍵就在於競爭。目前我國大大小小的釣具生產廠不下千家,高中低檔釣具一應俱全,各種價位都有,套用一句廣告詞:總有一款適合你。
這裏面還有一個消費能力的問題。容筆者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置辦釣具就好像給房子裝修,同樣一棟房子,花1萬元可以入住,你花上10萬,那效果當然不一樣;非要花100萬的話,那它和10萬的差距就不完全體現在使用這個角度上了。釣具也是一樣,好品牌的釣竿(當然要貴一些)就是比那些雜牌兒軍好用。可一支鍍金釣竿(不是危言聳聽,比這嚇人的還有)貴則貴矣,是不是用來釣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好了,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一套可以入住——不,是可以使用的磯釣家什究竟需要多少錢。
首先是釣竿,這是整套家什的重中之重。磯釣有自己的專用竿——磯竿,這和前面的小高鰭刺尾魚一樣——它不過就是我們常說的手海兩用竿。說到這兒,想必諸位應該心裏有數了:一般來說,一支用得住的手海兩用竿兩三百元就可以搞定,那兩支多少錢?先記下,咱們一會兒算總帳。
再說繞線輪。磯釣使用的繞線輪分類非常細致(接下來會有詳細介紹,此處略過)。市面上的繞線輪也和釣竿一樣,價格相差十分懸殊。以我國目前的海洋條件,能蓄150米線的繞線輪足夠用了,再大了反而不合適。結合你的釣竿和垂釣習慣配上一個,250元,夠了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