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用餌主要分釣餌和誘餌兩大系列,細化可分為原生餌人工合成餌和擬餌兩類三種。使用商品誘餌在國內海釣界屬於新潮垂釣技術,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高收入高消費釣友,在浮遊磯釣時為提高中魚率普遍使用。
  釣餌
  原生釣餌種類繁多,舉不勝舉。海釣活動中使用最廣泛的依次是沙蠶類小活魚類肉類軟體類節肢類等。
  一沙蠶類
  沙蠶素有海釣“萬能餌”之美譽,是垂綸滄海的“黃金釣餌”。北方海域常見沙蠶有巖蟲巢沙蠶紅沙蠶青沙蠶。另有部分種群分布稀少沙蠶,因使用者較少,加之釣效頗具爭議,在此不作介紹。
  巖蟲:俗稱“肉蛆”。體長20至35厘米,成蟲身體前部有淡藍或淡綠色熒光,軀幹肉紅色呈亞圓柱形,尾部淡粉扁平,體側有密集絨毛狀側線,溫暖季節行動敏捷,逃竄迅速。棲息於礁巖縫隙或礁石根部周邊土壤中,要求棲息地無嚴重汙染,土層較深。黃色土質及風化嚴重酥質巖石內所產品質上乘。海釣旺季售價不菲,整蟲千克240元,即使是殘缺不全的“次品”,零售價亦達千克160元。巖蟲置於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可存活一晝夜。另可鹽漬使用,即將巖蟲用鹽鹽透,晾半幹收起用精鹽拌勻,密封後放冰箱冷凍室,可長時間保存。鮮巖蟲具有色澤醒目,腥味濃重的優點,是沙蠶類釣餌中的極品。不足之處是鮮蟲腹腔肥大,體液豐富,不戀鉤,遠投時極易出現餌鉤分道揚鑣現象。
  巢沙蠶:俗稱“管蛆”“袋沙蠶”。直徑略小於巖蟲,最大體長50厘米,頭部圓柱形有微弱熒光,軀幹明顯扁圓狀,棲息習性和體色斑紋與巖蟲不同。巢沙蠶在泥沙灘塗上用分泌物粘合雜質織成管狀藏身處,下端與沙灘深處洞穴相通,形成地面有“堡壘”,地下有“戰壕”的特殊生存空間,如遇驚擾,迅速逃入沙灘深處避難。體表分布明顯節狀條紋。巢沙蠶售價毛重千克20元,凈蟲含量較少,是沙蠶類釣餌中上品。巢沙蠶保存簡單,直接裝入沙蠶盒,放冰箱恒溫室中,可保存四晝夜以上,如定期在蟲體上淋灑海水,可延長成活期至一周。使用方法與巖蟲基本相同。
  紅沙蠶青沙蠶:俗稱“沙蛆”。體長5至10厘米之間。紅沙蠶對於棲息地各項指標要求嚴格,水質要少有汙染,土質要透水性能良好。紅沙蠶體表乳白淺黃粉紅,脊背中心有艷紅線條從頭部延伸至尾端,與細長身軀比較側足相對發達健壯,產量稀少。青沙蠶分布廣,產量高,對水質和棲息土質要求寬松,體態特征與紅沙蠶不同之處在於蟲體粗壯,稍短於前者。青沙蠶體表淺綠淺黃淡粉,因棲息環境不同而色澤有所變異,脊背處無明顯中心線,側足緊密細小,黃渤海沿線盛產。目前大連地區紅沙蠶售價達到千克120元左右,青沙蠶千克100元,即使是養殖青沙蠶,售價亦攀升至千克80元。上述幾種沙蠶的保存方法類同,可用幹細的河砂,無味的鋸末伴勻,或幹脆與海藻一同裝入沙蠶盒中,青沙蠶能保證存活兩天以上,紅沙蠶保存存活四天不成問題。沙蠶保存過程中要控凈多余水分,分揀出受傷病蟲。掛餌使用多數不需分段,從頭部或尾部穿入,從另一端刺出,余有少部分留在鉤尖外無妨。用整條小沙蠶作為釣餌的優點是釣餌對釣鉤有很強的親和力,入水後蠕動強烈,刺激魚群獵食欲望。紅沙蠶和青沙蠶包括養殖沙蠶是北方沿海使用最廣泛的大眾化釣餌
  二小活魚類
  海釣用小活魚為釣餌常見,但因養殖、保存困難原因,可利用種類有限,淡水小泥鰍和灘塗水窪石塊下無鱗小雜魚經濟適用,被廣泛用作釣餌。
  泥鰍魚:淡水底棲無鱗魚類,易於飼養,售價低廉,生命力強,入水後能保持遊動狀態,是垂釣鱸魚黑等兇猛肉食性魚類十分有效的釣餌。購買小泥鰍做釣餌應選擇背黑腹黃體肥健壯者。泥鰍掛鉤要從餌魚上腭穿入,從背鰭前端刺出,避免傷及內臟,以延長餌魚的存活時間。泥鰍魚售價千克在16元左右,是經濟型釣餌。保存方法水養或用富含水分的水草包裹,用時選取一尾在細沙中滾過,方便掛餌,省時省力。
  小雜魚:近岸灘塗水窪石塊下常見無鱗魚種,有蝦虎魚類鰻魚類等多個品種,體長10厘米以下,最小粗細不及毛衣針。小雜魚耐撕咬,但捕捉困難,使用及保存方法同上。
  三肉類
  牛肉羊肉精豬肉豬肉皮雞肉及各種魚類分解後切丁切條都可以用於海釣釣餌。
  四軟體類
  金烏賊章魚中國槍烏賊(魷魚)筆管蛸赤貝牡蠣海兔貽貝等海洋軟體動物均可用於海釣釣餌。除個體不超過5厘米的小海兔和桃花蛸可整體裝鉤外,一般需要分解成條狀掛鉤。烏賊肉質柔韌,鉤尖埋在餌料中不易刺入魚唇,裝鉤時應使鉤尖露出少許。赤貝蛤蜊等貝類的斧足肌色澤或金黃或紅潤,敲碎剝掉堅硬外殼後裝鉤是不錯的釣餌。牡蠣與貽貝肉質細嫩,鮮美多汁,略鹽漬出水會比較戀鉤。
  五節肢類
  中國對蝦草蝦基圍蝦鷹爪蝦螻蛄蝦虎蝦等蝦類是垂釣黑鯛和鱸魚的佳餌,使用時可以去頭剝皮分段用蝦肉。亦可整只使用,掛餌時由蝦頭或蝦尾刺入均可。海釣常用甲殼類釣餌非海蟹和寄居蟹莫屬。裝鉤時將蟹蓋揭掉,掰去雙螯。蟹肉色澤白潤,鮮腥蟹黃對海鰻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活蟹做釣餌使用也不錯,但要把蟹餌綁在釣鉤上。
  釣餌使用第一要遵循因季用餌原則,水冷魚稀,魚群攝食欲望低迷,用蠕動強烈,腥味四溢的鮮活沙蠶餌效果最好。水溫適宜,魚群大量攝食補充體能,戀鉤性強鹽漬餌應擔當重任;第二要遵循因魚用餌原則,雜食性魚類用沙蠶餌,兇猛肉食性魚類喜歡“大塊吃肉”,小魚魚肉軟體類節肢類對它們而言情有獨鐘;第三要遵循因地用餌原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魚食一方餌,船釣磯釣,水深流急,魚多餌稀,釣餌用粗茶淡飯就可以。灘釣人多魚少,釣鉤上搭配上等釣餌將會頻頻體驗搏魚的刺激,享受成功之喜悅。
  誘餌
  “釣魚不砸腥,等於白費功”,海釣用誘餌又稱“噴腥”,其實就是把一些腥味濃重的水產品殘屑撒在釣點內,將魚群由分散棲息狀態聚集成高度集中的覓食行為,與淡水釣“打窩”性質異曲同工,如出一轍。這種先誘後釣的垂釣方法在海釣中歷史悠久,船釣筏地把海帶根用刀剁爛扔進海裏,周圍幾十米內的綠鰭馬面豚會尋味而至。用無食用價值的貽貝苗搗碎了沈入海中,雜食性魚類蜂擁爭搶。最簡便的當然還要數磯釣,退潮後在灘塗的巖石縫隙中或石板下捉一些倒黴透頂的小海蟹,搗碎了投在釣點就算大功告成。近年來,由於浮遊磯釣逐漸升溫,海釣商品誘餌應運而生。最受釣友青睞的原生誘餌當屬蝦磚,一天下來沒個二三百元解決不了問題,想想有份,付諸行動非工薪階層釣友可以承受。另外,質量上乘的蝦皮用水泡透也是不錯的誘餌。人工合成誘餌品牌有黑鯛道、王中王、大丸九、烏仔師、紅海哥、磯XI、千又、黑鯛王等,每袋1.5公斤僅十幾元至三十元之間,價格合理,工薪階層消費得起。
  經濟實惠,便於保存,攜帶方便的海釣誘餌自己動手製做亦簡單省事。找一處漁港碼頭,漁民將可以換取經濟利益的水產品篩選幹凈以後,汙穢的網具晾曬在碼頭,依附在網衣上的雜物會紛紛脫落,別小瞧這些不起眼的雜物,它們是破碎魚類軟體類節肢類海藻殘片及海底泥沙粉末的混合物,這些都是海釣誘餌的主要原材料。再找一家海產品加工企業,搜集部分曬幹的魚頭或蝦殼,粉碎後摻入。多數情況下這道工序無需自己動手,水產品加工廠自有烘幹粉碎的魚骨粉蝦殼粉,此類副產品基本用於家禽養殖業添加飼料,價格低廉,隨便找個熟人搞一些足夠用個一年半載。還有,漁民加工海米遺棄的蝦糠,商店廚房超過保質期的蝦皮小銀魚搓碎混合均勻,添加適量海沙和麥片麥粉,淋上些許海水拌勻既是高品質誘餌。
  施打誘餌應註意遵循勤少準三原則。所謂“勤”就是要定時投放誘餌,既要誘餌履行誘魚入窩的使命,還得不斷補投誘餌留住窩點內的魚群,使釣獲量大大增加。“少”的含義,與投入誘餌總量多少風馬牛不相及,恰恰相反,出家人不貪財――當然是越多越好啦!但從節約垂釣經費和科學實用角度出發,每次少量投放,避免魚群大快朵頤之後腹滿胃漲對釣餌失去興趣,置之不理。至於“準”不難解釋,起碼要保證誘與釣基本同步同點。因為海水流急浪高,誘餌隨浪漂逐,要適當加大誘餌的比重,準確判斷出投在上遊水域誘餌霧化和下沈的位置,方好在同一水域下鉤垂釣。
  擬餌
  擬餌又稱假餌,嚴格劃分應屬釣餌的一個門類,之所以要單獨介紹,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人工製造的釣餌,是一種魚類根本無法消化的釣餌,是一種可以重復使用的釣餌,是一種便於保存又無變質之憂的釣餌。擬餌的工作原理是仿生學應用在釣魚領域的完美體現,所以,使用擬餌垂釣精髓是要誘釣兼施。
  根據拖釣獲魚種類觀察不難結論,擬餌釣能擒獲多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和部分趨於饑不擇食狀態的雜食性魚類,此類魚類視覺敏銳,兇殘貪婪。例如使用專業釣艇拖釣大型金槍魚,磯岸拖釣鱸魚黑鮐魚,都是利用魚類在快速攻擊獵物時不辨真偽才達到目的的。目前漁具店擬餌品種可謂琳瑯滿目,色彩斑斕,常見有金屬製成的魚形擬餌,匙形擬餌。塑膠製成的仿小魚小蝦小蟹小章魚形擬餌。鳥類羽毛及動物毛發製成的毛鉤擬餌。錫紙和幹河豚皮製成的仿浮遊生物擬餌串鉤等。選擇擬餌應註重形態逼真,顏色以淺色調為上乘,最好是閃閃生輝的銀色。使用擬餌要結合揚竿領餌的手法,以達到迷惑魚類的目的,刺激其攻擊擬餌鉤。擬餌鉤身價相差懸殊,進口拖釣金槍魚精品擬餌每只高達400元以上,中低檔也要200元上下。岸邊拖釣擬餌每只1元起價至50元不等,可供對比選擇余地較大。筆者曾有幸目睹釣友擱置擬餌的“百寶箱”,裏面各色擬餌應有盡有,精美絕倫,令人好生羨慕。值得稱道的是,這些價格不菲的擬餌完全由釣友利用業余時間手工製作,並且使用效果毫不遜色於專業廠家生產的商品擬餌。本人在垂釣之余也試著自製過擬餌,雖然模樣不怎麼討人喜歡,但實用功效決不含糊,照樣拿魚不成問題。有一點需要提醒各位,自製擬餌絕非人人都可辦到,原因是需要有一些必備的生產工具和原料,還要有靈活頭腦,靈巧雙手,樣品,如有經驗豐富釣友的指點會事半功倍。不然,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在摸索中改進,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多走不少彎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