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北方的庫塘初冬季節也能釣獲鯽魚,只要方法得當常常也會有豐厚的魚獲。

    一、出釣時間

    選擇晴朗無風或有南風,平均氣溫不低於攝氏5℃~8℃,水溫不低於2℃的好天氣出釣。施釣時間為每天上午10點至午後的3點以前。因為魚類的活動範圍是隨氣溫水溫的變化而變遷的。北方的初冬時節,氣溫較低,尤其是氣溫驟降或連續幾天低溫時,魚兒會隱藏於深水中,進入半冬眠狀態,不食不動,而隨著太陽升起,熱輻射作用於水體,淺水域升溫較快,魚兒開始遊向這些溫度較高水域覓食,所以,晴間少雲的中午前後是釣鯽魚的最佳時段。

    二、釣位

    以背風向陽水溫較高的水域為準。具體地說冬釣鯽魚的最佳釣位除了近岸水草、枯葦的空隙,庫塘的彎角處,養魚塘的投餵點,網箱附近外進出水口也是很好的釣位。因為雨季流水量大時把大量的漂浮物如昆蟲、垃圾、樹葉、草籽等會沖到這裏,有時這種現象一年中會有多次出現,久而久之這裏形成了天然餌豐富的且溶氧充足的好釣位,是底層魚類的集聚的場所。初冬時節的早晚,水面3米以下的水層其水溫較3米上淺水稍高,比較適合魚兒棲息藏身,這時應選這些較深水域為釣點。但是到了中午前後,尤其是日照充足時,淺水區水溫比深水區較高,這時應改釣深為釣淺。總之,無論春夏秋冬,魚兒始終是隨著水溫和溶氧走的,哪裏溫度適宜,哪裏溶氧充足,魚兒就會聚集在哪裏,釣位也就應選在哪裏。

    三、釣具

    1、長竿

    冬季的早中晚溫差較大,魚兒有時在深水區避居,有時又在淺水區遊弋,選用長竿的優勢是既可釣遠也可釣近,可深可淺,一般用調性偏軟的4.5米至5.4米手竿為佳。

    2、細線

    冬釣基本以釣鯽魚為主,上其它魚種或上大魚的幾率較小,而這一時期魚兒的掙紮力也相對較小,故可選用細線。細線有較強的隱蔽性,切水性,魚兒不會註意到它,子線一般可選用0.4~1號相對細於主線即可。

    3、小漂、輕墜、細鉤

    可選用漂身漂尾細長、浮力較小的硬尾小漂。因墜與漂成正比,所以墜要相應很輕。選鉤以細鉤條小號為主。如一、二號海夕、袖等,因整個釣組用細線貫穿,使用起來會有很高的靈敏度,可捕捉到輕微細小的魚訊,又因輕墜小鉤使魚兒放松警惕,大膽吸食,從而大大提高中魚率。

    4、香餌誘餌

    無論是誘餌還是釣餌都要突出香而鮮的特點。誘餌重氣味,鮮香的誘餌會剌激魚兒的嗅覺、視覺而引其聚集入窩。製作誘餌各地方法不同,本地製法一般為:(1)小米加曲酒數滴,再加熱水少許一起裝瓶密封,10~15小時左右,待其略有微甜微酸時即可使用。(2)用麥麩、豆粉、玉米面,加少許芝麻油一起炒熟,再用粘粉或面粉調整粘度即可使用。(3)有釣友用鮮紅蟲、剁碎的蚯蚓、肉蛆蘸香精,商品餌作誘餌打窩,同時又用這些餌作為釣餌,誘釣合一效果也不錯,而且經常能釣上個體較大的青魚、鯰魚等其它魚兒,給釣者帶來意外的驚喜。另外由於冬季魚兒活動範圍不是很大,所以建議最好提前一天或幾天作窩,現釣現打也可以,但不宜一次性投餌過多,宜邊釣邊續窩,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酌情增減。

    五、釣餌

    紅蟲最佳,蚯蚓、肉蛆次之,商品餌更次之,可用香精、商品餌類作蘸餌,或用蒸熟的紅薯塊,軟硬適度的米飯粒為餌。如果所釣鯽魚為人工餵養或曾經餵養過的,那麼平時餵什麼就用什麼誘釣,效果會更好。

    六、調校釣組

    調校釣組大體上同春夏秋其它三季無太大差別。因冬季魚兒吃口較輕,反應到魚漂上的動作幅度較小,所以註意使釣組更趨向於靈敏,一般應以調靈釣靈為主,可半水空鉤調高目,釣低目,如調五釣三,調三釣一等,也可調幾釣幾。具體的調釣還應考慮餌種、餌態等諸多因素,釣者可根據臨場魚情靈活掌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