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魚技巧口訣(一)

  一、線漂墜

  釣鯽魚,用手竿,6米長左右為最好;

  線且細,鉤宜小,墜小而重蜈蚣漂。

  二、誘餌釣餌

  1、宜用的誘餌有:

  黃豆粉、蠶豆粉,大米粉、玉米粉;

  花生粉、芝麻粉、豆餅麥麩、米飯粒;

  酒泡小米,菜籽餅,混合飼料和藥米。

  2、喜吃和釣餌有:

  蚯蚓紅蟲和小蝦,蛆蟲、米蟲和豆蟲,

  米飯面團蠶豆粉,人的胎盤紅薯粒。

  鯽魚食性與季節、水情有關。

  早春深秋氣溫低,宜用紅蟲和蚯蚓。

  盛夏炎熱氣溫高,宜用面團和米飯。

  水色較清宜用素,水色渾濁宜用葷。

  水肥素比葷優越,水瘦則是正相反。

  因時因水換口味,葷餌素餌常變換。|

  三、釣點釣位的選擇

  選擇釣位有三點,季節天氣和時間。

  春季宜於選淺水,石旁邊岸水草間。

  夏季早晚選近岸,中午深水或遮陰。

  雨季適宜釣深水,陰雨水草和岸邊。

  冬季河灣與深潭,陽光照射好釣點。

  河流中段溝兩頭,江河分叉進水口。

  蘆葦邊、蒲草旁,水草邊緣覓食遊。

  沈在水中木樁處,橋墩旁邊愛停留。

  池塘垂釣選邊角,江河垂釣選支流。

  驚蟄前後氣溫低,水中鯽魚不活躍。

  秋末冬初水較涼,逆風棲息活動少。

  晴空萬裏好天氣,微風起浪渾水釣。

  清明以後天酷熱,早晚兩頭宜垂釣。

  選擇背陰深潭處,陰雨早晚適宜釣。

  三級左右風吹浪,下風口處最好釣

  四、餵窩子

  水底情況先探明,是否平坦與幹凈。

  凹凸不平草腳厚,鉤難落底釣不成。

  用竿將鉤放水底,再看浮漂啥表情。

  一知水有多深淺,二知水底平不平。

  深淺合適底幹凈,撒餌餵窩便可行。

  每窩撒餌不宜多,發現有魚可補窩。

  窩點範圍不宜大,餵窩器撒或手撒。

  撒餌動作應當輕,避免魚兒受驚嚇。

  餵窩需要做記號,下次不會出錯差。

  餵完大約半小時,鯽魚聚攏來打牙。

  五、下竿(又叫下鉤)

  窩餵好,該下竿,魚赴宴,反食餐。

  鉤輕放,少語言,避身影,魚不煩。

  下竿前,測水深,調浮頭、露頂端。

  垂直狀,冒水面。靜心等,魚會餐。

  六、看漂

  鯽魚咬鉤較文靜。浮漂反應是信號。

  上下微動如點水,那是鯽魚品味道。

  水下浮漂往上冒,單個浮頭水面倒,

  上冒平倒一轉眼,時間不過三五秒。

  如果浮漂沈水中,不再復出呈悶漂,

  鯽鯉草鯰都可能,準確區分難辦到。

  如果浮漂傾斜狀,叼鉤逃竄後領漂,

  提竿遲些不要緊,十有八九跑不掉。

  慢慢點動小送漂,多是大鯽咬鉤了。

  提竿當心須穩重,防止魚兒趁機逃。

  直漂送成橫臥式,大送漂為咬死鉤,

  大小鯽魚都可能,個頭多大難知曉。

  上下抖動頻率快,多半小魚在胡鬧。

  無論何種送漂狀,及時提竿很重要,

  魚吞餌鉤未吐前,提竿刺魚深刺牢。

  此乃關鍵一環節,千萬切記莫忽略。

  浮漂多時無反應,提竿向後輕移鉤。

  多次移動無效果,魚被釣滑或特少。

  改換釣食再無效,趁早挪窩別再泡。

  七、扯竿(又叫提竿)

  扯竿時機特重要,準確把握靠技巧

  掌握火候是關鍵,不遲不早為正好。

  早了鉤未吞進嘴,遲了鉤被吐出了。

  用力過猛更不可,竿折線斷魚兒逃。

  浮漂上冒或平倒,或是下沈或點頭,

  及時扯竿莫遲誤,姿勢正確技法高。

  雙腳叉開身垂直,腕力將竿來彈挑,

  肘部往下一小頓,手腕向上一小翹。

  魚雖上鉤莫松線,須防魚兒脫鉤逃。

  如果魚體個頭小,一氣呵成把竿挑。

  如若魚體個頭大,直接提竿魚定跑。

  先將大魚拉出窩,不使窩中魚跑掉。

  有草拉到亮水區,以防纏住魚兒逃。

  緊握魚竿不松手,彎成弓形竿低頭。

  左盤右旋走馬步,逃竄反向把魚遛。

  魚逃深水人放線,魚兒不動把線收。

  反得牽遛幾回合,魚兒體力便減弱。

  順魚逃向提出頭,逼它嗆水喝個夠。

  反復幾次魚疲憊,不肯下沈側身倒。

  肚皮朝天翻了白,順熱牽它岸邊遊。

  此刻還不能松線,避免掙紮脫鉤逃。

  將魚拉到岸邊後,使用抄網撈魚頭。

  釣鯽魚技巧口訣(二)

  幾種常見釣法

  1、草縫釣法

  亮水魚較少,多在水草間。

  食物較豐富,溶氧也充足。

  晝夜溫差小,水流較平穩。

  避光雙隱蔽,還能擋風寒。

  熱時可乘涼,冷時可取暖。

  鯽魚在此處,交配與產卵。

  戲水與覓食,棲息好地點。

  釣餌用蚯蚓,或用蠶豆粉。

  釣鯽選草縫,臉粉大就行。

  釣鉤必落底,否則釣不贏。

  魚竿宜稍長,竿尖宜較硬。

  線要比竿粗,墜石小而重。

  多餵幾個窩,交替來使用。

  魚兒上鉤後,及時拉出窩。

  避免魚亂竄,驚跑其同夥。

  2、釣拱

  五月中旬六月上,剛產完卵食欲增。(鯽魚)

  鯽魚水面拱嫩草,下竿垂釣好時光。

  選擇水草茂盛處,或者池塘多浮萍。

  長竿短線無漂墜,蚯蚓小蝦把鉤裝。

  下鉤之前先聽看,喀嚓喀嚓有響聲。

  草被咬得上下動,或起凸包綠盈盈。

  將鉤輕放拱草處,米尺左右水當中。

  魚聞餌香來吞食,竿梢下沒把竿揚。

  此法釣鯽個較大,全憑眼明與手快。

  選點須選寧靜處,魚受驚嚇不起拱。

  3、浮釣法

  鯽魚屬底層,沈水釣才行。

  天氣如異常,沈水難釣成。

  久晴不下雨,久雨不放晴;

  盛夏午後晌,無風樹不動;

  悶熱氣壓低,水中少溶氧;

  這些灰天氣,鯽魚難適應。

  紛紛浮水面,覓食或吸氧;

  此時改浮釣,得魚有希望。

  墜石減輕點,浮漂可調整;

  根據回遊面,調好再固定。

  小鉤紅蚯蚓,輕輕放水中;

  看見漂下沈,提竿準能行。

  4、溪釣法

  小溪多鯽,老實好釣,

  釣竿宜短,長了不好;

  手握魚竿,邊走邊釣。

  魚線宜細,魚鉤宜小。

  5、江河釣法

  主要江河上,水深大流量。

  八米左右竿,魚線不可長。

  中鉤大浮漂,流急墜須重。

  不用撒誘餌,裝鉤大紅蟲。

  餌鉤甩河中,魚兒頂流行。

  墜石宜大,必須拴牢。

  白雞毛桿,三粒散漂;

  一粒沈水,兩粒水表。

  酒泡小米,撒窩為好;

  小紅蚯蚓,或蛆裝鉤。

  溪中多石,可以浮釣;

  無石水域,適合底釣。

  溪水走動,鉤漂同流(順水),

  隨時提起,拋向上遊,

  見漂停住,立即提鉤。

  如無亂石,見漂上冒。

  或者下沈,或被拖走,

  即時提竿,得魚沒跑。

  6、季淺灘釣法

  北方清明節氣過,池塘背風向陽坡,

  化出無冰明水區,水溫較高溶氧多;

  鯽魚貓冬幾個月,饑寒交迫難遨過,

  常到此處來曬暖,覓食吸氧樂呵呵。

  雖然個體比較小,警惕性卻了不得,

  稍有動靜便逃散,必須找好隱蔽所。

  選好釣位先餵窩,翌日上午再動作。

  如距水面比較近,短竿操作較靈活,

  距離較遠用長竿,不用浮漂不用砣。

  魚鉤宜小須鋒利,細線短且不必說。

  酒泡小米作誘餌,裝鉤紅蟲需要活。

  輕輕下竿慢動作,魚群前方或邊側。

  一有手感便提竿,提竿即可把魚得。

  7、初冬釣法

  初冬時節釣鯽魚,無風陰天為最好。

  有風應選逆風岸,逆風之處弱風找;

  長竿長線釣沈水,細線小鉤用立漂。

  垂釣時間有選擇,上下午各兩鐘頭。

  酒泡小米做誘餌,捏一大把水底拋。

  裝鉤使用活蚯蚓,倒刺蓋住鉤尖露。

  浮漂下沒或上冒,適時提竿魚難逃。

  8、冬季釣法

  冬季天寒冷,魚兒不進餐;

  少數魚例外,但也有條件,

  須是無寒流,風和日麗天;

  中午氣溫高,陽光照射點;

  魚兒來聚攏,覓食或遊玩。

  釣竿粗且短,線長同釣竿;

  魚鉤用小號,裝鉤用蚯蚓。

  準備一漏勺,還有一冰穿。

  向陽淺水處,鑿穿三冰眼;

  形狀同扇面,或者鍋蓋圓。

  銹餌多些撒,每洞下一竿;

  發現有手感,及時來提竿。

  9、蠶豆粉釣法

  釣鯽蠶豆粉,效果勝蚯蚓。

  取材較容易,造價很低廉。

  味道香又濃,鯽魚忒喜歡。

  粘性比較大,入水不宜散。

  攜帶不費事,使用甚方便。

  酒米磨成粉,多打幾個窩。

  豆粉放手心,用水來調和;

  軟硬要適度,季節有分別;

  天涼調硬點。天熱調軟些;

  裝鉤能成形,入水不散落。

  魚竿適宜輕,漁線細些好;

  墜石小而重,魚鉤用小號。

  三粒散浮漂,鵝毛桿製造;

  一粒(下漂)沈入水,一粒(上漂)在水表;

  中漂躺水面,咬鉤反應漂。

  魚兒咬鉤時,必牽動中漂;

  下沈或上浮,適時把竿挑。

  10、大鯽魚的釣法

  鯽魚生長,速度緩慢。

  一斤以上,至少五年。

  欲釣大鯽,先要調研,

  未清老塘,可做釣點。

  春季開始,鯽魚產卵,

  水草之處,近岸淺灘。

  入冬之前,食欲大振,

  也是垂釣,最佳時間。

  小鉤細線,八米長竿,

  淺水垂釣,窩宜打深,

  深水垂釣,窩宜打淺。

  釣餌蚯蚓,人的胎盤,

  蓋住倒刺,裸露鉤尖。

  裝好釣餌,甩入窩點,

  小魚搶食,不可等閑。

  將其釣光,大鯽近前,

  漂有反應,及時提竿。

  釣鯽魚技巧口訣(三)

  幾種情況的處理

  A、排除小雜魚的幹擾

  小雜釷幹擾,實令人煩惱,

  如欲挪除掉,辦法有幾條。

  撒窩用酒米,小雜魚不喜。

  釣餌用素食,小雜魚不吃。

  螺螄投窩旁,引它去品嘗。

  小鉤小蚯蚓,釣光一部分。

  較渾水處釣,幹擾會減少。

  B、魚不咬鉤

  天氣無異常,水中不缺氧,

  窩子餵好後,不久魚聚攏。

  長地不咬鉤,必定有緣由。

  隨時輕提竿,引誘魚咬鉤。

  釣餌不對路,魚兒不張口,

  換上另一種,看還咬不咬。

  釣點未選對,水底有暗草,

  魚鉤不落底,也許鉛墜小;

  墜石加重些,釣點重新找。

  鉤大難進嘴,應當換小鉤。

  線粗魚害怕,換上細的好。

  人影和竿影,註意就是了。

  逐個都解決,有魚肯定咬。

  假如還不行,只好別處釣。

  C、鯽魚老是脫鉤

  鯽魚上了鉤,提竿便到手。

  如果老脫鉤,泄氣又煩惱。

  魚兒老脫鉤,主要在魚鉤;

  細心來檢查,毛病肯定有。

  不是鉤尖鈍,就是倒刺短,

  鉤彎不適合,脫鉤也難免。

  及時換新鉤,情況會改變。

  除了魚鉤外,釣技有缺陷;

  扯竿不得法,時機掌握偏;

  用力不適度,動作有缺點;

  過小難刺深,過大嘴豁穿。

  需練基本功,才能地此關。

  D、魚鉤被掛住

  水底多雜草,樹枝或石頭,

  釣者看不見,常被掛住鉤。

  一時拉不出,切忌硬扯抽。

  以下幾種法,可以取出鉤。

  辦法一:魚線要放松,輕輕提竿抖,

  用力不可大,多能拖出鉤。

  辦法二:竿梢放水面,釣位來變換,

  輕輕向內拉,防止拽斷線。

  辦法三:先要放松線,等一段時間,

  魚再吃釣餌,釣位可改變,

  脫離障礙物,提竿鉤可見。

  辦法四:離岸如較近,可用長竿捅,

  掛物松動後,便可拉上岸。

  辦法五:水淺下水摘,把鉤取出來。

  辦法六:上法全無效,只有舍鉤線

  E、釣鯽魚碰上大魚

  本來是在釣鯽魚,窩中突然進大魚,

  若是思想無準備,線斷魚逃定無疑。

  高手釣魚有訣竅,從容靜定不著急。

  是凡大魚竄進窩,覓食魚星必泛起;

  此刻釣者須註意,做好準備釣大魚。

  釣食可以為蚯蚓、米飯面團都可以。

  鯉魚草魚都愛吃,釣食不換竿不提。

  假如不是上述餌,拉鉤換上紅薯粒。

  換完甩進窩中去,耐心等等莫性急。

  如見浮漂徐徐沈,一般斷定是鯉魚,

  若是先冒後下沈,多半情況是草魚。

  扯竿引遛按要領,千萬當心莫大意。

  釣鯽鉤小線又細,如不得法必跑魚。

  F、調整浮頭簡便法

  釣鯽餵窩比較多,走釣需要十來個。

  每窩深淺各不同,下釣都要試水線。

  同時將漂調一次,既誤時間又麻煩。

  調整浮頭有竅門,辦法可靠又簡單。

  魚竿一端劃橫線,油漆塗色應鮮艷,

  每一窩點上浮頭,位於竿上哪要線,

  釣者用心須準確,這個環節很關鍵。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